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请上座!”
“齐王殿下请入席!”
众将脸上皆带笑意,举杯畅饮,一饮而尽。
“诸位!”
“此番出征。”
“三路大军齐发。”
“大胜而归!”
“你们功不可没!”
“功劳不分大小。”
“咱心里明白。”
“今天!”
“就是你们加官晋爵之时!”
朱元璋此时开口,身着绣龙华服,立于御案之后,举杯而笑,豪气干云:“二虎,宣旨!”
“遵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宋国公冯胜平定辽东,功勋卓着,今晋王爵,封两辽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山王徐达劳苦功高,赐打王金鞭,为护国重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瓯王汤和随军征战,战功卓着,赐打王金鞭,为护国重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丽江王傅友德随军出征,战功赫赫,赐打王金鞭,为护国重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洪都侯蓝玉平定漠北有功,加封鲁国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河间侯邓镇,当代猛将,勇猛无双,加封河间郡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揭阳侯常升,当代猛将,英勇非凡,堪称常遇春再世,特晋揭阳郡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允恭少年英杰,驰骋四方,护国有功,加封武功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余将士,皆有封赏,钦此!”
二虎宣旨之声不断,一场盛大的封赏就此展开!
诸将心中欢喜,脸上掩不住荣光!
也无需掩饰!
“臣等领旨谢恩!”
众人纷纷跪地叩首,齐声谢恩!
“咱还要为你们建凌霄阁!”
“用来铭记你们的功勋!”
“不管是当年随咱打江山的元勋,还是如今的少年英豪!”
“都可入列凌霄阁!”
“供我大明后人,世代敬仰!”
朱元璋目光坚定,豪情满怀。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凌霄阁只是第一步!
“父皇志在千秋!”
朱涛仰望高座上的朱元璋,心中涌动豪情,转向身旁的朱标,低声笑道:“以我大明的成就,父皇早就是千古一帝了!”
朱元璋的伟业,早已铭刻于史册。
【内篰群()】
功勋卓着,可称万世帝王!
戎马一生,败者寥寥!
帐下谋士猛将济济,堪称历朝之最!
北伐元廷,兵锋所指,望风披靡!
远征吐鲁番,拓土开疆!
两定辽东,稳我大明根基!
其余边陲小邦,谁敢对我大明有半句迟疑?
如此伟业,足可名垂青史!
可称千古一帝否?
“父亲总觉得功业未足。”
“他始终在追求更高的境界。”
“我们兄弟,也该为父亲尽一份力。”
“让他心安理得地接受千古一帝之名!”
“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朱标话音铿锵,语气中满是坚定。
凌霄阁将立!
功臣英名将永载史册!
此乃无上荣耀,流芳百世!
受后人敬仰,才是真正的不朽!
再说朱元璋。
他出身寒微,却能一统天下!
执掌乾坤,运筹帷幄!
开国建制,光耀日月!
如此伟业,岂非千古一帝?
尤其他如今心性已变,不再滥杀功臣!
胸中无暴虐之意,待兄弟宽厚温和!
昔日那位铁血治国的洪武帝,已然远去!
今日之洪武帝,正是堂堂正正的千古一帝!
无可置疑!
“父王。”
“今日陛下在武英殿封赏功臣。”
“您既然在京城,为何不去?”
朱守谦年少,面露疑惑,望着上首的父王朱文正。
身为皇族成员,竟不赴此盛典,
岂非显得对陛下无礼?
“铁柱。”
“父王自有安排。”
“你多久没去看过你皇爷爷和皇奶奶了?”
“我已命人备好马车。”
“稍后就送你进宫。”
“去拜见你皇奶奶。”
朱文正神情轻松,语带慈爱,看着朱守谦道:
“至于大人们的事,你不用操心。”
“快去吧。”
朱守谦欲言又止,最终点头,转身离去,
离开南江王府。
“王爷。”
“当今陛下推行摊丁入亩,步步紧逼。”
“此举已触及淮西勋贵之根本!”
“还请王爷主持公道!”
朱亮祖一直静坐厅中,待朱守谦离去后,起身拱手:
“请王爷入宫,恳请陛下收回新政赋税之令。”
“否则恐生动荡!”
“住口!”
“你和陆仲亨都是糊涂虫!”
“自作聪明的蠢货!”
“你们想害我也跟着遭殃不成!”
“你以为本王此次入京。”
“是为了替你们求情?”
“本王是来求陛下宽恕我的!”
“摊丁入亩。”
“长远来看,这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只要陛下决策果断!”
“淮西的权贵们都得退让一步!”
“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门之祸!”
“哪里还有荣华富贵可言!”
朱文正猛地一拍案几,目光冷峻地盯着朱亮祖说道:“你这个糊涂虫,这种事竟敢牵扯到我,钱财与性命相比,到底哪个更重要,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属下不敢隐瞒王爷。”
“但如果推行摊丁入亩,我们淮西贵族将再无翻身之日!”
“您甘心看着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
“就这样付诸东流?”
朱亮祖急切地回应道:“王爷心中所谋大业,若无充足银钱支撑,如何成就霸业?更何况,之前那件事对您的打击还不够深刻吗!”
“住口!”
“你这混账,是想害死本王吗!”
“这里是京师要地!”
“岂容你口出妄言!”
朱文正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与阴冷,再次拍桌厉声说道:“当年之事,早已定论,无需你再提及,若再敢多嘴,别怪我不念旧情,斩你首级!”
朱文正内心深处最不愿提及的伤痛!
正是朱元璋所造成的!
当年朱家兄弟尚未崛起之时!
朱文正受命于危难之际!
奔赴洪都城!
以两万兵力对抗陈友谅六十万大军!
坚守洪都八十五天!
那也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可惜。
朱元璋却将这份大功强行归于蓝玉名下!
而对于朱文正的战功,竟只字不提!
后来。
又因征伐云南失利!
朱文正从此意志消沉!
对朱元璋只剩满腔怨愤!
但随着朱标、朱棣兄弟崭露头角,朱文正被封为南江王!
也算是对他过往战功的补偿!
让他得以封王!
可朱文正心中始终不甘!
他同样是朱家正统血脉!
凭什么不能登上皇位!
凭什么要为朱元璋的儿子们铺路!
凭什么浴血奋战守住洪都的是他朱文正!
而如今领军的却是蓝玉!
当年蓝玉不过是区区偏将!
凭什么能指挥他朱文正出征!
不过是担心他功高震主!
威胁到朱家两位嫡子的地位罢了!
所以。
老朱才会暗中压制!
所以。
朱文正满腹怨愤,多年不入京师!
而他所犯之过!
早已足够斩首示众!
但老朱念及旧情与些许愧疚,才一直容忍他的放肆!
否则以老朱的性情!
朱文正的骨头早就被碾成粉末!
“属下罪该万死!”
“还请王爷恕罪!”
“如今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各自掌控军权,还有我统领的五万精锐,虽统一听从朝廷调遣,但调兵虎符仍在我手中。”
“倘若王爷有意举事!”
“必将四方响应!”
“助王爷一统大业,登临帝位!”
朱亮祖低声细语,在朱文正耳旁轻声说道。朱文正眼神微变,旋即轻轻点头:“不急,待我回到南疆,你们各自归位,静候调令,再引军直逼皇城!”
朱文正野心滔天!
飞扬跋扈。
骄奢放纵。
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只为等待那一个时机!
一朝起势,成就大事!
坐上皇位!
将朱元璋本应给予的一切夺回!
“爹爹要反了。”
躲在后堂的朱茵茵,满眼震惊。虽然朱亮祖说话极轻,但她还是听得真切。父亲虽行事霸道,怎会走到造反的地步?
那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朱茵茵。
朱文正的亲女!
云江郡主。
此时,太子东宫之中。
太子朱标召集诸臣议事,群臣汇聚一堂。
“大哥。”
“我刚从南疆回来。”
“所见所闻令人震惊,百姓苦不堪言,实在难以认同。”
朱棣与朱棡连连摇头。南疆百姓生活困苦,每日都有百姓暴毙街头,面对军队毫无反抗之力。
成片的杀戮!
一边倒的镇压!
比朱元璋当年还要狠辣。
这便是他们的大皇兄朱文正!
“民间有传言,说天下有两个朱皇帝!”
“一个在京城,不问政事!”
“一个在南疆,残暴无道!”
“真希望天降雷霆,劈死这两人!”
朱棡望着朱标与朱涛,叹息道:“这是南疆百姓的心声。苛捐杂税如虎,百姓苦不堪言,实在难以容忍。”
“说得好,天下竟有两个皇帝。”
“我们有这么一位好皇兄。”
“南疆本就贫穷。”
“如今被他弄得民不聊生。”
朱涛脸上浮现冷意,目光森然。
南疆一个“朱皇帝”,京城一个“朱皇帝”。
一个大明?
两个皇帝?
说轻些,是朱文正横征暴敛,为祸一方!
说重些!
便是图谋不轨,激起民怨!
意欲推翻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