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油坊落成的喜气还在村里袅袅未散,不过两日工夫,何家织布坊的修缮也完成了。
因只是将旧院落翻新整饬,工程不大,除了何家自家人和丁老四夫妇这等主力,也就请了时常来搭把手的丁老三,以及热心邻居钱大爷一家。
饶是如此,何家还是依着平华村的传统,在修缮一新的院子里摆开了酬谢宴。
宴席虽不比油坊那般盛大,却也摆得规规矩矩。正屋里同样设了两桌贵宾席,一桌请的是林文柏、李文石等村里管事的和几位长老,另一桌依旧留给了邻里留园的小功臣们。何老汉端着酒碗,激动得手都有些颤:
“多谢里正、多谢各位长老瞧得上我们何家的手艺,给了我们这处安身立命的产业!也多谢留园的娃娃们,种下了那般好的亚麻!我们何家定不负村子厚望,织出最好的布来!”
林文柏笑着举杯:“何大叔客气了,是你们的好手艺让咱们村的产业更齐全了,该我们谢你才对!”
林怀安也带着弟弟妹妹们起身,像大人似的回礼:“何爷爷,是您识货,让那些亚麻有了大用处!”
院子里另摆了三桌,招待的是帮过忙的乡邻。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张桌上都摆着三个硕大的陶盆——一盆是油光红亮的红烧肉炖干豆角,一盆是酸菜粉条烩蘑菇小鸡,还有一盆是大如拳头的白面馒头。这实实在在的“盆盆菜”,一看便是为何家那位力大能吃的三姑娘准备的。
丁老三乐呵呵地坐在钱大爷身边,不住地给老人夹菜:“钱叔,您多吃点!这段日子多亏您老带着儿孙来帮忙。”
钱大爷笑眯眯地应着:“老三你就是太客气,远亲不如近邻嘛!看着你们兄弟俩日子都红火起来,我们瞧着也高兴!”
丁老三憨厚地笑着,他是真心为弟弟一家高兴,全无半点自家媳妇林文桂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
因为共同种植亚麻,何家和尤家因此成为新友与合作伙伴。此次酬谢宴,尤家父女四人自然也是是座上宾。尤一手与何老汉碰着杯,聊着亚麻的收成与接下来的规划,颇有些相见恨晚。而尤家三姐妹则与何秋云凑在一处,自成一道有趣的风景。
只见何秋云默不作声地拿来四个一般大的海碗,给尤家三姐妹和自己各分了一个。
尤茶看着那比自己脸还大的碗,愣了一下,随即爽朗一笑:“秋云姐,你这是要考验我们的饭量呢?”
尤香也嘻嘻笑着捧起碗:“入乡随俗,秋云姐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尤菜最是稳重,却也含笑拿起碗,对着何秋云道:“多谢秋云姐想着我们。”
何秋云见她们毫不嫌弃,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低声道:“用大碗,吃得饱,干活才有力气。”她还将尤家姐妹特意送她的熏猪蹄,悄悄往三姐妹碗里各夹了一个。这笨拙又真诚的示好,让三姐妹心里都暖融融的。
这些天的相处,尤家姐妹欣赏何秋云的直率与力气,何秋云也珍视这份不带异样眼光的友情,几个女子的情谊便在分享美食与默契劳作中悄然滋长。
开席前,何秋云一人稳稳端着装满三个大盆的木托盘,步履轻快地为各桌上菜,那轻松的模样,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果果正捧着自己的小碗准备开饭,瞧见何秋云这般本事,大眼睛瞪得溜圆,满是崇拜地喊道:“婶婶好棒!比姑父(刘大山)力气还大!”她又扭头对丁老四家的两个小丫头说:“你们的娘亲,棒棒!”
等到开饭,小团子竟捧着自己的碗,蹬蹬蹬跑到何秋云身边坐下,先是踮着脚,努力夹了一大块红烧肉放到何秋云碗里,然后又给自己夹了一块,仰着小脸,脆生生地说:“婶婶吃,好吃的!果果喜欢吃的!”
何秋云看着碗里的肉,又看看身边这个毫不怕生、吃饭喷香的小团子,常年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竟也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学着果果的样子,重重地点了点头:“嗯,好吃。”
何家院子里一派和乐融融,而与何家同出平分村的另几位,心境却是大不相同。
林文桂本是可以亲友身份参加酬谢宴的,但她一是害怕何秋云,二是不愿意去看到何家过得红火,便寻了个体面的借口,并未随丁老三前来。
她对着丈夫,努力装出一副深明大义的模样:“当家的,我就不去了。老四家好不容易立起来,我这个做嫂子的没出什么力,再去吃席,不是占便宜么?你替我好生恭喜何叔他们。” 待丁老三那实诚人信以为真地走后,她转过身,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下,气得几乎咬碎一口银牙,却终究不敢去触何秋云的霉头。
王氏则是没有资格出席酬谢宴,啥忙都没帮,又不沾亲带故的,凭啥请她去吃饭啊。于是,她只能在家里对着空屋子发泄不满:“哼!何家那破落户,倒叫他们攀上高枝了!老天爷真是不长眼……” 可这回,再无人附和。
林守成和林文杨父子借口浇菜园,早溜得没影;儿媳姜氏也赶紧扯着两个孙子,说是去豆腐坊买豆腐,匆匆躲了出去。
冯小芹在家中,吃着寻常的饭菜,心里却想着何家的宴席,酸溜溜地对刘小山道:“当家的,你说这何家,在平分村时穷得叮当响,一来咱们这儿就发了。可见还是咱们平华村风水好!我爹娘他们要是也迁来,保不齐也能旺起来呢!”
刘小山无奈地放下筷子:“小芹,你怎么又提起这茬?何家是有织布的手艺,尤家是有榨油的绝活,咱们村是看重这个。你娘家……他们会啥?来了干啥?”
冯小芹被问得一噎,却不死心,眼珠一转,又生出个念头:“那……那尤家不是还有两个姑娘没定亲么?尤香妹子今年十六,跟我家小弟年岁正相当!要是能说成这门亲,咱们不也跟油坊成了亲戚?”
刘小山闻言,惊得嘴巴都合不上了,看着异想天开的媳妇,半晌才叹道:“你……你还是先吃饭吧。”这念头,怕是比让她娘家迁来还不靠谱呢!
夕阳的余晖洒在何家修缮一新的院落里,将欢声笑语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匠人与匠人之间的惺惺相惜,邻里之间的真诚互助,与那暗地里的几分酸涩计较,共同交织成平华村最真实动人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