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卷着雪栗子刮得人脸生疼。
姜永安拉紧了驴车的帘子,回头望了眼身后缩着脖子的月妍和书瑶,沉声道:“这天说变就变,今晚怕是只能在野外凑活了。”
月妍裹紧了身上的厚棉袄,指尖冻得发僵,却还是伸手帮身旁的方知贺拢了拢衣领。
方知贺大病初愈,脸色仍带着几分苍白,他温声道:“多谢月妍姑娘,我无碍。这雪看着不大,却怕越下越紧,野外过夜终究不妥。”
他话音刚落,姜永平便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点昏黄灯火,眼睛一亮:“永安,你看!那边好像有人家!”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雪雾中隐约露出一角茅草屋顶。永安松了口气:“太好了,我去问问能不能借宿。”
他跳下驴车,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那户人家走去。
雪粒子打在他的毡帽上,簌簌作响。茅草屋的门是用粗木头拼的,上面蒙着一层厚厚的雪,永安抬手轻轻叩了叩门板。
“谁啊?”门内传来一个苍老沙哑的女声,带着几分警惕。
“老夫人,我们是赶路去京城,遇上大雪,想在您这儿借宿一晚,只求能避避风雪,绝不叨扰,若有需要,我们也愿意付些银两。”
永安的声音温和,尽量让自己听起来没有恶意。
门内沉默了片刻,接着传来窸窸窣窣的穿衣声,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吱呀一声被拉开一条缝。
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探出头来,浑浊的眼睛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见都是些面善的年轻人,还有两个姑娘家,神色才缓和了些:
“外面雪大,进来吧进来吧,都是可怜人,哪用什么银两。”
老妇人推开房门,一股夹杂着柴火和粗粮的暖意在雪夜里散开。
众人陆续进屋,才发现这屋子不大,里面陈设简陋,只有一张破旧的土炕,一个缺了腿的木桌,墙角堆着些柴火。
老妇人招呼他们:“快上炕暖暖身子,我这就去烧点热水。”
月妍和温书瑶对视一眼,连忙上前帮忙:“老夫人,您歇着,我们来就行。”
老妇人笑着摆摆手:“不用不用,你们是客人。”
她说着,从墙角拿起几块干柴,塞进炕边的灶膛里,点燃了火。火苗“噼啪”作响,映得众人脸上都暖烘烘的。
这时,里屋的门帘动了动,走出来两个姑娘,约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打了补丁的棉袄,怯生生地看着众人。
老妇人笑道:“这是我的两个孙女,春花,秋月。”
两个姑娘腼腆点笑了笑
月妍笑着从包袱里摸出两块用油纸包着的糕点,递了过去:“来,拿着吃吧。”
两个姑娘这接过糕点,小心翼翼地剥开油纸,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众人挤在土炕上,虽然有些拥挤,却也暖和。方知贺坐在炕边,看着窗外的雪,轻声说道:“这雪要是再下几天,怕是路就难走了。”
姜永安叹了口气:“是啊,咱们还得赶去京城,书瑶还等着找家人呢。”
提到家人,温书瑶的眼神暗了暗,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自从爷爷带着她逃出来后,就再也没了家人的消息。这些日子,她日夜都在思念着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安好。
月妍看出了她的心思,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
“嫂子,别担心,咱们很快就能到京城了,一定能找到你家人的。”
温书瑶抬起头,眼里含着泪光,点了点头:“嗯,我相信会的。”
方知贺见状,温声道:
“我以前在京城待过些时日,那里的街巷我还算熟悉,等到了京城,我陪你们一起找。”
“那就多谢了。”温书瑶感激地说道。
秦大哥和虎子大哥也纷纷说道:“是啊,书瑶妹子,咱们人多力量大,一定能找到你家人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气氛渐渐热闹起来。
方知贺给大家讲了些京城的趣闻轶事,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月妍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她是现代人,对古代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方知贺的讲述让她对这个陌生的时代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老妇人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她的两个孙女吃完了糕点,就靠在她身边。
不知不觉间,夜色渐深,众人也都累了。老妇人让春花和秋月带着月妍和温书瑶去里屋歇息,男人们在外面的土炕上凑活。里屋的空间更小,只有一张小土炕,四个姑娘和老太太挤在一起,倒也不觉得冷。
月妍和温书瑶却没有睡意,睁着眼睛看着窗外的雪光。
“月妍姐,你说我爹娘他们会不会出事了?”温书瑶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月妍握住她的手,轻声道:
“不会的,嫂子,吉人自有天相,你家人一定没事的。
咱们明天就能继续赶路,再过几天就到京城了,到时候一切就都知道了。”
温书瑶点了点头,将头靠在月妍的肩膀上,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
月妍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无声地安慰着她。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外面的雪已经停了,只是天色依旧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
众人早早地起了床,收拾好行李,准备继续赶路。
月妍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看向温书瑶:“嫂子,咱们还有多久才能到京城?”
温书瑶正帮着老妇人收拾碗筷,闻言抬起头,想了想道:“快了,再走三四天应该就能到了。”
“太好了!”月妍笑道,“希望到时候咱们能顺利找到嫂子的家人,也能让你安心。”
温书瑶笑了笑,眼里满是期盼。
就在这时,里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中年妇人衣衫不整地冲了出来,头发散乱,脸上满是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她的身后,跟着一个中年男子、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男孩。
中年妇人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温书瑶,嘴唇颤抖着,声音带着哭腔:“瑶瑶……你是我的瑶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