利雅得的天空是一种灼热的湛蓝,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在这座由玻璃幕墙、钢铁结构与古老传统共同构筑的现代迷城之上。与开罗弥漫的千年历史尘埃不同,这里的气息是锐利的,充满了石油资本的力量感与对未来的强烈企图心,同时也被一层无形却坚韧的传统纱幕所笼罩。
沈清悦此行的谈判对象,是隶属于王室、实力雄厚的“未来投资倡议”(FII)基金。与埃及主要关注文化遗产不同,沙特方面更看重“星空公约”所能带来的未来形象与经济转型价值。他们渴望向世界展示一个超越石油、拥抱科技与文化的崭新沙特。
会谈在FII基金位于利雅得新城、极具未来感的摩天大楼顶层进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绵延不绝的沙漠与拔地而起的都市奇观,视觉冲击力极强。对方的代表是费萨尔·阿勒沙特亲王,一位年轻、接受过西方精英教育、思维敏捷的实权人物,但他身后坐着几位身着传统白袍、神情肃穆的年长顾问,他们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影响力。
谈判的焦点集中在合作模式上。费萨尔亲王对技术本身兴趣浓厚,但坚持要求“星空公约”必须与沙特本土的、由其家族控股的“新月文化集团”进行深度绑定合作,且沙特方要占据新成立的合资实体至少51%的控股权。
“沈女士,我们欣赏‘星空公约’的全球网络和技术实力。”费萨尔亲王语气客气,但立场不容置疑,“但在沙特,文化领域的投资有其特殊性。我们需要确保项目的发展方向,符合我们‘2030愿景’的总体规划,并且……符合我们的社会文化语境。‘新月集团’在这方面,拥有无可替代的经验和资源。”
沈清悦明白,这所谓的“特殊性”和“语境”,不仅关乎商业控制权,更深层次地,关乎文化主导权和社会规范。那几位沉默的年长顾问,就是这种规范的无言守护者。直接挑战这种结构,无异于以卵击石。谈判陷入了僵局,一种被华丽外交辞令包裹的、坚硬的僵局。
为了打破僵局,沈清悦提出参观一些沙特本土的新兴艺术空间和创作者工作室,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这里的“文化语境”。费萨尔亲王对此表示支持,安排“新月集团”的一位中层经理陪同。
他们走访了几个由政府支持、设备精良的官方艺术中心,作品大多宏大、光鲜,却似乎缺少了一丝能触动沈清悦灵魂的东西。就在行程即将结束时,陪同的经理接了个电话,临时需要处理事务,将他们带到了一个位于老城区边缘、由旧仓库改造的、非官方的艺术聚集区——“绿洲实验室”。
这里与之前参观的地方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颜料、尘土和咖啡因混合的活跃气息。墙壁上涂鸦与传统的阿拉伯书法交织,创作氛围更加自由、粗粝,甚至有些…“离经叛道”。在一个狭小的、堆满各种废弃电子元件和传统纺织材料的工作室里,沈清悦被一组作品牢牢吸引住了目光。
那是一位全身裹在黑色长袍(Abaya)与头巾(Niqab)中的女性创作者,正在操作一台略显陈旧的3d打印机。她的作品极为独特:将古老的贝都因部落银饰纹样、伊斯兰几何图案,与从旧手机、电脑主板上拆解下来的电路板和电子元件,进行精妙的结合,创作出既充满未来感、又深深植根于阿拉伯文化基因的雕塑与可穿戴艺术装置。一件以主板为底、用极细银丝勾勒出复杂蔓藤花纹的胸针,在灯光下闪烁着科技与传统的冷冽光芒。
沈清悦通过翻译与这位名叫纳吉拉(Najla)的年轻艺术家交谈。纳吉拉的声音透过面纱,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被困于狭小空间的猎豹般的隐忍与力量。
“这些电路板,是现代社会的‘部落遗迹’,”她指着一件作品解释道,“它们承载着信息、记忆和连接,就像我们祖先的银饰承载着家族历史和祝福。我想探索的是,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浪潮下,我们自身的文化身份,如何不被湮灭,而是以新的形态进化、延续。”
她的理念,与“星空公约”的核心价值产生了惊人的共鸣。然而,纳吉拉也坦言,她的创作在沙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家族认为她“不务正业”,官方艺术机构认为她的作品“过于激进,不伦不类”,商业画廊则因她的女性身份和作品的“非传统”性而望而却步。她无法公开举办大型个展,作品销售渠道极其有限,仅能依靠这个小小的“绿洲实验室”和零星的外国游客维持。
“在这里,做一个女性,做一个艺术家,已经很难。做一个想用自己方式表达的女性艺术家,更是难上加难。”纳吉拉的语气平静,但那双露在面纱外的、如同沙漠夜空星辰般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不屈的光。
沈清悦看着纳吉拉,仿佛看到了某种被沙尘掩盖的珍宝,也看到了打破当前僵局的一丝可能。
回到与FII基金的正式谈判桌上,气氛依旧凝重。费萨尔亲王再次强调了控股权的必要性,几位年长顾问微微颔首。
沈清悦没有直接反驳,她示意程璃打开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全息投影仪。
“费萨尔亲王,诸位阁下,”她语气平和地说,“在讨论股权结构之前,我想请大家先欣赏一件来自沙特本土的、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全息影像中,纳吉拉那件融合了电路板与阿拉伯纹样的胸针被放大,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古老纹样的神秘优雅与电子元件的精密冷硬,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和谐与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在座的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们显然从未见过这样的艺术形式。
“这是……”费萨尔亲王身体前倾,饶有兴趣。
“这是一位名叫纳吉拉的沙特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沈清悦介绍道,“她将贝都因的传统银饰工艺与废弃的电子元件结合,探讨的是在数字时代,沙特乃至整个阿拉伯文化的传承与进化路径。”
她切换画面,展示了纳吉拉其他几件作品,以及“绿洲实验室”那个充满活力的创作环境。
“这位艺术家,以及她所代表的沙特年轻一代创作者,他们拥有国际化的视野,精通最新的技术,但他们的灵魂,却深深植根于这片沙漠的文化土壤。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由外部力量主导、告诉他们该做什么的合作框架,而是一个能够将他们独特的才华和价值,放大并推向全球舞台的平台和通道。”
沈清悦抓住时机,抛出了她构思的新方案。
“我提议,我们调整合作模式。我们可以不设立传统的控股合资公司,而是成立一个由‘星空公约’与FII基金共同发起、共同管理的 ‘沙特未来文化艺术基金’。”
“这个基金的核心任务,不是直接运营项目,而是去发现、扶持和赋能像纳吉拉这样的本土创新力量。基金理事会由双方共同组成,决策基于项目本身的价值。‘星空公约’负责提供技术平台、全球策展资源和国际市场渠道;FII基金和‘新月集团’则负责提供本地资源整合、文化内容审核和政策支持。”
“至于纳吉拉,”沈清悦目光坚定地看向费萨尔亲王,“我建议,由我们这个新基金支持她在利雅得举办首次大型个展,并作为‘星空公约’全球巡展的沙特首站。让她,让世界看到,沙特正在孕育的,不仅是未来的能源,更是未来的文化。”
这个方案,巧妙地将合作焦点从“控制权”争夺,转向了“价值发现”与“共同赋能”。它尊重了沙特的“语境”(由本土机构负责审核与支持),同时又发挥了“星空公约”的全球化优势。更重要的是,它找到了一个能同时打动年轻改革派(如费萨尔亲王)和传统守护者(如那年长顾问)的切入点——扶持真正有才华的本土艺术家,尤其是女性,这既符合“2030愿景”的开放形象,其作品内涵又扎根于传统文化,无懈可击。
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几位年长顾问第一次低声交换了意见,其中一人甚至微微点了点头。
费萨尔亲王凝视着全息影像中纳吉拉那件熠熠生辉的作品,眼中光芒闪动。许久,他抬起头,看向沈清悦,脸上露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带着欣赏与认可的笑容。
“沈女士,”他缓缓说道,“您不仅带来了方案,更带来了……眼光。我想,我们可以围绕这个‘基金’的模式,深入谈一谈细节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纳吉拉女士的个展,‘新月集团’很乐意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沙漠之中,一朵被掩盖的瑰丽之花,终于被看见。而发现这朵花的人,也借此为自己,也为“星空公约”,撬开了一扇通往这片古老而崭新土地的大门。本土的智慧,成为了破局最关键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