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他做傻事吧!”
“现在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徐达看着这些孩子长大,不愿朱樉背上弑父杀兄的罪名,立即对朱元璋说道:“不如请韩国公与刘伯温来一趟,一起商议对策,这事也不是不能解决。”
“有主意!”
朱元璋眼神一亮。李先生与刘夫子曾是他打天下最重要的谋士,若他们愿意出面,这件事或许能妥善化解。
“快去请刘夫子和李先生。”
“让他们立刻来奉天殿。”
“就说这是陛下的命令。”
邓愈也不顾身份,那可是他的女婿。朱元璋不疼,他这个做岳父的却疼得紧。
“你这人!”
“那是我儿子!”
“你比我更像皇帝!”
朱元璋并未生气,反而笑着对邓愈说:“你多久没这么紧张过了?从你两辽王眼中看到焦急,我还真觉得这事儿不算太糟。”
“哈哈哈!”
几位老将也笑出声来!
奉天殿中压抑的气氛,
也随之轻松了许多。
大明宫内。
“啪!”
一声拍案响起。
“你知道今天奉天殿中有多少文臣武将?”
“你知道你这一番话会引发多大的风波?”
“你让母亲如何自处!”
“你让父亲如何面对群臣!”
“你让皇族如何维系威信!”
“你让大明如何维持法度!”
“你维护弟弟,孤不怪你。”
“可他犯了什么罪?”
“密谋造反!”
“意图杀害兄长!”
“私养宦官!”
“搅得皇城不得安宁!”
“你还要为他说话?”
“老三啊。”
“孤倒是更喜欢你以前那种明哲保身的模样。”
“至少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朱标猛地一巴掌甩在朱樉脸上,打得他脸颊红肿,随即怒不可遏地说道:“楚王朱桢、吴王朱榑就算能活命,也不能再以大明藩王身份存在,发配南疆,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嗯!”
“大明不能再承受一次动荡!”
“南疆战事尚未平定,若两位藩王生出异心!”
“这好不容易换来的太平盛世!”
“又不知会惹出多少心怀不轨之人!”
“你要明白!”
“平定叛乱易,守护天下难!”
“在这大明江山之上,本宫绝不会退让半步!”
“我们要保的不仅是父皇一生的基业!”
“更是天下百姓的安宁日子!”
“若有人胆敢破坏这份安宁!”
“本宫必挥军征讨!”
“重铸大明根基!”
朱标话语之中杀气四溢,这位被世人称作仁厚的太子,绝非表面那般软弱。
一旦朱标执掌兵权,整个天下都将为之震动!
他是朱元璋亲手培养的储君!
其深沉与手段,远非寻常人所能揣测!
世人常说!
权势最盛者是朱标与他的兄弟!
其实不然。
真正权势滔天者,乃是太子朱标!
“大哥!”
“二哥!”
“他们本就是庶出!”
“凭父皇的性子,这件事已经闯下大祸!”
“父皇绝不会轻易放过老七和老八!”
“就算我背负恶名!”
“有两位兄长庇护!”
“性命无忧!”
“可他们不同!”
“除了我,再无人护他们周全。”
朱樉眼中闪过一丝黯然,曾经最疼爱的楚王朱桢和吴王朱榑竟想取他性命,这怎能不令人寒心?可要他亲手处决两位亲弟,他又如何下得了手?
“你还当这是孩童嬉戏?”
“你还以为这天下是你一句话就能摆平的地方?”
“你大错特错!”
“他们犯下重罪!”
“但你要信我们!”
“哪怕是父皇,又能如何!”
“本宫要保他们性命!”
“那就死不了!”
朱标话语掷地有声,不容置疑。当年宋濂在奉天殿顶撞朱元璋,险些被处死,还是朱标开口,才保住性命。
那尚且只是一个外臣!
如今楚王与吴王,终究是皇室血脉!
即便不能再留京师!
性命却无须担忧。
再有兄弟几人暗中周旋。
让他们安度余生,仍有可能。
但如今!
所有谋划化为泡影!
只因这个愚蠢的弟弟!
“父皇已许久不理朝政!”
“大哥掌管朝政!”
“我主理军国大事!”
“凭我手中掌握的权势,若还保不住老七与老八!”
“那你就算赔上性命也无济于事!”
“父皇的怒火也不会就此平息!”
朱栿冷冷地盯着面前的老三,心中只觉此人愚钝不堪,在大是大非面前竟如此矫饰,如此品性,怎能统领诸王!
“先考虑此事可能引发的后果。”
“老三犯错一事,朝廷上下皆知。”
“其中不乏多嘴之人。”
“估计用不了多久便会传得满城风雨。”
“必须尽快压住此事!”
“再着手处理老三的问题。”
“我总不能看着这个糊涂弟弟自寻死路!”
朱标一脚将朱樉踹倒在地,眼神中充满失望,随即对身旁的贴身太监李恒下令:“传旨,朝廷有‘八议’之制,秦王之罪暂缓处置。今日早朝所议之事,若有人泄露一字,定斩不饶!”
“遵旨!”
李恒恭敬地领命,随即退出了大明宫。
“你这般强硬行事。”
“恐怕会引发朝臣不满。”
“这与你往日的作风并不相符。”
朱 涛轻轻摇头,继而对朱标说道:“不如以我的名义下令,替你维持名声。我本就向来强势,替弟弟遮掩这种事,由我来做最为合适。”
“不必!”
“本宫以往太过宽容!”
“反倒让他们忘了我也是太祖之子!”
“谁敢在老三的事情上再多言一句!”
“杀无赦!”
朱标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说完便大步走出大明宫,来到门前,冷声下令:“将秦王朱樉拖出去,责打五十军杖,省得他口无遮拦!”
“遵命!”
门前的侍卫虽惶恐不已,却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命令。五十军杖,那可是要人命的惩罚,秦王这副身子,如何承受得起?
“别听老大乱命!”
“打三十军杖即可!”
“五十?那还不如直接要了老三的命!”
朱涛深知老三的体质,那身子骨本就羸弱,远不如老五结实,娇贵得很。五十军棍,恐怕真会要命。可也不能轻易放过,那就打三十,以示惩戒!
“遵命!”
侍卫们这才松了口气。只要不是五十,最多被打个重伤,还不至于送命。
否则的话,
秦王若有三长两短,他们这些侍卫也难逃一死!
“你就一味护着他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吧!”
“迟早会惹出滔天大祸!”
站在门口的朱标再次冷冷地看了朱樉一眼,语气不善地对朱涛说道:“随我回太子东宫,立刻命锦衣卫将楚王与吴王带来。今日若不给他们一点教训,我这个大哥就白当了!”
太子朱标此刻怒火中烧!
语气之中,
早已不见往日的温和与忍让!
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尽快把这件事压下去!
否则!
他们家三弟的性命!
恐怕就要真的交代在午门外了!
“谢谢大哥!”
“谢谢二哥!”
朱樉此时早已泪流满面,要不是两位兄长出面护着他,他现在恐怕已经丢了性命,哪还能只是承受三十军杖?不过他确实该打,从小到大,就他和五弟最让人操心。
“五十军杖就五十军杖!”
“我三哥身子弱!”
“我替他受罚!”
“这是孝义!”
“也合公道!”
“理当如此!”
朱棣赤着上身站在大明宫门口,手里捧着一根军杖,咧嘴看向殿内的三哥朱樉说道:“反正我挨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就由我来替三哥受罚,三哥安心养几天,这事就过去了,以后不能再这么冲动行事了!”
朱樉这整件事中最不该的!
就是让整个大明皇室难堪!
但皇室中最核心的几位兄弟!
心里想的却都是怎么保住老三朱樉!
“大哥二哥放心!”
“即便马上就要出征!”
“朱棣照样能上马杀敌!”
“为我大明立下不朽功业!”
朱棣又看向大哥和二哥,语气坚定有力。
奉天殿后殿。
“臣李善长。”
“臣刘伯温。”
“参见陛下!”
“陛下万安!”
李善长面色如常,刘伯温却略显虚弱,看样子是旧病未愈,但仍恭敬行礼。
“免礼。”
“伯温。”
“善长。”
“秦王的事,你们听说了吧?”
“我叫你们来,是想商量下,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朱元璋急切地看向李善长与刘伯温,似乎只有他们能给出妥善的应对之策。
“回陛下。”
“老臣以为,无需多虑。”
“太子殿下想必已经有所安排。”
“请陛下安心。”
“此事已得到控制,不会外传。”
李善长轻轻抚了抚胡须,微笑着说道:“太子向来谋略出众,果断行事,已经下诏压下了秦王之事,相信朝中大臣都会给太子一个面子。这是太子第一次力保亲王,若连这点面子都不给,以后还想在奉天殿立足,恐怕很难!”
“嗯。”
“太子一向以宽厚待人!”
“这次出手果断,反而更显高明!”
“这样一来!”
“即便秦王有过错,有太子与摄政王力保!”
“此事也会在奉天殿内部平息!”
“不会再有人提起!”
刘伯温也微微点头,称此事处理得当。太子此举虽稍显强势,但老朱家本就强势,朝臣也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