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初春,北方的寒意尚未完全消散,但空气中已经能嗅到冰雪消融后泥土的清新气息。一纸来自中组部的任命文件,在汉东省和林城市引起了广泛关注:李为民同志任汉东省林城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林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
这份任命在汉东政坛引发了各种猜测。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位新任市长候选人年仅三十来岁,是汉东大学的高材生,曾在岩台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政绩,又在省政研室展现了出色的战略眼光。只有极少数人,如赵立春、祁同伟等,才知道这位年轻干部背后更深层的分量。
在正式赴任前,省委组织部按照程序,安排了一次重要的任职谈话。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与李为民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
为民同志,省委决定推荐你到林城工作,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副部长神色严肃,林城的情况比较复杂,国有大厂多,历史包袱重,改革任务艰巨。希望你去了之后,既要大胆推进改革,又要确保社会稳定。
李为民认真聆听,沉稳应答: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团结班子同志,在林城市委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工作。
三天后,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支由三辆车组成的车队驶离汉东省委大院。带队的是省委组织部一位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李为民乘坐其中一辆车,一同前往林城赴任。这是组织程序的必要环节,体现了省委对这次人事调整的重视。
车队抵达林城市委大院时,雨势稍歇。市委大楼前,林城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已在等候。简单的寒暄后,一行人直接来到市委会议室,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会议由林城市委书记陈山川主持。这位在林城工作多年的老书记,面带微笑,语气平和: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省委组织部王部长一行莅临林城指导工作。
掌声过后,省委组织部的王部长宣读了省委的任免决定。会场里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干部都在悄悄打量着这位新任的年轻代市长。
省委认为,李为民同志政治坚定,思路开阔,经历多岗位锻炼,特别是在县域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是林城市市长的合适人选。王部长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轮到李为民发言时,他站起身,向全场微微鞠躬,然后才开始讲话。他的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衷心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林城是工业重镇,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作为新兵,我将尽快转变角色,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学习请教,在林城市委领导下,与班子成员和全市干部群众一道,恪尽职守,勤勉工作……
他的发言简短务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在座的一些老同志暗暗点头。
会后,按照惯例,市委市政府为省委组织部领导举行了简单的工作餐。李为民陪同在侧,举止得体,既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又不失礼节。
送走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后,李为民正式开始了在林城的工作。他没有急着听取各部门汇报,而是先请市委办公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市情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他第一次与林城结缘。数年前,他在金山镇任职期间,就曾被借调到林城市发改委工作过半年。那时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年轻干部,整天泡在项目现场和企业的车间里,对林城的产业布局和国企状况有着切身的了解。
第二天一早,细雨再次降临。李为民对秘书说:今天安排去林城钢铁集团调研。
这让秘书有些意外:李市长,要不要先通知林钢方面准备一下?
不用特别准备,李为民摆摆手,我们就去看看真实情况。
更让秘书惊讶的是,李为民对通往林钢的道路十分熟悉,甚至能指出一些小路捷径。到了林钢厂区,他没有直接去办公楼,而是让车子停在厂区外围,步行走进车间。
在轧钢车间,震耳欲聋的机器声中,李为民很自然地与当班的老师傅交谈起来。
老师傅,现在生产情况怎么样?
老师傅打量着这个穿着朴素的年轻人:你是新来的技术员?
算是吧,李为民笑了笑,来学习的。
唉,现在不比以前喽。老师傅叹了口气,订单少了,工资都发不全。好多老伙计都下岗了。
李为民认真地听着,不时询问一些技术细节。让老师傅惊讶的是,这个年轻人对钢铁生产的流程相当熟悉,提出的问题都很在行。
从车间出来,他们又去了职工宿舍区。在一栋老旧的筒子楼里,李为民走访了几户困难职工家庭。在一户人家里,女主人正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
钢厂半年没发全工资了,孩子下学期的学费还没着落。她红着眼圈说。
李为民默默记下了这户人家的具体情况。临走时,他悄悄在桌上留下了一些钱。
一天的调研结束,回到市政府时已是傍晚。李为民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雨幕中林城的夜景,心情沉重。这座他曾经工作过的城市,面临着比他想象中更严峻的挑战。
当晚,他在工作笔记上写道:林城问题核心:一是传统产业转型艰难,二是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不畅,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当务之急: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
与此同时,在林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关于这位新任代市长的各种议论也在悄然流传。
新来的李市长挺特别,来了就往基层跑。
听说他以前在咱们林城工作过?
真的假的?没听说过啊……
而在岩台县,祁同伟得知李为民已经正式赴任,立即打来了电话:学长,听说您已经到林城了?有什么需要我这边配合的,您尽管吩咐。
同伟,你把岩台的工作抓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李为民在电话里说,林城的情况比想象中复杂,需要循序渐进。
挂断电话后,李为民继续研究着林钢集团的报表。窗外,春雨依旧绵绵不绝,仿佛要洗净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历史尘埃。他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考验才刚刚开始。但有了当年在林城工作的经历,加上在基层历练出的韧劲,他有信心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踏出一条改革发展的新路。
潜龙再入渊,风雨试真金。林城这篇大文章,正等待着这位特殊的老新人挥毫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