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卷着碎雪抽打在“建军科技”的玻璃幕墙上,研发中心却灯火通明,像一座对抗严寒的堡垒。林建军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流,眉头拧成了疙瘩——银行系统的测试报告显示,距离2000年1月1日还有72小时,模拟环境中,超过30%的取款机在跨世纪时会出现“吞卡”故障,后台数据库甚至会把“2000年”识别为“1900年”,导致利息计算完全错乱。
“这不是简单的日期显示问题。”林卫国敲下最后一个调试指令,额头上渗着冷汗,“老系统用两位数记录年份,‘00’会被误判为‘1900’,整个金融结算体系可能因此崩溃。刚才电信部门传来消息,他们的交换机测试也出了同样的问题,跨年后可能大面积断网。”
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和泡面混合的气味,技术骨干们已经连轴转了三天。负责银行系统对接的小张把打印出的错误日志拍在桌上,纸页边缘都被手指捻得起了毛:“试过二十多种补丁,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国外的修复程序要价太高,还不提供源代码,咱们不敢用——万一留了后门怎么办?”
林建军拿起那份国外程序的报价单,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单银行系统授权费就要500万美元,还不包括后续服务。他想起1989年外资撤离时的窘迫,那时他们连光刻胶都买不到,如今在核心系统安全上,绝不能再受制于人。
“不用他们的。”林建军把报价单推到一边,目光扫过全场,“咱们自己写修复程序。系统上周提示‘千年虫防御预案’,里面的‘时间戳重构算法’或许能用上。”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意识里响起,带着代码运行般的精准节奏:【检测到“世纪之交技术危机”,符合“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障”主线。】
【奖励“千年虫漏洞修复程序包”:包含底层时间戳重构模块、跨系统兼容性适配工具、应急回滚机制,可覆盖金融、电信、能源等关键领域。】
信息流涌入脑海,林建军眼前瞬间清晰了技术路径:用“四位数年份扩展”替代原有的两位数记录,在系统底层植入“1900-2000年映射表”,同时开发“影子系统”——在不干扰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同步记录修正后的时间数据,一旦主系统出错,立刻切换备用模式。
“卫国,你带团队主攻银行核心系统,用‘四位数扩展法’重构时间字段。”林建军在白板上画出架构图,红笔标出关键节点,“小张,你们负责电信交换机,重点解决跨年度通话计费的误差问题,用系统给的‘动态补偿算法’。”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所有代码必须人工审核三遍,每一个补丁都要有备份方案,绝不能出半点纰漏。”
苏岚端着保温杯走进来,给每个人都续上热水,保温杯底还沉着几片胖大海:“刚接到发改委的电话,说国务院成立了‘千年虫应急指挥部’,咱们是指定技术支持单位。我把财务部的人都调过来了,给你们做后勤,夜宵管够,累了就去休息室躺会儿,行军床都铺好了。”
角落里,郑师傅带着几个老工人正在组装临时工作台,上面摆满了从车间调来的备用服务器。“林总,这些机器都是咱们自己攒的,性能不比进口的差。”他拍着服务器外壳,“要是银行的系统扛不住,就用咱们的当备用机,保证掉不了链子。”
接下来的72小时,研发中心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林卫国团队在银行数据中心通宵达旦,把 millions行代码里的“YY”格式全改成“YYYY”,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发肿,贴满了创可贴;小张他们蹲在电信机房,盯着示波器上的信号波形,每一次跨分钟测试都像在拆炸弹——12月31日晚11点59分的模拟测试中,交换机果然出现了3秒的计费中断,好在提前植入的“动态补偿算法”立刻生效,把误差控制在了0.1秒以内。
最惊险的是能源系统的修复。某电厂的监控系统在测试中突然黑屏,显示“1900年设备已报废”,林建军亲自带着工程师赶到现场,用系统奖励的“应急回滚工具”重启底层内核,在锅炉压力即将超标的前一分钟恢复了正常监控。电厂厂长擦着冷汗说:“林总,你们这程序是救命的啊!”
1999年12月31日23点50分,距离新世纪还有10分钟。林建军站在应急指挥部的大屏幕前,看着全国各行业的实时监测数据——银行系统成功率99.8%,电信通话中断率0.03%,能源、交通系统全部正常。国务院领导握着他的手说:“小林,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你们,拜托了!”
“请领导放心。”林建军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我们准备了三道防线,保证万无一失。”
倒计时开始:“10,9,8……”
研发中心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盯着屏幕上的时间跳转。当零点的钟声敲响,屏幕上的“1999”变成“2000”的瞬间,银行系统的交易记录正常生成,电信计费系统平稳过渡,电厂的监控屏幕上跳动着新的年份数据——没有崩溃,没有乱码,一切如常。
“成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整个研发中心瞬间沸腾。工程师们互相拥抱,有人激动地把键盘抛向空中,郑师傅打开带来的二锅头,给每个人都倒上,酒液洒在地板上,映出一片狼藉却热烈的光。
林建军看着监控屏幕上全国各地传来的“正常”反馈,突然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顺势坐在了地上。他想起三天前那个雪夜,自己对着系统奖励的程序包反复推演,生怕漏掉一个漏洞;想起林卫国累得在服务器旁打盹,手里还攥着打印出的代码;想起苏岚带着后勤组煮了一百多锅姜汤,保证没人感冒……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滚烫的暖流。
【叮!】
系统提示音带着如释重负的清亮:【“千年虫危机”成功化解,保障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符合“科技护国”主线。】
【奖励“国家应急技术储备库资格”:可参与国家级重大技术应急项目研发,优先获取战略资源支持。】
元旦过后,国务院发来表彰通报,称“建军科技为化解千年虫危机作出了突出贡献”,林建军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银行、电信等部门送来的锦旗挂满了荣誉室,上面“技术过硬,为国分忧”的字样,比任何商业奖杯都更让人心潮澎湃。
在庆功宴上,小张举着酒杯,红着脸说:“以前总觉得搞技术就是为了赚钱,这次才明白,咱们的代码能守护全国人民的银行卡、电话,这才是最牛的!”
林建军笑着和他碰杯:“记住这种感觉。技术可以用来赚钱,但更要用来担责。国家需要的时候,咱们能顶上去,这才是‘建军科技’的本分。”
他看着窗外2000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在“科技报国”的厂训上,突然想起三十年前在四合院煤棚里画图纸的夜晚。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搞的技术有一天能守护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但他始终相信,技术的终极意义,是让生活更安稳,让国家更强大。
这场应对千年虫危机的战役,不仅检验了企业的技术实力,更淬炼了团队的精神内核。从那以后,“应急技术研发”成了建军科技的常规项目,他们培养的工程师,不仅懂代码,更懂责任——就像林建军常说的:“搞技术的人,心里得有杆秤,一头挑着市场,一头挑着家国。”
而这杆秤,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指引着他们,在科技的浪潮中稳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