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
“齐王!”
早朝刚散,齐王朱涛与太子朱标便往坤宁宫方向而去。身后忽地传来熟悉的声音,二人回头一看,果真是徐达赶了过来。朱涛略感惊讶地问道:“岳父,这么急是有什么事?”
“这不是废话么!”
“我女儿有了身孕,我能不去看看?”
“顺便也来看看你这小子。”
徐达摘下官帽,随手抛给了朱涛。毕竟他是自家女婿,不必拘礼。随即转向朱标,笑着说道:“太子殿下,我女儿现在何处安养?”
“徐叔叔。”
“早朝刚散,后宫之中,您是长辈,我们自是晚辈。”
“不必如此称呼。”
朱标言语谦和,朝徐达点头致意,抬手指了指坤宁宫方向笑道:“弟媳正在母后的宫中静养,您这位当爹的,至今还未曾去过。”
“还不是你爹的安排。”
“让我巡视北方,跟汤和一起清理边防事务。”
“不然我能回来得这么迟?”
徐达语气中透出些许不悦。当着两位皇子的面,说起皇帝的安排,这倒不是他狂傲,而是另有缘由。
“让你巡视北方。”
“是因为咱信你,老徐,你不帮咱老哥哥。”
“还在这儿埋怨。”
此时,朱元璋的銮驾也已抵达徐达身后。他恰好听到了这一番话。若是在从前,定会心生疑虑。但如今不同往日,两个儿子皆是英明果决,将这些老臣收拾得服服帖帖。
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这一朝。
不只是朱元璋的朝堂,更是朱标的天下。
更别提还有一个手段凌厉的朱涛坐镇一方。
这些曾经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朱元璋也想给他们最后的体面。只要儿子们能稳稳掌控住,就没必要再动。他也要为自己留个好名声。
但贪官污吏、骄兵悍将,仍须严惩!
因为这是大明的法度!
不容任何人践踏!
“哎哟。”
“老哥哥,您让我北巡,这是天大的厚爱。”
“我那闺女怀上孩子了,我这个做父亲的竟然一点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她母亲写信来,恐怕外孙都生了,我还没赶回来。”
徐达虽然察觉到朱元璋性情大变,但也不敢太过放肆,只是言语间还是有些不满。朝廷也不知会一声,连自己的女婿都不提一句。
“天德。”
“上来吧。”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一把将徐天德拉上銮驾,接着看向旁边的徐达摇了摇头说:“咱们老兄弟回宫再好好聊聊。把老三和老二也都叫来,我亲自给你们赔礼。”
“父亲最近真的变了。”
“骨子里的冷峻与杀气怎么会——不见了?”
朱涛睁大眼睛望着远去的銮驾,转头看向朱标疑惑地问:“父皇什么时候变成这副模样了?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有没有请御医看过?”
“老二,太过分了。”
“怎么能私下议论父皇?”
“那是父皇对我们放心。”
“我觉得那件事可以动手了,你觉得呢?”
朱标瞪了朱涛一眼,随后望向远处的銮驾,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徐叔叔和汤叔叔功劳太大了。以前父皇压制他们,是因为担心我们镇不住这些老臣。但再这么压下去,就不合适了。”
“徐叔叔领军北巡,这份功绩怎么赏?”
“汤叔叔随军平定南方贼乱,又该怎么封?”
“他们已经位极人臣。”
“除了封王之外……”
“真是无路可封!”
朱涛神情一正,轻轻点头。再加上朱标的身子还算硬朗,将来可以担当镇国亲王的职责。有他们在朝中,大明不会乱,封王就封王!
“大闺女,慢点走。”
朱涛与朱标刚踏入坤宁宫的院子,就看见徐达站在徐妙云面前,小心翼翼地盯着她隆起的肚子,眼中满是欢喜。那是他们徐家的血脉,怎能不珍视?
“老大,老二来了。”
“老二,先把媳妇扶进去。”
“咱们谈点正经事。”
朱元璋看着徐达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接着冲着朱涛挥了挥手。
毕竟。
眼下国事更为要紧。
“媳妇。”
“你喜欢吃的点心,我已经让侍卫去苏州买了。”
“快马加鞭,今天下午就能送到宫里。”
“到时候记得让人给嫂子也送一些过去。”
朱涛把徐妙云扶进屋内,随后在她脸上亲了一口,笑着说道。
“夫君。”
“母亲还在呢。”
徐妙云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偷偷看了眼在一旁含笑的马皇后,低声娇嗔:“妙云知道了。”
“对了。”
“妙云有了身孕,你也该选几位侧妃了吧?”
马皇后忽然想起一件事,亲王只有一位王妃,这不合规矩。
“娘。”
“这事不急,我和妙云刚成婚不久。”
“现在就要选侧妃。”
“我对这些并不在意,没必要。”
“你不如去操心大哥的事。”
“吕侧妃一族被连坐后,东宫就只剩大嫂一人支撑,实在辛苦。”
朱涛轻轻挥手,他对纳妃毫无兴趣。徐妙云聪慧能干,齐王府井然有序,府中事务也并不繁杂,无需另找人分宠。
“话虽如此。”
“可夫君,你还年轻,理应多选几位侧妃,为老朱家延续血脉。”
徐妙云明白,嫁入皇室,此事终归无法回避。早面对与晚面对,没什么分别,便也开口劝说。
“我都说了,不急。”
“娘。”
“您不能得寸进尺。”
“我答应娶正妃,而且我也喜欢妙云。”
“现在又要我选侧妃,这是想干什么?”
“爹还找我谈军务。”
“我先出去了。”
“你们母女慢慢聊。”
朱涛再次摆了摆手,转身离开坤宁宫。马皇后和徐妙云望着他背影,忍不住低声笑了出来。
“他们俩,连种菜都能吵起来?”
朱涛看见坤宁宫院子里,徐达和朱元璋正争得面红耳赤,忍不住问身旁的朱标:“他们这是怎么了?杠上了?”
“一边去。”
“你当爹和徐叔是那群御史吗?”
“还杠上了?”
“他们是为了封王的事吵。”
“汤叔还没到?”
“来了也得吵。”
朱标白了他一眼,指了指那两人,“我们这群当儿子的最难受,看着爹被怼,还不敢插嘴,气人。”
“朱重八!”
“你想我死就直说!”
“老三就站在这儿让你砍,眼睛都不眨一下。”
“你说要给我封王。”
“我就知道今天老嫂子那顿烧鹅没那么好吃。”
“封王我是绝不会答应的。”
“除非你杀了我。”
“给我一个追封。”
徐达声音越来越大,根本不顾朱元璋如今是皇帝的身份,直接喊起旧日称呼。他今天横竖都豁出去了。
“老三。”
“老哥哥怎会害你呢。”
“你刚从北边回来,立下大功,哪有不赏的道理。”
“赏金银,你缺钱吗?”
“你的女婿富可敌国,你的俸禄也是最高的。”
“老哥哥能给你的还有什么!”
“无非就是一个王位罢了!”
“这王位又没有实权,也不能传给子孙,你就勉强接受吧!”
朱元璋顶着烈日挥动锄头,一边擦汗,一边笑着对徐达说道:“我不瞒你,你像从前一样叫我重八,我也不会生气。我有两个好儿子,就是安安稳稳回凤阳种地,我心里也高兴。咱们几个老兄弟也不兜圈子了,你就说,这王,你接受还是不接受!”
“老哥哥啊!”
“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想让我封王!”
“让我回凤阳那可是荣耀祖宗的事!”
“但你不能开这个头啊!”
“否则日后有多少人要封王!”
“咱大明有六位国公!”
“这六位国公都掌握大权,若都想要封王呢!”
“老哥哥,咱们打下这片江山容易吗?”
“就这样被糟蹋了可不行!”
“老三我实在不忍心!”
“那帮人有封王的资格吗!”
“包括咱自己,都是出身贫寒!”
“我们都一把年纪了,谁还在乎什么权势!”
徐达也抡着锄头,一边干活,一边皱眉对朱元璋说:“当初跟你打天下的时候,我可不知道你今天会是皇帝。我是因为你是朱重八这个人,才愿意追随你,否则当初你是伙夫,我还是千总的时候,我为何拜你为帅?你觉得我会在乎这个王吗?”
“老哥哥知道你不在乎!”
“我也想明白了!”
“我在乎的是这份情谊!”
“我们当初都是出身低微,如今却成了这天下的主人!”
“除了我,谁敢说我们是出身贫寒的人!”
“允恭很好。”
“增寿也很不错。”
“他们都是将门之后,是我儿子最忠诚的追随者!”
“他们也是兄弟!”
“我大明就该延续这种风气!”
“兄弟为兵!”
“长者镇国!”
“如此天下才能安定!”
“何惧外敌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