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星的“规范化管理”虽然给团队带来了不少啼笑皆非的插曲,但也并非全无益处。至少,在他那严谨到近乎苛刻的要求下,团队搜集到的所有信息,无论是来自龙宫的古籍、观星塔的记载、胡三娘的小道消息,还是巡天司提供的官方资料,都被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整理归档,甚至由司文星亲手制作了详细的交叉引用索引。
在距离无尽海渊入口稳定窗口期仅剩十天的这个夜晚,观星雅舍内灯火通明。团队核心成员围坐在中央的玉案周围,玉案上方悬浮着数幅由灵力构筑的光幕,分别显示着来自不同渠道的情报摘要。司文星坐在稍远一些的位置,他的玉板正飞速记录着讨论过程,那只机械鹦鹉则安静地停在他的肩头,似乎连它都被眼下严肃的氛围所感染,暂时停止了“一切符合规定”的循环播放。
“各位,这是我们目前掌握的,关于无尽海渊,特别是其入口路径‘深渊之喉’的所有信息。”苏岩神色凝重,手指轻点,将来自巡天司的官方路线图放大,“根据巡天司提供的情报,‘深渊之喉’被标记为‘深红色’,即‘极度危险,非必要禁止通行’区域。他们推荐的是一条相对迂回,但被标注为‘黄色’(中度危险)的路径,称为‘星尘遗廊’。”
光幕上,那条被标记为“星尘遗廊”的路径蜿蜒曲折,绕开了大片标注着危险符号的区域,最终连接到无尽海渊的外围。
“但是,”云笈清冷的声音响起,她指尖弹出一道灵光,激活了另一幅光幕,上面显示的是胡三娘当初透露的信息以及团队在星辰广场打探到的零碎消息,“根据胡掌柜提供的线索,以及我们自行查证,那些身带‘晦气’星味的寂灭星官成员,明确在打探前往‘深渊之喉’的近路。他们似乎认定,或者掌握了某种方法,能够通过这条最危险的路径。”
墨痕抱着他那已经升级完毕、表面流淌着淡淡金黑两色光泽的“海毛虫”机关,插话道:“这不合理啊。寂灭星官那帮人虽然疯狂,但绝不是傻子。如果他们选择‘深渊之喉’,要么是那条路有我们不知道的‘捷径’或者‘好处’,要么就是巡天司推荐的‘星尘遗廊’本身有问题。”
白芷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龙宫古籍中关于无尽海渊的记载:“龙宫秘藏之中,对‘深渊之喉’亦有提及,称之为‘归墟之息直接喷薄之地,规则扭曲最为剧烈’,危险毋庸置疑。然,其内亦提及,上古之时,或有窥天氏余脉,凭借特殊法门或器物,曾借此路往返。或许,寂灭星官手中,掌握着类似的关键之物。”
苏岩点了点头,又调出了观星塔中查阅到的星象学记载:“观星塔的古老星籍将无尽海渊核心区描述为‘归墟之眼’,是一切物质与能量的终极归宿之地,其引力与规则扭曲足以撕裂金仙。但关于核心区周边的具体环境,尤其是‘深渊之喉’与‘星尘遗廊’的对比,记载甚少,语焉不详。”
这时,司文星推了推眼镜,适时地插入,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客观:“根据《巡天司情报披露权限管理规定》第四章,向编外观察员提供的情报,需经过安全审核,剔除可能引发恐慌、泄露军事机密或诱导执行高风险非授权任务的内容。‘星尘遗廊’路径经过巡天司多次勘测,风险相对可控。而‘深渊之喉’路径,近三百年来,巡天司共计派出七支精锐侦查小队,无一返还,生还率为零。因此,将其标记为‘禁止通行’,符合风险评估逻辑。”
他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完全是基于数据和规章的客观判断。
然而,苏岩却敏锐地抓住了他话语中的一个细节:“司文道友,你刚才提到,‘深渊之喉’路径,巡天司在三百年前曾多次派出侦查小队?”
司文星看了一眼玉板上的记录,确认道:“是的。准确来说,是自星历九万七千四百二十一年至九万七千四百五十年间,平均每一年半派遣一支小队,均由经验丰富的星将带队。最后一次任务失败后,该路径被永久标记为最高禁区,再无官方探索记录。”
“三百年……七支小队……”苏岩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如此高频度的探索,仅仅是为了测绘一条已知的‘绝路’?而且在连续七次全军覆没后,就彻底放弃,再无任何后续调查?这不符合巡天司行事风格。”
李天鸣将军给人的印象是果决而坚韧,为了应对“寂灭星官”和无尽海渊的威胁,不惜与来历不明的他们合作。如此一个机构,会对一条明显隐藏着重大秘密,甚至可能被敌人利用的路径,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便轻易放弃,不再投入任何资源?
云笈也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协调,她清冷的目光看向司文星:“司文道友,关于这七支小队的具体任务目标,以及他们在‘深渊之喉’内可能遭遇了什么,巡天司内部是否有更详细的、未对我们开放的评估报告?比如,他们是否发现了什么,才导致后续的彻底封禁?”
司文星面无表情地回答:“云笈观察员,关于历史任务的详细卷宗,属于‘机密级’信息,已超出各位当前权限。下官无法提供更多细节。”他的回答滴水不漏,完全遵循条例。
但正是这种“符合规定”的隐瞒,反而加深了苏岩的怀疑。巡天司似乎在刻意掩盖关于“深渊之喉”的某些真相。他们害怕什么?是那条路径上存在着连他们都无法应对的恐怖?还是说,那里隐藏着某种他们不希望任何人,包括合作者,知晓的秘密?
“还有无尽海渊的核心区,”墨痕指着巡天司提供的情报中,关于核心区那大片模糊的、仅标注着“规则混乱,能量湮灭,禁止靠近”的区域,“这里的资料也太简略了,简直像是故意涂黑了一样。相比之下,龙宫古籍和观星塔的零星记载,虽然也强调其危险,但至少提到了‘古神封印’、‘归墟核心’等概念。巡天司作为官方机构,常年监察此地,不可能对核心区一无所知,但他们提供的情报,却刻意回避了关键信息。”
团队陷入了沉默。光幕上不同来源的情报相互交织,却又在某些关键节点上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或缺失。巡天司看似大方地提供了大量“公开”情报,但在最核心的危险区域和路径选择上,却设置了信息壁垒,甚至可能存在误导。
阿土虽然听不太懂那些复杂的分析,但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她小声说:“是不是那个将军叔叔不相信我们,所以不告诉我们真的呀?”
苏岩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伙伴们:“阿土说的,未必没有道理。信任是相互的,我们有所保留,巡天司亦然。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将所有人的安危,完全寄托在一个对我们并非完全敞开的合作伙伴身上。”
他指向光幕上那条被巡天司标记为“禁止通行”的猩红路径——“深渊之喉”。
“寂灭星官选择了这里,必然有其缘由。巡天司对此讳莫如深,甚至可能试图引导我们避开这里,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苏岩的声音变得坚定,“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明面上,我们可以按照巡天司的计划,优先探索‘星尘遗廊’。但暗地里,我们需要搜集一切关于‘深渊之喉’的可能信息,并做好在必要时,强行探索这条绝路的准备!”
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但也可能是打破僵局、掌握主动的关键。完全依赖巡天司,可能会被引入歧途,或者永远触及不到事件的核心。
云笈沉吟片刻,道:“可行。但需极度谨慎。‘深渊之喉’之险,绝非虚言。需寻找更多关于其内部环境及可能存在的‘生路’线索。”
白芷亦道:“我佛慈悲,亦降魔卫道。若此路为阻遏浩劫之关键,纵险亦需一行。然,需谋定而后动。”
墨痕拍了拍身边的“海毛虫”机关,咧嘴一笑:“放心吧老大,我的小家伙们已经准备好了,正好需要个够分量的地方试试刀!”
司文星默默地将团队的最终决策记录在案:“团队决议:不完全采纳巡天司推荐路径,保留自行探索‘深渊之喉’选项。风险评估:极高。建议:加强风险管控及应急预案。”他并没有出言反对,因为条例只要求他记录和报告,并未赋予他否决观察员团队决策的权力。
交叉验证的结果,并非得到了清晰的答案,而是揭示了更深层的水下冰山。信任的裂痕已然出现,前方的道路也因此变得更加迷雾重重,但也更加清晰地指向了那最危险、却也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方向——深渊之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