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刘启铭觉得肚皮撑的滚圆,难受不已。色泽诱人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还有香气四溢的黄焖鸡,鲜嫩多汁。他一时没忍住,吃了不少。此刻,刘启铭懊恼自己贪嘴,肚子撑的好似炸开一般,连弯腰都有些困难。
刘启铭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露出一丝略带尴尬的笑容,他心里暗自思忖着,自己都已经三十岁,竟然如此贪吃,这实在有些难为情,他诚恳地说道:“伯父,真是不好意思,伯母做的饭菜,实在是太好吃了,我一下子没忍住,就吃多了。您看看我这吃撑的样子,真是太不应该啦!”
就在这时,白青青注意到刘启铭吃撑的模样,她急忙从厨房里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来。在农村通常都是用瓷碗来装茶。白青青心里不禁暗暗嘀咕,这位刘叔叔都已经三十岁,平日里看着挺成熟稳重的,没想到刚才吃肉的时候,那架势简直就是风卷残云一样,真是让人有些意外。
白青青走到刘启铭面前,将那碗茶递给他,她自豪地说道:“刘叔叔,看您吃得这么香,这下总该相信。我们家的酱油很好,您快喝点茶,这样肚子会舒服一些。”
刘启铭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如春风拂面般的笑容。他缓缓伸出双手,接过白青青递过来的瓷碗,仿佛承载着,白青青满满的心意。
刘启铭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动,他轻声说道:“青青,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哪里只是一碗茶,就算是一碗药,冲着青青的一片心意,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喝下去。”
白青青的心中充满关怀和善意,她绝对不会伤害他,这碗看似普通的茶,实际上是白家代代相传的土方子。这个土方子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有效地帮助消化。正因如此,白家人才放心地让白青青,将这碗茶端给刘启铭,希望能帮助他缓解胃部的不适。
白青青的脸上绽放出得意洋洋的笑容,她的眼睛闪闪发光,充满了自豪,她挺起胸膛,骄傲地说道:“刘叔叔,我家的酱油很好。”
刘启铭看着白青青那天真可爱的面庞,心中那一丝算计的念头,在瞬间烟消云散。他被白青青的纯真所打动,毫不掩饰地说道:“青青啊,你家的酱油确实非常好,用它做出来的菜肴,味道更是提升一大截。”
说话间,刘启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然后轻轻地颔首示意,表示对白家酱油的认可。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白家其他人所在的方向,实际上却别有深意。
这一举动并非偶然,刘启铭心里很清楚,他说的这番话,不仅是说给懵懂的白青青听,更是说给白家的其他人听。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白家的人都能明白,他对这瓶酱油的高度评价。
听到刘启铭的夸赞时,白靖渊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眼角的皱纹,因喜悦而更加明显,仿佛每一条皱纹,都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欢喜。
白家的酱油能够得到大人物认可,对于白靖渊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他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这是白家的一大荣耀。
站在一旁的周华,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她深知白家的规矩,平日里在白家,她可以说是说一不二,作威作福。然而,一旦面对外人,她那股子威风劲儿,就会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像这种和外人打交道、拿主意的事,向来都是由白家的男子出面处理。周华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她的目光却时不时地在众人之间流转,似乎在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
白青青看着爷爷和爹爹只顾着开心,完全没有提到酱油合作的事,心中不禁有些焦急。她偷偷地用手肘碰碰身旁的二哥,迅速地朝着白瑜使个眼色,仿佛在说:“快点想法子呀!”
白瑜本来并不想多嘴,毕竟家里的大事,都是由爷爷和爹爹做主,自己年纪还小,贸然开口,恐怕不太合适。当他看到妹妹急切的眼神时,心中的犹豫瞬间被打消。
白瑜稍稍迟疑了一下,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他谦逊的问道:“爹爹,您打算跟刘叔叔谈一谈酱油合作的事吗?”
听闻白瑜的话后,刘启铭的眼皮微微一动,这一细微的变化,几乎难以被察觉,他的内心,却并非像表面那样平静。他暗自思忖着,这合作与卖秘方之间的差异,简直是天壤之别。他对白家的印象,还停留在乡野人家的层面上,现在看来,白家远比他想象的要精明得多。
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建立起一种细水长流的生意往来。这种关系相较于一锤子买卖的卖秘方,无疑要更加长远和稳定。刘启铭不禁对白家多几分刮目相看,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似平凡的农家人。
白靖渊脸上挂着略带生硬的笑容,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一些。尽管他极力掩饰,一丝颤抖从他声音中流露出来,他赶紧开口说道:“刘启铭,我们希望能够与你们合作,将我们的酱油,卖到到整个安槐国。”
一旁白青青见刘启铭一直沉默不语,心中愈发忐忑不安。她像是下定决心一般,急忙插话道:“刘叔叔,您知道吗?我们家的酱油,不仅可以存放好几年。都不会有任何问题,还会越放越香呢!”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古代,大家经常饿肚子,吃食不好保存。要找个能放好久不坏的吃食,那可太难了。在这种情况下,酱油居然能放好几年,味道一直都不变,一点儿都不坏。
酱油简直是大宝贝,这酱油都能让菜肴的味道,更加色香味俱全,让味道能提升一大截,也难怪大家都对酱油做的菜肴,让人垂涎欲滴,让大家都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