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的黄昏,苏念将银灰色轿车停在城郊老旧居民楼前,雨刷器反复扫过玻璃,却总也驱不散那层模糊的水汽,就像她心头盘桓了三天的疑云——“旁观者”三个字如同一把生锈的钥匙,明明就悬在真相的锁孔前,却始终找不到发力的支点。
她攥紧手中的牛皮纸信封,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信封里装着那张匿名寄来的旧照片,父亲站在研究所门前,胸前别着“星尘项目组”的徽章,笑容里藏着未被岁月侵蚀的意气风发。照片背面“你知道的并非全部”的字迹,在车载灯光下泛着冷光。导航显示,这里就是“星尘”项目组退休工程师张敬山的家,也是她排查了二十多个老成员后,唯一可能知情的人。
楼道里飘着潮湿的霉味,声控灯被她的脚步声惊醒,昏黄的光线下,302室的防盗门斑驳褪色,门把手上缠着一圈旧麻绳,显然许久没有客人来访。苏念深吸一口气,指尖刚触到门铃,门后突然传来沙哑的质问:“谁?赵天豪的人?”
门只开了一道缝,露出张敬山布满皱纹的脸,老花镜滑在鼻尖,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警惕。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袖口还缝着当年的项目组徽标,那徽标与照片上父亲的一模一样。苏念连忙递过信封:“张工您好,我是苏振邦的女儿苏念。我不是赵天豪的人,我是来问当年‘星尘’项目的事,关于那个叫‘旁观者’的人。”
“苏振邦”三个字像一道惊雷,张敬山的身体猛地一僵,门缝瞬间收窄,就要关门。苏念眼疾手快,用手臂抵住门板,声音带着急切:“张工,我父亲蒙冤十五年,我好不容易查到‘星尘’项目的线索,赵天豪已经被捕,但还有人藏在幕后!您当年是项目的核心工程师,您一定知道些什么!”
门后的力道渐渐松了,张敬山盯着她的眼睛看了足足半分钟,像是在甄别真伪。雨丝顺着楼道的窗户飘进来,打湿了苏念的发梢,她却不敢动分毫。终于,张敬山叹了口气,侧身让她进门:“进来吧,雨这么大,别让邻居看见。”
客厅不大,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项目组合影,二十多个年轻人站在研究所前,父亲站在中间,张敬山在他左手边,两人搭着肩膀,笑容灿烂。合影下方摆着一台老式电视机,旁边的木柜上整齐码着十几个铁皮盒子,每个盒子上都贴着“星尘项目存档”的标签。
“坐吧,家里没什么好茶。”张敬山给她倒了杯温开水,杯壁上印着“国营电子仪器厂”的字样,“当年项目停摆后,我们这些人就成了惊弓之鸟。赵天豪放出话,谁敢提‘星尘’的事,就让谁没好日子过。前两年老李头就是多说了两句,儿子的工作就没了,最后抑郁成疾走了。”他摩挲着杯子,声音里满是无奈,“你父亲是个好人啊,项目的技术核心都是他牵头搞的,怎么就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苏念拿出手机,调出“寰宇图谱”的推演界面,屏幕上,“星尘”项目的残缺数据正在缓缓重组,形成复杂的三维模型。“张工,我用我父亲留下的算法做了这个系统,已经查到赵天豪当年是项目投资人,因为项目失败迁怒我父亲,构陷他泄露机密。但图谱分析显示,当年有个代号‘旁观者’的人,掌握着篡改数据的直接证据,这个人是谁?”
张敬山的目光落在屏幕上,当看到模型中闪烁的核心代码时,他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木柜前,打开最底层的一个铁皮盒,从里面翻出一个巴掌大的老式硬盘。硬盘外壳已经氧化发黑,接口处缠着绝缘胶带,上面用马克笔写着“备用数据·绝密”。“这个硬盘,是当年项目停摆时,我冒险藏下来的。你父亲说过,技术数据是最诚实的证人,总有一天能还他清白。”
苏念眼睛一亮,立刻从包里拿出便携式转接器。当老式硬盘的接口与现代转接器相连,再接入“寰宇图谱”时,屏幕上突然爆发出一阵蓝光,如同沉睡的巨龙被唤醒。残缺的模型开始飞速补全,一行行代码滚动跳跃,当年的实验数据、会议记录、人员名单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这就是‘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啊。”张敬山感慨道,手指轻轻拂过屏幕,“当年‘星尘’项目是军方重点扶持的军工项目,主要研究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你父亲的算法是核心,能让上千架无人机形成无缝协作。可就在项目即将成功时,核心数据突然被篡改,导致实验失败,还造成了设备损坏。”
苏念的心沉了下去:“是赵天豪干的?”
“不全是。”张敬山摇了摇头,指向屏幕上一个标注“安全顾问”的名字,“这个人叫陈默,是当年军方派来的安全顾问,负责项目的保密工作。他是唯一有机会接触到核心数据,还能避开监控的人。我记得实验失败前一天,我看到他和赵天豪在楼梯间接头,两人脸色都很难看。”
“陈默?”苏念立刻让“寰宇图谱”搜索这个名字,却只显示“无公开信息”。
“他的身份特殊,军方档案都是加密的。”张敬山喝了口温水,继续说道,“实验失败后,陈默就突然退伍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但我敢肯定,他手里一定有证据。当年我整理备份数据时,发现有一段监控录像被删除了,而能删除监控的,只有他这个安全顾问。”
苏念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当年的人员调动记录:“那您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
张敬山的眉头皱了起来:“前几年同学聚会,有个老战友说在国外见过他,好像是移居加拿大了。不过他这个人性格孤僻,深居简出,当年在项目组就很少和人说话,像个隐形人。想要找到他,堪比大海捞针啊。”
苏念的心情一阵起伏,刚看到的希望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她很快稳住心神,看着屏幕上完整的项目数据,眼神变得坚定:“就算是大海捞针,我也要找到他。‘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父亲等了十五年,我不怕再多等一段时间。”
张敬山看着她,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你和你父亲一样,都是倔脾气。不过陈默这个人很谨慎,据说他在国外换了身份,还改了名字。而且他当年能在军方担任安全顾问,反侦察能力肯定很强,想要联系上他,不能打草惊蛇。”
苏念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张工,这是我父亲的遗物,里面有他当年的研究笔记,您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张敬山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就被上面熟悉的字迹吸引了。他一页页仔细看着,突然停在某一页,眼睛亮了起来:“你看这里,你父亲写着‘陈默喜欢收集老式相机,尤其钟爱莱卡m3’。这个爱好在项目组很少有人知道,我也是偶然间发现的。”
苏念立刻让“寰宇图谱”搜索“加拿大 莱卡m3 收藏家”,屏幕上出现了十几个结果。她逐一查看,当看到一个名为“沉默的摄影师”的博客时,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博客的头像是一台莱卡m3相机,背景是一片雪山,而博客最新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当年的星辰,如今仍是指引”。
“是他!”苏念激动地说道,“这篇文章的发布时间,正好是赵天豪被捕的第二天。他在暗示什么!”
张敬山凑过来看了看,点了点头:“很有可能!他用‘沉默’做笔名,和他的名字陈默对应,还提到了‘星辰’,就是暗指‘星尘’项目啊。”
苏念立刻尝试给博客留言,却发现评论功能被关闭了。她又尝试发送邮件,系统却提示“收件人地址不存在”。
“看来他很警惕。”张敬山叹了口气,“不过他既然敢发这篇文章,就说明他在关注国内的情况,也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苏念关掉电脑,将老式硬盘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谢谢您,张工。您提供的线索太重要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只要知道他在加拿大,还对‘星尘’项目念念不忘,我就有办法找到他。”
张敬山站起身,送她到门口:“孩子,路上小心。赵天豪虽然被捕了,但他的势力盘根错节,说不定还有残余势力盯着我们这些老骨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联系我。”他递给苏念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电话号码,“这是我的私人电话,24小时开机。”
苏念接过纸条,紧紧攥在手里:“谢谢您,张工。您放心,我一定会找到陈默,还我父亲一个清白。”
走出居民楼,暴雨已经停了,天边挂着一道彩虹。苏念坐进车里,看着手中的老式硬盘和那张纸条,心中充满了力量。虽然陈默在海外,联系难度极大,但她知道,真相已经离她越来越近了。
她启动车子,刚开出小区,手机突然响了,是男主陆战霆打来的。“念念,查到陈默的线索了吗?”
“查到了,他可能在加拿大。”苏念笑着说道,“不过想要联系上他,还需要军方的帮助。”
电话那头的陆战霆顿了顿,说道:“正好,我刚接到军方命令,要去加拿大参加一个军事技术交流会议。我可以帮你暗中调查,但陈默的身份特殊,不能公开行动。”
苏念的眼睛亮了起来:“太好了!陆哥,我们里应外合,一定能找到他。”
挂了电话,苏念看着车窗外的彩虹,心中感慨万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古人的智慧果然没错。虽然找到陈默的路还很艰难,但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到工作室,苏念立刻让技术团队对“沉默的摄影师”博客进行深度解析,试图找到隐藏的联系方式。同时,她开始整理“星尘”项目的完整数据,准备交给陆战霆,让他带到加拿大,作为联系陈默的筹码。
深夜,工作室的灯光依旧明亮。苏念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父亲的照片,轻声说道:“爸爸,我快找到真相了,您再等等我。”
就在这时,“寰宇图谱”突然发出一声提示音,屏幕上弹出一个加密邮件。发件人地址未知,主题只有两个字:“小心。”
苏念的心一紧,立刻点开邮件,里面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陆战霆正从机场出来,身后跟着两个形迹可疑的人。而照片的背景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张敬山口中的陈默!
苏念的手指猛地攥紧,原来陈默早就知道他们在找他,甚至已经盯上了陆战霆。看来这场寻找真相的旅程,比她想象的还要凶险。但她不会退缩,因为她知道,真相的背后,是父亲十五年的冤屈,是无数人的期待。
她立刻给陆战霆发了条加密信息,提醒他注意安全。然后,她看着屏幕上陈默的身影,眼神变得无比坚定。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要找到陈默,拿到证据,让父亲沉冤得雪。这不仅是为了父亲,更是为了那些为“星尘”项目付出心血的人,为了正义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