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得意满的大胖橘又开始策划新的大事。这次他盯上了满文。
是的,满文。
满文本身缺陷很大,创立时间也不长,基本没什么生命力,别说传播,清朝中后期就是满人都不再说满语写满文。
满文是努尔哈赤让人参照蒙古文字创造的,后来皇太极让人加以改正,从创造到推广使用一共只经历了三十几年,也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满文的漏洞特别多。
大胖橘计划将满文改成汉语拼音。
大胖橘将礼部尚书赖都找来,让他带人验证改造新满文,务必使新满文简洁、与汉字可以一一对应。
面对大胖橘这个不可违逆的甲方,赖都只能领旨,带着手下开干。
一次次呈上改革方案,大胖橘都不满意。
“这个和这个,这两个字你分的出来?”大胖橘挑刺。“就那个勾,连起来谁看得出来。”
“这个这么难写,还是竖着写,都不知道哪是一个字!”
不行!不行!不行!
大胖橘看着头秃的赖都,“别老盯着蒙古文,那么多文字呢,多参照参照。”
皇上的提醒,赖都很重视,找来传教士,看着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欧洲文字,看出花来了,也没有改造出让皇上满意的新满文。
大胖橘终于等到赖都问,“皇上,您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新满文啊!”
大胖橘略作思考,“朕看满文书写确实不便,想要一种更为简洁的文字。这样,你容朕思考思考。”
没过半个月,大胖橘就将汉语拼音字母表拿出来了。大胖橘为了让这个字母表更容易被接受,还是用的花体字写的,让它更接近蒙文。
赖都得到这个字母表口中称赞皇上天人之姿,比肩仓颉,心中将大胖橘骂的狗血淋头。你早就有方案,偏偏叫我猜,猜尼m个头啊,耍我玩唛……!
大胖橘又带着赖都等人将三字经译成新满文,确认赖都真的学会了汉语拼音了才放心。
赖都终于松了口气不用天天面对皇上了,皇上就又给了他一个新任务,让他将常用的三千汉字翻译成新满文,编着一本满汉对应的字典。
就这样,大清版拼音字典诞生了。
大胖橘在京城选址建造旗学,培养会拼音的人才。后边陆陆续续在所有地方满城建造旗学,规定凡八旗子弟不论满蒙汉,必须入旗学学习新满文,通过考核才能领取旗人月饷。事关铁杆庄稼,旗人都挺积极,这新满文也不算难,一共就二十六个字母,也不用学说,就是汉字的读法。
过两年又命令各县在县学外设小旗学简称小学,免费向县内幼童教授拼音字典,将小学教学成绩作为知县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教学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升迁,县内拼音字典普及率高者可优先调任升职。
这件事推广开来最大的阻力居然不是高高在上的满人、旗人老爷们,反而是汉人,不在旗的汉人们,他们认为大胖橘此举是在进一步削弱汉人的影响,从新满文代替汉字作为一个新的开始,逐步替代汉人。
你别说,他们虽然猜错了方向,却歪打正着,想对了。
大胖橘打算消除满汉之别,南北朝时,北朝时鲜卑族统治北方多长时间,到了大一统的隋唐即使皇族还有鲜卑血统,鲜卑不也消失了。鲜卑都成了汉族的一部分,满族就不能吗?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大胖橘也想要,仅凭这满族丁口,又如何能安稳统治数万万百姓。
一滴水要想永存就只能融入大海,大胖橘就是要满人都融入天下百姓之中。取消满人的特权大胖橘立马会被杀或者轰下台。只能扩大满人的范围,将汉人也融进来,当人人都是旗人的时候,旗人的身份不过是一个户口而已。
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且旗人男丁每月三两的铁杆庄稼要想给所有人都发也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这些都要靠接下来的扩张。工业革命后欧洲的高福利怎么来的,大胖橘就打算怎么发这三两银子。
创新做不到,照抄还做不到?
大胖橘对毛衣那么上心,就是想通过重现约翰牛家‘羊吃人’事件逼蒙古各部向外扩张,遏制沙俄向东的脚步,占据中亚西亚甚至西欧。
梳毛机还在不断改进,蒸汽机和纺织机都在改进的路上,大胖橘格外重视这些工匠,有技术的人才,绝对比只会掉书袋的读书人重要,抱着朱熹理学钻研的那群人,大胖橘恨不得立马全把他们扔到孔庙去,别出来当官。
通过制造梳毛机,大胖橘选了一批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给他们入了旗籍,按着能力大小在内务府安排了官职,大胖橘还打算等地位稳固了,会发招贤榜,不论满汉,不论出身,只要有‘工科’能力有一技之长,他都不打算放过。
事情一步步向前,下雪了,倚梅园的红梅凌霜而开。没有祈福,没有余莺儿,大胖橘好好欣赏了一番,就收到了好消息。
“禀皇上,安常在不负皇恩终于成功编织出皇上所说的毛衣了。”
“好,好,好!”大胖橘喜出望外,“高无庸,起驾长春宫。对了,派人剪几支红梅带着去给你安主子贺喜。”
长春宫,安陵容其实早几天就织好了第一件毛衣,她生性谨慎,反复确认后才派人去向皇上报喜。
“容儿是朕的大功臣,这毛衣就适合冬天防寒,有了这毛衣这个冬天可好过了。”大胖橘不等安常在行礼就小跑着走进来。
“皇上万福,嫔妾不敢贪功,都是皇上教的好。”安陵容心里甜蜜。“皇上,你看这第一件毛衣可合皇上心意。”
大胖橘拿起这件略带黄色的白毛衣,看了袖子、衣领,确确实实是一件现代毛衣。“高无庸,进来伺候朕更衣。”
大胖橘也不是腐化了连衣服都不会穿了,他是没办法脱身上的常服,帝王常服也是极其繁琐的。
大胖橘进了内室,高无庸亲自给大胖橘脱了外衣只留下内衬,大胖橘迫不及待的穿上毛衣,这个羊毛还是有点粗糙,略微有点刺挠。
瑕不掩瑜,有了第一次,后边慢慢改进就是了。
室外,小欢子拿着几支红梅,“安小主,刚刚皇上正在倚梅园观赏红梅,听到小主的好消息,喜不自胜,特意挑了几支红梅给小主贺喜。”
安常在亲手接过红梅,爱不释手,“多谢公公,锦美。”
安常在的贴身侍女锦美塞了一个大大的荷包给小欢子。
“谢主子赏,奴才今儿也沾沾主子的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