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两年时间在金山镇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悄然流逝。
昔日那个贫穷闭塞的山镇,如今已彻底改头换面。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取代了泥泞土路,如同动脉般将镇区与各个村庄紧密连接;中药材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金山药材”的品牌在周边几个省市都打响了名号,吸引了更多药企前来建立稳定的采购关系;农机制造厂成功转型,不仅原有的烘干设备系列持续优化,还研发出了适合山区使用的小型耕作机,产品行销省内外;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初步开发的基础设施,乡村旅游也开始起步,几家颇具特色的“农家乐”和民宿在节假日往往一房难求。镇上的财政收入翻了几番,中心小学和卫生院都进行了重建或扩建,百姓的脸上洋溢着安居乐业的满足感。
李为民和祁同伟这对搭档,用两年的汗水和智慧,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也正是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汉东省的政坛迎来了新一轮的人事更迭。
省委书记刘焕章因年龄原因,功成身退,调任全国人大。在离任前,他主导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鉴于李为民在金山镇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展现出的非凡能力,经组织慎重考察和破格提拔,任命李为民为岩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这份任命,既是对他过去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寄予的厚望。
祁同伟顺理成章地接任金山镇党委书记,独当一面,继续守护和开拓他们共同奋斗的这片热土。临别前,李为民与祁同伟在镇政府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里长谈至深夜。
“同伟,金山镇就交给你了。”李为民看着眼前愈发沉稳干练的学弟,语重心长,“记住,守住初心,戒骄戒躁,既要大胆开拓,也要如履薄冰。遇到难处,随时联系我。”
“学长,你放心!”祁同伟目光坚定,“我一定守住咱们打下的基业,把金山镇建设得更好!你在县里,也要多保重!”
与此同时,赵立春经过多方运作和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晋升为汉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正式进入了省权力的核心圈,志得意满。
在汉东省城,侯亮平与钟小艾举行了婚礼。侯亮平凭借自己的能力以及钟家一定的资源倾斜,在省检察院也站稳了脚跟,前途看好。他与钟小艾的结合,在很多人看来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只是在某些私下的场合,侯亮平偶尔提及李为民和祁同伟时,语气中依旧带着一丝难以完全释怀的优越感和不解。
陈海则在汉东省检察院凭借踏实肯干和出色的业务能力,晋升为正科级干部,他依旧保持着那份难得的憨厚与正直,默默关注着两位兄长的动态,为他们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感到高兴。
林城市的郑副市长,因其锐意改革和突出的经济工作能力,得到省委认可,成功当选为林城市人民政府市长,权力和舞台更为广阔。他对李为民的欣赏与支持一如既往。
而在汉东大学政法系任教、以学识渊博和思辨能力强着称的高育良教授,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在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群峰的力荐下,他离开象牙塔,出任吕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这位学者型官员的加入,为汉东的政坛带来了新的变数。
星移斗转,各方人物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了新的位置,开启了新的征程。
李为民赴任岩台县常务副县长,他没有举行任何迎来送往的仪式,低调而迅速地进入了新的角色。相比于镇长,常务副县长的职责范围更广,分管的领域更多,需要协调的关系也更复杂。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如何将金山镇的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复制,同时又要避免“水土不服”,并处理好与其他乡镇、部门以及各位县委常委之间的关系。
新的舞台,新的挑战,已然拉开序幕。李为民站在县政府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这座比金山镇繁华许多的县城,目光平静而深邃。他知道,从治理一镇到协管一县,责任更大,考验也更严峻。但他心中充满了信心,在金山镇积累的经验、锤炼的意志、开拓的视野,以及那份深藏心底、源自最高处的期许,都将成为他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潜龙已出浅滩,正欲遨游更广阔的江海。属于李为民的县区时代,正式来临。而他与祁同伟,这对命运紧密相连的战友,也将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他们的故事,远未结束。汉东的政坛风云,也因这些新生力量的崛起与交织,而变得更加波谲云诡,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