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三月中旬,连绵的春雨让林城的空气里都透着潮湿。李为民站在防汛指挥部巨大的电子地图前,目光紧锁在林江上游区域不断闪烁的红色预警标志上。
市长,上游三省同时出现强降雨,各大水库水位持续上涨。水文站长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明显的紧张,按照这个趋势,林江很可能在四月初就迎来第一次洪峰。
李为民立即按下通话键:通知所有区县,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所有责任人员立即到岗。
指挥部里顿时一片忙碌。电话铃声、对讲机呼叫声、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气氛骤然紧张。
这时,赵瑞龙匆匆走进指挥部,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李市长,我刚从省城回来。父亲让我转告,省里已经启动全省防汛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李为民接过文件快速浏览:来得正是时候。瑞龙,你捐赠的那些冲锋舟,现在就要派上用场了。
我已经让公司所有的驾驶员待命,随时可以出动。赵瑞龙郑重地说。
三月二十日,林城迎来第一次洪峰考验。虽然水位还未达到警戒线,但李为民仍然下令启动全要素演练。
深夜的江堤上,探照灯将堤防照得如同白昼。李为民亲自带队巡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
这里!他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堤脚一处不起眼的渗水点,立即组织处置!
抢险队员迅速上前,经过检查发现是一处细小的管涌。虽然水量不大,但李为民仍然要求按照最高标准进行封堵。
市长,这么小的渗漏,其实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一位老水利专家委婉地建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李为民语气坚决,现在放过一个小隐患,将来可能就是一场大灾难。
处理完险情,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李为民顾不上休息,立即召集各区县负责人召开视频会议。
这次演练暴露出很多问题。他开门见山,平川县的群众转移速度比预定时间慢了十二分钟;青川县的应急通信在暴雨中出现中断;还有几个县的抢险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认真地记录着。
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进行针对性演练。李为民下达指令,特别是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应急处置,要反复磨练。
三月二十五日,李为民接到祁同伟的电话:学长,岩台这边刚刚完成了一次大规模山洪避险演练。我们发现山区群众的转移还存在困难,特别是老人和残疾人。
这个问题很关键。李为民立即重视起来,你们有什么解决方案?
我们尝试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每个党员干部负责帮扶几户特殊困难群众。祁同伟汇报,同时在山腰设置了临时避险点,供行动不便的群众暂时躲避。
这个做法很好,立即在全市推广。李为民当即决定。
进入四月,雨水更加频繁。李为民要求防汛指挥部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他自己也常常在指挥部过夜。
四月中旬的一天深夜,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刚合眼的李为民。
市长,上游红旗水库出现险情,正在加大泄洪量!值班员的声音带着惊慌,预计明天上午洪峰将到达林城,水位可能超过警戒线一米!
李为民瞬间清醒: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通知所有抢险队伍就位!
指挥部里顿时灯火通明。李为民沉着指挥,一道道指令迅速下达:
命令平川县立即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
通知青川县所有堤防责任人员立即上岗!
调集赵瑞龙公司的冲锋舟待命!
请求岩台县抢险队伍支援!
凌晨三点,李为民冒着大雨来到最危险的平川县堤段。这里水位上涨迅速,浪头不断拍打着堤岸。
老人家,这里危险,请立即转移!李为民亲自劝说一位不愿离开的老渔民。
我在这江边住了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老渔民固执地说。
李为民耐心解释:这次不一样,上游水库正在泄洪,水位还会继续上涨。
就在这时,一个浪头打来,浑浊的江水漫过堤岸。老渔民这才意识到危险,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迅速转移。
清晨六点,洪峰如期而至。水位迅速上涨,很快就超过了警戒线。李为民站在堤防上,通过无线电指挥全局。
报告市长,三号堤段出现管涌!
立即调集抢险队处置!必要时启动第二套预案!
在抢险队员的努力下,管涌被成功控制。但水位仍在上涨,形势依然严峻。
上午九点,祁同伟带领岩台抢险队伍赶到。看着满身泥水的祁同伟,李为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来得正好!
学长,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水下探测设备。祁同伟说,可以及时发现堤防下方的隐患。
这支生力军的到来,极大增强了抢险力量。在先进设备的辅助下,又发现了几处潜在隐患,都被及时排除。
中午时分,水位开始缓慢下降。当确认洪峰安全通过后,指挥部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我们成功了!有人激动地大喊。
李为民却没有放松警惕:继续加强巡查,防止退水期出现险情。
直到傍晚,确认所有险情都已排除,李为民才松了口气。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连续工作了二十多个小时。
回到指挥部,赵立春的电话打了过来:为民,听说林城成功应对了第一次洪峰?省委省政府对你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谢谢省长,这只是第一次考验。李为民保持着清醒,更大的挑战可能还在后面。
挂了电话,李为民立即组织召开总结会。他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着重分析了这次应对中暴露出的问题。
群众转移还不够迅速,应急通信在极端情况下仍然不稳定,部分抢险队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提高......他一连指出了十几个需要改进的方面。
会后,祁同伟找到李为民:学长,经过这次实战检验,我觉得我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
你说得对。李为民神色凝重,这还只是第一次洪峰。根据气象预测,主汛期还没真正到来。
夜深人静,李为民独自在指挥部研究气象云图。看着屏幕上不断生成的降雨预报,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更大的考验,就要来了。他轻声自语,目光中透着坚定,但是,我们一定会守住这座城,守住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
窗外,雨又开始下了。而李为民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