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寒意刺骨,白青青裹紧身上的秦绣棉衣,她指尖不自觉摩挲着衣襟上的纹路。浓郁的石榴红缎面底色,犹如晚霞凝固,缠枝莲纹以金线盘绣勾勒轮廓,饱满的花瓣,用孔雀蓝,赭石色丝线层层晕染,针脚起落间藏着“掺针”技法的精妙,远看时花叶,仿佛在衣料上微微动。
肩头处采用“纳纱绣”绣出并蒂莲牡丹,细密的网格中,绽放的花蕊缀着珍珠,在昏暗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袖口与衣襟边缘,以盘金绣滚边,传统的万字纹绵延不绝,既承袭了秦绣“图必有意,纹必吉祥”的寓意,又在大开大合得图案布局里透出关中绣品,独有的粗旷大气,将原本厚重的棉衣,衬得贵气非凡,每一针每一线,都似在诉说着千年刺绣工艺精湛。
天刚蒙蒙亮,厨房里飘着淡淡的烟火气,白悠悠站在站台边,手里拿着木勺搅动着锅里的小米粥,“咕嘟咕嘟”冒着金色泡泡,香气混着柴火的焦香味,在厨房里蔓延开来。
忽然白青青半个身子前倾,脑袋几乎钻进灶洞里,白悠悠吓的手里木勺差点掉进锅里,她扯着嗓子大喊道:“青青妹妹,你离灶洞远点,头发丝挨着火星子,“噗”地一下子,就烧着了。”
白悠悠心急如焚的呼喊声,还悬在半空,右手无意识的往滚烫的锅沿一扶,“啊”一声,尖锐的疼痛瞬间刺破厨房的空气,她条件反射般,猛然抽回手,原本白皙的右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红痕,表面虽未鼓起水泡,却被灼烧的火辣辣的疼,指尖还残留着那股灼热的温度。
白青青听见惊呼声,她赶紧缩回脑袋,目光落在白悠悠通红的右手掌心,她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灶台边,声音里带着哭腔说道:“悠悠姐,你没事吧,你赶紧用冷水泡泡,就不那么疼了。”
白悠悠迅速将右手猛地浸入冷水中,刺骨的冷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灼热的刺痛逐渐消失,她强忍着残留的丝丝痛意,嘴角扯出一抹勉强的笑意,她强忍着说道:“青青妹妹,我没事,你才早要小心,你离灶洞远点,别烧了头发。”
白青青扬起小脸, 水汪汪的大眼睛盛满懊恼与坚定,她攥紧白悠悠没有受伤的左手,声音软糯又十足陈恳的说道:“悠悠姐,我知道了,我下次不会了。”
白青青惦记着灶洞里的烤红薯,她胳膊太短,小手伸进去摸了好一会儿,连红薯都没有拿到,她使劲往灶洞里看,凑近才能看得清楚些,结果一个不留神,白青青整的脑袋都探进灶洞里去了。
天气越来越冷,白青青裹着被子缩成一团,懒得从被窝里钻出来,哪怕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裹着棉袄,就算是这样,她仍旧觉得寒意从脚底板往上爬。
白青青非常怕冷,她慢吞吞挪到厨房,往灶洞里添了些柴,火苗“噼里啪啦”响起来,暖意裹着松木香扑在脸上。白青青把灶洞里的红薯拿出来,她的馋虫立刻被勾了起来,红薯烤的流蜜,裂开小口,金黄色的糖稀滋滋冒泡,咬一口又甜又软,连手指上沾的糖汁,都要舔得干干净净。
在现代,街头巷尾都飘来烤红薯的香味,对于鼻子灵敏的白青青来说,像是有无形的丝线牵引着,只要空气中散发着那股焦香混着糖甜的味道,白青青就会精准的找到烤红薯摊,她用最快的速度赶过去。
在白青青心里,烤红薯堪称“粗粮中的战斗机”,焦脆外皮,裂开的缝隙,裹着内里金黄色的红薯,捧在手里暖烘烘,一口咬下绵密香甜的红薯。
每次路过烤红薯摊,白青青都会忍不住停下,看着铁桶里翻滚的炭火,照映着红薯,当摊主递过来烫手的烤红薯,白青青心满意足地边吃,边回味着烤红薯的独特香味。
自从穿越到古代后,白青青第一次烤红薯,这下太好了,她直接被这香甜软糯的味道,给“征服”了。柴火烤出来的红薯,比现代街头卖的烤红薯,更香更甜。
从此以后,白清清彻底喜欢上吃烤红薯,要是两三天没有吃,她就浑身不舒服。
为了能随时吃饭烤红薯,白青青专门在 qq 农场内的田地里种红薯。明知一时半会儿,不能成熟,但是白青青每天都要进入 qq 农场看看,盼着红薯快快长大,她心里盘算着,等到收获红薯时,全家人都能美美吃上一顿。
白悠悠劝说道:“青青妹妹,你要是闲的无聊,就把刺绣拿过来,坐在这儿一边烤火,一边绣,你身子也能暖和,手上也不闲着,时间还能过的快些。”
白悠悠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欣慰的笑意,二妹白月月自从上次绣的帕子,荷包,赚到银子,她就像是着了魔一般,整日沉迷在刺绣中。
白月月一直在穿针引线,连吃饭都要白悠悠送到屋里,夜半时分,二房屋子里的油灯还亮着,窗棂上总是映着白月月刺绣的身影,她那一股子痴迷劲,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绣帕子,荷包。
如今白月月绣工愈发精湛,针法 细腻,犹如流云,花样在她手下栩栩如生。白悠悠作为大姐,看着二妹从初学时的笨拙,到如今的娴熟,她很是很欣慰,也为她高兴。
犹记得白月月手里攥着铜板,眼睛亮晶晶地说要存起来,她那副认真,又开心的模样,在白悠悠的脑海里刻下深深印记,每每想起来,她心头涌起一阵阵暖意。
白青青赶紧摆摆手,干脆拒绝道:“算了,悠悠姐,刺绣也不用天天绣,天寒地冻,我的小手都冻僵了,拿针都不利索。”
寒风直往骨头里钻,厨房里灶洞里的火焰,都驱散不了彻骨的寒意。白青青缩在棉袄里,她对着刺绣直犯愁,冻的双手都不灵活,捏不住针,绣线也缠成一团疙瘩,半天也绣不出半朵,像样的花样。
虽说刺绣的时间,被寒冷偷走大半,但白青青不敢真撂下针线。一想到师傅板着脸训人的模样,白青青就不敢偷懒,她时不时拿出绣品哆哆嗦嗦的绣上几针,生怕师傅发现她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