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浸染着龙国对外链接基地。隔离区外的探照灯划破黑暗,在浅川梨纱静坐的身影上投下冷硬的光斑。她维持着盘膝冥想的姿态,已然数个时辰,如同扎根于混凝土中的青松,任凭夜风卷起尘埃掠过身侧,纹丝不动。
膝上的长刀在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她的眼眸闭合,但“神社的祝福”所带来的精神感知,却如同一张无形的、细腻的网,以她为中心悄然铺开。她能“听”到基地内部远处传来的、经过隔音处理后的微弱机械嗡鸣,能“感”到巡逻队规律而谨慎的脚步声,甚至能隐约捕捉到医疗中心方向,那众多生命体征监测仪器发出的、代表林野生命之火依旧在顽强跳动的规律脉冲。
这种超越五感的清晰感知,是前所未有的。精神抗性的提升,不仅意味着防御力的增强,更带来了对能量与环境无与伦比的敏锐度。
然而,此刻占据她心神的,并非这新奇的力量体验,而是如同潮水般反复冲刷着她意识的、不久前发生的种种。
记忆的碎片,不受控制地在脑海中翻涌、碰撞。
麦克那张写满冷漠与优越感的脸庞,清晰地浮现。“弱者淘汰”那四个字,如同淬毒的冰锥,再次刺入她的记忆,带来一阵冰冷的屈辱与后怕。那一刻,她被赤裸裸地定义为可以随意舍弃的、无价值的消耗品。
而紧接着,是林野那嘶哑的、仿佛用尽生命最后力气传递而来的声音——“浅川……原谅……”
这两个画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她心中形成了无比尖锐的对比,一遍又一遍,反复碾过她自幼被灌输的、关于力量、竞争与生存的信条。
她曾坚信,在规则降临后的残酷世界里,唯有绝对的强大、冷静乃至冷酷的算计,才能带领倭国,带领自己走下去。盟友不过是利益结合体,随时可以因更高的利益而重新洗牌。
可林野的行为,彻底颠覆了这种认知。
他强大吗?毫无疑问。他的【倒转乾坤】是连美利坚都忌惮三分的顶级天赋。
但他却将这份强大的力量,用在了救援她这个当时看来几乎必死、价值可能远低于风险的“弱者”身上。这不符合“最优解”,不符合“利益最大化”。
那是什么?
是愚蠢的仁慈?还是……另一种形态的、更难以理解的力量?
浅川梨纱的思绪,不由得飘向了龙国智囊团内部,由陈岚提出的那个尚在争议中的理论——“规则源于人类集体潜意识”,“情感是影响规则的关键变量”。
当时她听闻此理论,虽未明确反驳,内心却更多是持保留态度,认为这过于理想化,难以在冰冷的规则实践中验证。
可【雨夜神社】的经历,那用“原谅”叩开的生门,那因“释怀”而获得的“祝福”,无一不在用铁一般的事实,冲击着她的固有观念。
“必须许愿”是冰冷的规则框架。
但“诚心原谅”,却是温暖的人性内核。
规则回应了这份人性。
这难道不就是陈岚理论最有力的佐证吗?
那么,林野的选择,或许并非愚蠢,而是……一种更深邃的、触及规则本质的智慧?一种建立在人性联结之上的、更坚韧的强大?
这个念头,让浅川梨纱的心湖泛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
她缓缓睁开了眼睛,望向医疗中心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合金墙壁,看到了那个躺在生命维持舱中,为了传递那句关键信息而付出惨重代价的年轻男子。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在她胸中涌动。有感激,有敬佩,有对自身过往信念的怀疑与重塑,更有一种沉甸甸的、名为“责任”的东西,悄然落下。
她欠他的,不仅仅是一条命。
更是一个全新的、看待世界与规则的视角。
这份恩情,太重了。重到无法用任何物质或政治利益来衡量,重到必须用某种同等郑重、甚至超越的形式来回应。
她轻轻吸了一口冰凉的夜风,感受着肺部扩张带来的清晰触感,也感受着内心深处那份逐渐凝聚成型的决意。
浅川梨纱微微抬起头,望向深邃的、缀着几颗寒星的夜空,用一种只有她自己能听到的、轻却斩钉截铁的声音,低声自语,如同立下不容违背的誓言:
“这份以生命为赌注的恩情……”
她停顿了一下,脑海中闪过林野昏迷前那布满血丝却无比坚定的眼神。
“我,浅川梨纱,记住了。”
“此身此命,此心此念,愿为你之前驱,为你之坚盾。”
“直至……规则尽头。”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语调。只有最朴素的词语,承载着最沉重的承诺。
这誓言,并非源于国家利益,并非源于联盟协议,它源于个体对个体的认可,源于灵魂对灵魂的回应,源于在绝望深渊旁,那只毫不犹豫伸过来的手所带来的、无法被磨灭的震撼与温暖。
话音落下,她重新闭上了双眼,周身的气息似乎变得更加沉凝,更加不可动摇。那无形的精神感知网络,也似乎因为这份心境的蜕变,而变得更加敏锐和宽广。
她不再仅仅是倭国的启示者浅川梨纱。
从这一刻起,她更是立誓守护林野的浅川梨纱。
一道超越国籍、利益、甚至可能超越生死的坚实羁绊,于此,真正结成。
夜,还很长。
守护,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