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晚决定亲自接触“新生代生物”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暗潭的巨石,在“启明”内部和有限的知情人圈子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商业会谈,而是一次深入虎穴的试探,一次女王对挑衅者的正面回应。
新加坡之行:迷雾中的交锋
行程高度保密。林晚晚只带了周薇和两名顶尖的安保专家,乘坐私人飞机抵达新加坡。“新生代生物”实验室位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一处不起眼但安保森严的独栋建筑内。
接待他们的是“新生代”名义上的负责人,一位名叫陈博士的华裔学者,态度客气却透着疏离。
(陈博士内心:她果然来了…比想象中更年轻,气场也更迫人。)
会谈在冰冷的会议室进行。林晚晚没有迂回,直接切入核心:“陈博士,我很好奇,一家新成立的实验室,为何能精准挖走我核心团队,并对‘萤火素’的技术细节,了解得如此深入?”
陈博士推了推眼镜,公式化地回应:“林总,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我们只是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平台。至于技术细节,我想,科学的发展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借鉴,也在所难免。”
(林晚晚内心:避重就轻,滴水不漏。看来从明面上,问不出什么。)
“借鉴?”林晚晚微微倾身,目光如炬,压迫感瞬间弥漫开来,“借鉴到连我们尚未完全验证的催化机制优化方案都一清二楚?陈博士,我不是来听外交辞令的。开个价吧,或者说,你们背后的人,到底想要什么?”
陈博士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林总说笑了。我们完全是独立的科研机构,致力于推动神经科学进步。如果林总对合作感兴趣,我们可以探讨。如果是其他事情,恕我无可奉告。”
会谈陷入僵局。对方显然早有准备,防备严密。
然而,在离开实验室,穿过空旷的停车场时,一个穿着保洁制服、低着头的中年妇女,在与林晚晚擦肩而过的瞬间,极其快速地将一个揉成团的小纸条塞进了周薇手里,动作快到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周薇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攥紧。
回到车上,周薇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打印的小字:
“小心‘归途’。真相在‘林晚’的初始笔记里,不止一本。”
(林晚晚看着这行字,心脏猛地一缩:归途?是指回国的旅程,还是另有所指?初始笔记不止一本?!难道杨文远和秦老给的,并非全部?!)
这次新加坡之行,表面上一无所获,但这张神秘的纸条,却指向了更深的迷雾和潜在的危险。
归途惊魂:精准的袭击
返程的私人飞机飞行在太平洋上空。林晚晚正在审阅“萤火”应急小组的最新进展报告,突然,机身猛地一阵剧烈颠簸,警报声尖锐响起!
(飞行员紧急通讯:“林总!遭遇不明强气流!不对…是…是机械故障!左侧引擎失去动力!”)
(周薇和安保专家瞬间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飞机开始失压,剧烈摇晃,急速下坠!氧气面罩自动脱落。
(林晚晚在剧烈的颠簸中死死抓住扶手,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冷静,内心:不是意外…是袭击!‘归途’…纸条指的是这个!)
经验丰富的机长竭尽全力操控飞机,试图迫降。万幸的是,在经历了几分钟惊心动魄的挣扎后,飞机最终有惊无险地迫降在最近的一个国际机场,机翼受损,但人员无恙。
(落地后,林晚晚看着窗外救援车辆闪烁的灯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内心:好精准的 timing!好狠的手段!这是警告,还是…真的想让我死?)
事故初步调查指向了极其隐蔽的机械人为破坏,手法专业,难以追踪。这印证了林晚晚的猜测——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操控着一切,并且能量巨大,行事狠辣。
深挖线索:“不止一本”的笔记
带着劫后余生的凛然和更坚定的决心,林晚晚回国后,立刻将重心放在了那张纸条提示的“初始笔记”上。
她再次仔细检查了从杨文远和秦老那里得到的所有笔记和资料,甚至动用了高科技手段进行透视和光谱分析,但并未发现隐藏页面或夹层。
(林晚晚内心:如果不止一本,那另一本在哪里?林建明和何婉那里?他们应该没有保留。或者说…在别处?)
她想到了“林晚”当年可能接触过的其他地方——学校图书馆?她租住过的小屋?(如果她曾独自居住)……范围太广,如同大海捞针。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她忽然想起秦老笔记本里提到,“林晚”曾因“与校外人员(疑与康安有关)接触,询问新型实验材料”而被教务主任谈话。
(林晚晚内心:校外人员…康安…如果她当时不是在康安公司内部接触的,会不会有某个中间地点?比如…一个共享实验室?或者某个教授私下提供的地方?)
她立刻让周薇去查当年与“康安生物”有合作关系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以及那些机构里,是否有提供给优秀学生或外部人员使用的非正式实验室。
同时,她加派了人手,暗中保护苏晴和沈怀安,并将自己的安保等级提升至最高。对手既然敢对她的飞机下手,就没什么做不出来的。
总裁的日常:危机下的高压运转
接连的打击和潜在的死亡威胁,并未让林晚晚停下脚步,反而让她进入了更高强度的运转模式。
她的日常变成了:
· 清晨:在保镖的护送下抵达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听取安全部门关于夜间安全动态和事故调查进展的汇报。
· 上午:密集会议,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应对危机。“萤火”项目重建、“熔炉”计划深入、反击“新生代”的策略、内部稳定……
· 午餐:通常在办公室与核心高管一起,边吃边讨论,气氛凝重。
· 下午:亲自参与“萤火”应急小组的技术攻关,利用她独特的“知识库”加速研发。同时,审阅关于寻找“另一本笔记”的调查进展。
· 傍晚:与国内外的情报渠道和合作者进行加密通讯,试图拼凑出“新生代”及其背后势力的完整图像。
· 深夜:独自在加固过的书房里,反复研究现有线索,试图找出那个隐藏在无数假象之后的“真相”。
她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极致,咖啡因成了维持她清醒的必需品。但她的思维却因此变得更加敏锐、甚至带上了几分狼性的凶狠。
(某位高管在连续加班后私下感叹:“林总现在像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冷静的外表下全是压制的怒火和能量,跟她一起工作,压力太大了,但也…莫名地让人安心。”)
新的线索与更大的谜团
一周后,寻找“另一本笔记”的调查终于有了突破。
周薇汇报:“晚晚姐,我们查到,当年第七中学的确有一位姓王的生物特级教师,非常欣赏林晚,曾私下将自己一间位于学校老家属区、早已不用的杂物间钥匙给林晚,允许她在那里进行一些兴趣实验。那间屋子,在林晚出事后不久,就被清理了,王老师也在几年后退休搬走了。”
(林晚晚内心:杂物间…一个可能被所有人忽略的地方!)
她立刻让人想办法找到了那位王老师现在的住址,亲自登门拜访。
王老师已是耄耋之年,记忆有些模糊,但对那个“特别有灵气”的女孩林晚印象很深。提到那间杂物间,他回忆道:“…那孩子是有点痴,有时候在里面一待就是半天…她出事以后,学校让清理,我也没在意,好像…好像有些她不要的旧本子,都当废纸卖了…”
(林晚晚内心:卖了?!)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王老师随后喃喃的一句话,却让林晚晚浑身一震:“…唉,那孩子命苦啊…她之前还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她好像发现了一个…一个能‘唤醒沉睡大脑’的不得了的东西,还在一个蓝皮本子上画了好多奇怪的符号…说是从什么古方里得到的灵感…”
蓝皮本子!古方灵感!唤醒沉睡大脑!
这和王老专家之前关于“民间偏方”的猜想,以及“萤火素”可能用于神经修复的功能,完全吻合!
(林晚晚内心:所以,‘林晚’的研究灵感,真的源自某种古老的智慧?那个蓝皮本子,就是关键!它没有被卖掉?还是…被人拿走了?被谁?赵永康?)
她感到自己正在无限接近一个惊人的真相——关于“林晚”之死的真相,关于“萤火素”起源的真相,也关于那个隐藏在“新生代”背后的、无影之敌的真正目标!
直面无影之敌,经历生死考验,挖掘尘封线索……林晚晚正走在一条越来越危险的揭秘之路上。那张来自新加坡的警告纸条,迫降的惊魂,以及王老师口中透露的“蓝皮本子”和“唤醒沉睡大脑”的秘密,都指向一个更加黑暗且庞大的阴谋。
女王的怒火并未平息,反而在真相的迷雾中燃烧得更加炽烈。她知道,下一阶段的斗争,将不再仅仅是商业和技术的较量,更是生死时速的追寻,与跨越十数年时光的终极对决。她必须找到那个蓝皮本子,必须在对手之前,揭开所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