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那巴当岸河的入海口,潮汐永不停歇地冲刷着海岸。
南洋城东侧高耸的了望塔上,一名年轻的哨兵正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例行观察任务。
他的目光扫过平静的海面,转向蜿蜒如巨龙般伸入内陆的宽阔河道。
突然,在河道上游的拐弯处,出现了两个模糊的黑点。
它们排成一列,顺流而下,朝着南洋城快速驶来。
“敌袭?”
这个念头在哨兵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很快被他否定。
南洋城方圆百里之内,所有具备威胁性的部落,要么被精英卫队彻底荡平,要么已经臣服于何维的神威之下。
随着黑点越来越大,哨兵终于看清楚了,那是由两艘独木舟。
船只的形制很原始,但经过了明显的改装,船身两侧捆绑着巨大的竹制浮筒,大大增强了稳定性。
最关键的是,为首那艘独木舟的船头,立着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
那身影高大挺拔,即便隔着遥远的距离,依旧散发着一种如同山岳般沉稳的气息。
真的是他!
他们的神,他们的缔造者,何维!
哨兵的心脏狂跳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敲响了身边那面巨大的牛皮警示鼓。
“咚!咚!咚——咚咚!”
这不是代表敌袭的急促鼓点,而是代表着“领袖回归”的独特节奏,沉稳、有力,且充满了喜悦。
鼓声如雷,瞬间传遍了整个南洋城。
正在码头监督卸货的李虎,在听到鼓声的刹那,猛地抬起头。
他辨认出鼓点的含义后,脸上那份常年紧绷的严肃瞬间被狂喜所取代。
“是何维大人!何维大人回来了!”
他兴奋地命令身边的传令兵:“快!通知所有人!去码头!迎接何维大人!”
整个南洋城,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工坊里的工匠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田地里的农夫扔下了锄头,学堂里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冲出教室……
无数的人潮,从城市的四面八方,向着内河码头的方向汇聚而去。
……
阿云蜷缩在独木舟的角落里,和其他的红猴子部落女人一样,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
她就是那个带领何维找到黄金洞穴的女人。
在她的认知里,家园被焚毁,男人被屠尽,她们这些幸存者,即将被带到一个名为“南洋城”的地方,成为胜利者的奴隶或玩物。
这是她们这片雨林中,战败者永恒的宿命。
随着船队缓缓驶入一片开阔的水域,一座她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城市,出现在地平线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而坚固的巨木围墙,墙体上布满了密集的了望塔和射击孔,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围墙之外,是大片大片被规划得整整齐齐的田地,翠绿的作物长势喜人,几条水渠如同银色的丝带,在田地间纵横交错。
空气中没有她们熟悉的血腥味和腐烂的臭气,而是弥漫着一股食物的香气、木材的气味和淡淡的海风咸味。
她们听到的,也不是充满了痛苦与恐惧的哀嚎,而是人们劳作时的号子声、远处孩童们的嬉闹声,以及迎接英雄归来时,那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恭迎何维大人!”
数千人聚集在码头上,他们脸上洋溢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崇敬。
当何维的身影第一个从独木舟上跨上码头时,欢呼声达到了顶峰。
阿云和其他女人瑟瑟发抖,她们从未见过如此宏大、如此充满秩序与力量的场景。
这就是那个男人的“部落”?
不,这不是部落。
在她们贫瘠的认知里,这是一个只存在于祖先传说中的神国。
而那个男人,就是这个神国唯一的主宰。
“干得不错。”何维拍了拍前来迎接的李虎的肩膀,目光扫过井然有序的南洋城,语气中充满了赞许。
李虎的腰杆挺得笔直,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都是遵照您的规划。您离开的这五个月零七天,城中一切安好。”
他开始一边陪着何维向城内走去,一边语速极快地进行汇报。
“粮食方面,水稻已经完成两轮收割,新建的五号、六号粮仓均已满仓。西米和水果储备也远超预期,足够支撑现有全部人口食用一年以上。”
何维点点头:“渔业呢?”
“近海渔业捕捞量略有下降,我按照您的预案,组建了远海捕捞队,并建立了轮换捕捞区制度。目前总渔获量比之前提升了百分之十五,还发现了两处新的牡蛎礁。”李虎对答如流。
“很好。工业生产呢?瓷窑和工具坊的产量如何?”何维继续抛出问题,像一位严苛的考官。
“瓷窑成功试验出两种新釉色,日用陶器的残次品率下降了近一半。”
李虎的汇报,没有一句空话,全部由精准的数字和具体的事例构成。
这让何维感到欣慰,李虎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他正在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城市管理者。
“人口呢?”
“城中这五个月,新生儿三十一名,无一人夭折。因病和意外死亡三人。截止今天,南洋城登记在册的总人口是一千一百二十七人。”
走在他们身后的阿云等红猴子部落的女人,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但她们能看到,街道干净得令人发指。
道路两侧的房屋整齐划一,穿着干净衣服的孩童们好奇地打量着她们,眼神中没有恶意。
偶尔有巡逻的卫队走过,他们步伐整齐,盔甲锃亮,目不斜视,身上那股肃杀之气,比她们部落里最精锐的战士还要强上十倍。
这一切,都让她们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敬畏。
原来,人可以这样活着。
当晚,南洋城的中央广场上,燃起了几十堆巨大的篝火。
全城居民,无论是来自上海港的第一批开拓者,还是后来加入的柳江人,都聚集在这里。
大块的烤肉在火上滋滋作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陶罐里盛满了新酿的果酒,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欢快而热烈的气息。
何维站在高高的木台之上,他的身边是木青和李虎等一众核心成员。
他举起手,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狂热的崇拜,汇聚在他身上。
“南洋城的公民们!”何维的声音透过微风,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今天,探险小队回来了,带回了我们新的自由民!”
他指向台下那片被单独安置,显得局促不安的红猴子部落妇孺。
“她们的家园已经毁灭,她们的亲人已经逝去。从今天起,她们不再是红猴子部落的人,她们和我们一样,是南洋城的一员!我正式赐予她们新的姓氏:金。”
何维的话掷地有声,广场上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欢呼。
“我不管你们来自哪里,是第一批踏上这片土地的开拓者,还是世代居住在这片雨林的柳江人。在南洋城,我们只有一个身份——自由民!”
“我命令你们,像对待自己的姐妹一样,接纳她们,帮助她们,教会她们我们的一切。让她们忘记过去的仇恨与痛苦,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他转头看向木青,声音变得柔和而坚定:“木青,从明天起,新成员的安置、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由你全权负责。”
木青上前一步,郑重地点头:“是,我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这番公开的任命,再次向全城宣告了木青无可动摇的地位。
宴会的气氛被推向了最高潮。
一些胆大的南洋城妇女,端着盛满食物的木盘,主动走到阿云她们面前,用生涩的动作和友善的微笑,将食物递给她们。
当一个柳江人的小女孩,将自己最喜欢的烤香蕉,塞到一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红猴子部落女孩手中时,那个女孩愣住了,随即,“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这哭声,不再是因为恐惧,而是感受到了名为“温暖”的东西。
……
深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
狂欢的喧嚣已经散去,这里只剩下南洋城最核心的决策层。
李虎摊开一张兽皮,上面用木炭标记着密密麻麻的符号,这是南洋城最原始的人口普查记录。
“首领,加上今天回归的两百名新成员,我们南洋城登记在册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千三百二十七人。”李虎的声音里透着激动。
一千三百人,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这片雨林中任何一个原始部落的规模。
何维的手指在兽皮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深邃。
“你们只看到了人口增长的喜悦,但我看到了新的挑战。”他沉声说道。
众人神情一肃,认真地聆听着。
“新增的两百人,几乎全是年轻女性和儿童。这意味着什么?”何维提问道。
木青立刻反应过来:“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南洋城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人口出生高峰期。我们的劳动力结构,会变得极其年轻,充满活力。”
“没错。”何维赞许地点点头,“这是一个的人口红利,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但礼物,也是有代价的。”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根木棍。
“首先,住房问题。现有的高脚木屋即将饱和,我们必须立刻启动更大规模的住宅区建设。”
“其次,粮食压力。虽然我们现在储备充足,但要喂养未来可能翻倍的人口,现有的耕地面积远远不够,必须立刻规划开垦新的农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教育问题。几十个新增的学龄儿童,加上未来会出生的更多孩子,我们现有的一个学堂,柳师一个人,根本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老师教授他们汉语、汉字以及简单的算术。”
“最后,是这两百名新成员的就业和融入问题。必须让她们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参与到城市的生产中来,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一份子,而不是单纯的消耗者。”
何维每说一点,就在沙盘上划出一片区域,他的思路清晰,南洋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随手拈来。
议事厅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何维描绘出的画卷所震撼。
他们感受一种即将参与到一项伟大事业中的澎湃激情。
“有问题是好事。”何维放下木棍,环视众人,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因为它们意味着,我们在成长,在壮大。”
“要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需要更多的人口,寻找更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