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洞石门缓缓开启,腐木与药香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秋生握紧太素青蚨针,借刺桐童子的灵海焰照亮洞内。眼前石阶蜿蜒向下,两侧石壁刻满太素门与保生大帝共御邪修的浮雕,却在中途突然转为南洋巫族的血祭场景,两种画风激烈碰撞,看得人目眩神迷。
“秋生,灵脉镜显示前方有多重阵法叠加。” 琉璃蝶翅膀映出淡蓝色光纹,“最外层是太素门的‘八卦迷踪阵’,但内层...... 竟有南洋‘血潮锁灵阵’的痕迹!” 秋生皱眉,太素门阵法与巫族邪阵相互嵌套,显然是当年太素门弟子为抵御南洋入侵所设。
行至石阶尽头,一座巨大的八卦平台出现在眼前。平台中央立着刻满星象的石柱,每道纹路都与药田灵泉眼的 “太素九转灵枢” 相似。刺桐童子突然惊呼:“看石柱顶!是保生大帝的炼丹炉!” 众人抬头,只见炉身刻着 “慈济” 二字,正是李长生药葫芦的缩小版。
秋生取出医典残页贴近石柱,残页突然发出金光,投射出太素门祖师爷的虚影。虚影抬手轻挥,八卦平台顿时转动,露出地板下的九宫格机关。琉璃蝶眼尖,发现每块石板上都刻着闽南特有的 “风狮爷” 浮雕,手中所持器物分别对应 “金、木、水、火、土” 五行。
“是‘五梅花针法’的阵眼!” 秋生想起李长生的教导,“刺桐童子,以灵海焰点燃‘火位’风狮爷;琉璃蝶,用灵脉镜反射‘水位’月光!” 药灵应声而动,刺桐童子化作赤红火鸟,琉璃蝶则振翅引来洞顶缝隙的月光。当五行石板同时亮起,中央炼丹炉轰然打开,露出刻有 “泉州海外贸易图” 的石壁。
贸易图上,刺桐港、龟屿礁、南洋诸岛等标记清晰可见,一条金色航线从泉州湾延伸至南洋深处,终点处赫然画着太素门与巫族斗法的场景。秋生凑近细看,发现龟屿礁附近刻着 “医典下卷,血祭封之” 的字样,而郑和船队的标记旁则有 “太素弟子随航,镇邪于南洋” 的小字。
“原来医典下卷当年随郑和下西洋流落南洋,” 秋生喃喃自语,“而龟屿礁正是巫族用来镇压医典的血祭之地!” 刺桐童子落在图上的 “七洲洋” 标记处,花瓣突然燃烧:“秋生,这里的灵脉波动与药田灵泉眼同源,难道......”
话音未落,洞外突然传来金石相击之声。琉璃蝶急忙展翅扫描:“药王宗的追兵到了!他们用‘蜈蚣阵’破解了外层迷踪阵!” 秋生转头,只见数十道黑影如附骨之疽般涌来,为首者正是血手堂舵主,手中提着用南洋邪藤炼制的 “绞灵鞭”。
“交出医典残页,饶你母亲一命!” 舵主阴笑,鞭身甩出的毒雾瞬间腐蚀了附近的石壁。秋生眼神一凛,母亲腕间的紫线突然发烫,与鞭上的邪咒产生共鸣。刺桐童子见状,化作漫天火雨挡住毒雾:“秋生,先破阵!我们撑得住!”
秋生点头,再次望向贸易图,突然发现石壁角落刻着太素门 “灵脉逆行” 的解法。他将太素青蚨针插入 “火位” 石板,运转 “太素引灵针法”,炼丹炉中竟喷出灵脉泉水,在众人周围形成保护屏障。琉璃蝶趁机用灵脉镜照出追兵的 “命门穴”,秋生银针脱手,如流星般击中为首邪修的眉心。
战斗中,秋生余光瞥见贸易图上的 “宝船” 标记突然发光,竟映出当年太素门弟子在船上与巫族修士斗法的场景。他心中一动,模仿虚影中的手法,以银针引动五行石板,炼丹炉顿时喷出五色烟雾,将追兵困在 “五行迷阵” 中。
“琉璃蝶,刺桐童子,随我破阵!” 秋生大喝,三人(灵)配合无间,琉璃蝶用灵脉波动扰乱邪修感知,刺桐童子以灵海焰烧毁绞灵鞭,秋生则施展 “刺桐花雨针” 封锁所有退路。当最后一名邪修倒地时,炼丹炉发出清越鸣响,贸易图上的金色航线突然延伸,直指清源洞更深处。
“秋生,贸易图的指引还未结束,” 琉璃蝶翅膀指着石门后的通道,“或许医典下卷的线索就在里面。” 秋生望向洞外逐渐逼近的血色潮汐,握紧炼丹炉:“我们有三日时间。走,去看看太素门当年留下的秘密。”
洞穴深处,太素门的古老阵法与南洋邪术的碰撞仍在继续,而秋生不知道的是,当他踏入下一层密室时,龟屿礁的血潮大阵已完成九成,药王宗首领手中的木偶手腕紫线已蔓延至心口,母亲的咳嗽声在青源堂中变得微弱,唯有药田灵泉眼的黑气,正顺着灵脉向清源洞缓缓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