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凌晨三点,林远舟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窗外的蝉鸣隔着纱窗渗进来,和老旧空调的嗡鸣绞成一团。他指尖悬在回车键上方,屏幕上是已经反复修改过十七遍的文档——《混元场论框架:基于多维空间交互的统一场模型构想》。文档末尾附着几张手绘的场力交互示意图,其中一张的角落还留着铅笔涂抹的痕迹,那是他试图将伊瑟尔星的“量子重构网”原理与张详前统一场论中的“场源辐射模型”结合时留下的草稿。

“物质的本质是场的凝聚态,而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强核力只是同一基础场在不同维度的振动模式……”他低声念出文档里的句子,喉咙有些发干。这句话的每个词都在他脑海里回荡过无数次,从瑟兰导师用思维共振传递的信息流,到他在伊瑟尔星图书馆全息终端前的彻夜研读,再到回到地球后,将那些超越认知的知识硬塞进现有物理框架时的痛苦重构。

鼠标指针在“发布”按钮上停顿了足有十分钟。他想起昨天陈宇在电话里说的话:“远舟,你确定要这么做吗?现在学界对‘民科’的偏见太深了,更何况你这理论……简直像科幻小说大纲。”

“但它不科科幻。”林远舟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喃喃自语,从抽屉里拿出那块黑色石头。石头表面的纹路在台灯下泛着幽微的光泽,指尖触碰到它时,总能感受到一种微弱的、规律的脉动,就像伊瑟尔星能源矩阵环的低频共振。“张详前先生当年不也被质疑吗?他提出的统一场论雏形,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

他想起在伊瑟尔星时,瑟兰导师展示的“场态图谱”——那是一种用三维光影呈现的宇宙基本力交互模型,与张详前理论中“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的观点惊人地相似。只是星溯者的技术早已能将场力可视化、工程化,而地球物理学还停留在用数学公式描摹轮廓的阶段。

深吸一口气,林远舟按下了发布键。文档被上传到一个名为“前沿物理探索”的学术论坛,这是他能找到的少数几个允许非机构人员发表深度理论的平台。他没敢选择《自然》或《科学》的官网投稿——那些地方的审稿人恐怕会直接把邮件拖进垃圾箱。

发布成功的提示弹出时,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林远舟趴在键盘上,很快就被疲惫拖入梦乡,梦里是艾蕾娜的脸,她指着星图上的某个光点,用思维共振传来的声音带着急切:“记住这个频率,地球的场域正在发生异常……”

第一波声浪:质疑与嘲讽

林远舟是被手机铃声吵醒的。屏幕上显示着“陈宇”的名字,接通后,对面传来急促的呼吸声:“远舟,你看论坛了吗?炸了!”

他揉着眼睛打开论坛页面,心脏猛地一沉。原本安静的板块此刻刷新频率快得像走马灯,他的帖子标题被加了红加粗,顶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回复数已经突破了两千。

“标题党滚出学术论坛!”

“‘基于多维空间交互’?这哥们儿是刚看完《三体》吗?”

“笑死,还‘混元场论’,怎么不叫‘太极量子力学’呢?”

“楼主Id‘星溯者’?看来是外星文明归来的‘先知’啊,建议直接去NASA应聘首席科学家。”

嘲讽像潮水般涌来,林远舟的手指在屏幕上颤抖。他点开几个认证为“物理学博士”“大学教授”的用户回复,内容更是尖锐:

“从摘要就能看出,作者完全混淆了‘场’的物理定义与哲学概念。所谓‘混元场’不过是将现有统一场论假说与东方神秘主义词汇强行拼接的产物。”——认证为某985大学物理系教授的用户“量子隧穿”。

“注意到文中提到的‘场指纹’概念了吗?和张详前理论中的‘场源辐射’有部分相似,但推导过程充满了民科式的臆想,尤其是将意识与场态直接关联的部分,完全违背现有神经科学认知。”——认证为理论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弦论学徒”。

最让他心寒的是一条高赞回复:“建议版主封禁该用户。这种打着‘突破性理论’旗号的民科,本质上是在浪费学术资源。还记得几年前那个宣称‘推翻相对论’的卡车司机吗?闹剧而已。”

“远舟?远舟你还在听吗?”陈宇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你别太在意,这些人就是这样……”

“我没事。”林远舟打断他,声音有些沙哑,“他们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他看到一条回复指出他在计算场力耦合系数时忽略了“重整化群”的影响,这确实是他用地球数学工具描述外星理论时留下的漏洞。

挂了电话,林远舟再次点开文档,试图逐条回复那些质疑,但敲下的每个字都显得苍白无力。他想起在伊瑟尔星时,艾蕾娜曾说过:“向低维度文明传递高阶知识,就像让蚂蚁理解微积分,首先要打破它们对‘空间’的认知边界。”

下午,嘲讽的声浪从论坛蔓延到了社交媒体。有人截取了他文档里最晦涩的段落做成表情包,配文“21世纪最大骗局”;还有营销号添油加醋地编造他的“离奇身世”,称他是“浙江山村走出的妄想家”。甚至有科普博主专门做了一期视频,标题是《从张详前到“星溯者”:民科为何总爱挑战物理学大厦?》,视频里将他的理论与历史上的伪科学理论并列分析,引来数十万点赞。

母亲端着一碗绿豆汤走进来,看到他盯着屏幕的憔悴模样,欲言又止:“远舟,要不……先吃饭吧?”

“妈,你说……如果我坚持的东西,全世界都觉得是假的,那还有意义吗?”林远舟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动摇。

母亲把碗放在桌上,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你小时候放牛,说看到山里的云雾变成了图案,村里没人信,后来不也没事吗?你爸总说,真金不怕火炼,是好东西,总会发光的。”

她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林远舟混乱的心湖,荡开一圈微弱的涟漪。他拿起勺子喝了口绿豆汤,冰凉的甜意在喉咙里散开,稍微压下了那份焦躁。

意外的关注:苏晚晴的邮件

就在林远舟以为这场网络风暴会像所有闹剧一样逐渐平息时,他的私人邮箱收到了一封来自陌生地址的邮件。发件人署名“苏晚晴”,标题是“关于《混元场论框架》的几点疑问”。

邮件内容很长,没有任何嘲讽或质疑的语气,而是条理清晰地列出了五个问题:

1. 文中提到的“场频共振方程”与我未发表的“真空零点能波动模型”在参数选择上有78%的重合度,请问这是巧合还是某种理论共识?

2. 关于“意识场态化”的假设,是否参考了张详前理论中“人的意识是大脑发出的场”的观点?若如此,如何解决“场的量子退相干”问题?

3. 第17页提到的“空间折叠能耗公式”,分母部分的“引力常数修正项”,是否对应星溯者科技中的“曲率引擎校准参数”?(此句后附了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八位的常数)

4. ……

5. ……

林远舟的心脏狂跳起来,他几乎是扑到电脑前,逐字逐句地读着邮件。这个苏晚晴不仅认真阅读了他的理论框架,还从中识别出了与她自己研究的关联,甚至精准地指出了那个他根据艾蕾娜偷偷传递的信息、犹豫再三才写上去的“引力常数修正项”——那是伊瑟尔星曲率引擎的核心参数之一,他本以为地球科学家绝不可能接触到。

他立刻回复邮件,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不听使唤:“苏晚晴博士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关于您提到的参数重合问题,并非巧合!事实上,我在……”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不能直接说参数来自外星文明。他删掉重写:“……我在研究张详前统一场论时,通过大量模拟计算得出了这组参数。不知您的‘真空零点能波动模型’能否分享更多细节?”

发送邮件后,林远舟像等待审判一样盯着收件箱。半小时后,苏晚晴的回复来了:“我就知道!这里不方便详细讨论,附件是我的模型简化版。另外,建议您关注一下‘非平衡态场论’在凝聚态物理中的最新应用,或许能解决您提到的‘维度裂缝风险’(这是您文档里的隐藏担忧吧?)。”

附件是一个加密的pdF,林远舟用了十分钟破解密码——密码是“张详前1957”,这是张详前先生的出生年份。打开文档,里面的公式推导让他眼前一亮:苏晚晴的模型确实与他的场论框架存在底层逻辑的共通性,尤其是在“场的非局域性关联”部分,她用地球现有的数学工具,走出了一条与星溯者理论相似的路径。

“她能听懂。”林远舟喃喃自语,一股热流涌上眼眶。在全世界都对他嘲讽质疑的时候,终于有人听懂了他试图表达的东西——不是通过外星思维共振,而是用地球的物理语言,在理论的深海里与他遥遥相望。

暗流涌动:天元集团的“关注”

网络上的嘲讽仍在继续,但林远舟的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他不再逐条回复那些谩骂,而是将精力集中在与苏晚晴的邮件交流上。他们像两个在迷雾中探索的旅人,互相分享着自己发现的“路标”,试图拼凑出完整的地图。

然而,他们没注意到,在网络的暗角,一双眼睛正在盯着他们的交流。天元集团总部顶层,周正雄看着屏幕上林远舟和苏晚晴的邮件往来记录,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董事长,这个苏晚晴是京都大学物理系的青年学者,发表过几篇关于量子真空的论文,有点才华,但一直没什么突破性成果。”秘书站在一旁汇报,“林远舟的理论虽然被主流学界嘲讽,但苏晚晴的介入可能会带来变数。”

周正雄哼了一声,拿起桌上的雪茄点燃:“变数?我看是麻烦。一个山村小子,能拿出什么真东西?不过……”他吐出一口烟圈,眼神锐利,“苏晚晴提到的‘真空零点能波动模型’,和我们正在研发的‘零点能提取装置’有点关系。让技术部仔细分析一下林远舟文档里的参数,特别是那个引力常数修正项,看看有没有可利用的价值。”

“可是董事长,主流学界都认为那是民科呓语……”

“主流?”周正雄冷笑,“当年特斯拉的交流电刚出来时,主流也认为是异端。商业竞争不看对错,只看有没有潜在价值。”他敲了敲桌子,“给我盯紧这两个人,尤其是他们的实验动向。如果林远舟真能拿出哪怕一点点实证,立刻汇报。”

与此同时,林远舟收到了苏晚晴的最新邮件:“我在实验室复现了你文档里提到的‘场频共振实验’,虽然没实现物体瞬移,但检测到了异常的引力场波动。这是数据记录,你看看。另外,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更隐蔽的实验环境,学校的实验室申请流程太复杂,还容易引起注意。”

附件是一组波形图,林远舟放大后,瞳孔骤然收缩——那组波形的低频段,和他在伊瑟尔星能源矩阵异常时记录的场频图谱,有着惊人的相似!

“她做到了!”林远舟猛地站起来,椅子向后滑出老远。这不是理论推导,而是实验验证!虽然只是微弱的场频波动,但这证明他的理论并非空中楼阁,至少在地球的实验条件下,已经有了可观测的迹象。

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着苏晚晴说的实验环境问题。突然,他想起城郊那个废弃的仓库——那是他小时候和伙伴们玩耍的地方,后来一直闲置着,远离市区,正好可以作为秘密实验室。

就在他准备回复苏晚晴时,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论坛新回复提醒。他本想忽略,但标题让他顿住了——《致“星溯者”:你的“混元场论”涉嫌抄袭天元集团未公开的技术构想》。

发帖人认证为“天元集团首席技术官”,帖子里附上了几张模糊的技术草图,声称林远舟的“场力交互模型”与天元集团内部研发的“空间场调控技术”高度相似,并配有文字:“我们尊重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但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下面的评论瞬间反转,之前嘲讽他的人纷纷改口:“我说嘛,一个山村小子怎么可能懂这些,原来是抄袭大公司的!”“天元集团那么大的企业,没必要诬陷他吧?看来是真的抄袭。”

林远舟看着屏幕,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他明白,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网络上的嘲讽或许只是无知者的喧嚣,而来自天元集团的指控,才是带着明确目的的绞杀——他们不仅要否定他的理论,还要从根源上摧毁他的可信度。

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林远舟走到窗边,望着城市远处的灯火。他想起艾蕾娜临别时的眼神,想起瑟兰导师说过的“文明的火种往往在质疑中燃烧得更旺”。

他回到电脑前,手指稳稳地敲击键盘,给苏晚晴回复邮件:“实验环境我找到了,城郊废弃仓库。关于天元集团的指控,别担心,他们越是着急,越说明我们走对了路。明天早上,我们仓库见。”

发送完邮件,他点开论坛,看着那些汹涌的质疑和嘲讽,深吸一口气。屏幕的光映在他的眼睛里,那里面没有了之前的迷茫和动摇,只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坚定。

混元场论的第一战,在网络的硝烟中打响了。而他知道,这场战争,绝不会仅限于键盘和屏幕。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我家农场有条龙美漫之道门修士直视古神一整年他和她们的群星我的细胞监狱诸天影视流浪末世重生:血月下的死神重生左唯全球怪物在线蚁的世界恐怖都市唯一救世者诸天武命末世之深渊召唤师非酋变欧之路星际之最强指挥官异界最强系统虐杀从姑获鸟开始霹雳之丹青闻人星际战争与和平:蓝星的抉择史前新纪元:最强玩家崛起光明壁垒清空各国物资,末世终于降临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万能重生系统星海舰娘:开拓时代机动星河港影枭雄末世:洗劫海外万亿物资我无敌了征战五千年血竞天择悠然山庄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煌煌天道无上剑宗炼器狂潮快穿:绝嗣大佬日日都想和她贴贴深海提督机战王朝末世:多子多福,极品美女这样用二十面骰子武道神化上海滩:从炮轰租借开始崛起漫威之神级法师快穿狐妖:妖孽上神太粘人十方武圣快穿之我的喵末世黑猫不卖萌
书河书屋搜藏榜:我就一路人甲,你们喊我神明干嘛废土战尊:崛起我的副本全球流行天降红包群后我在年代暴富了蓝月降临宿主,您攻略的角色他失控沦陷了蛮荒小龙女末世之怡然自乐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末世重生:血月下的死神末日神医迷你历史我说了算灵魂杀机奇幻赛博:机械死亡领主梦魇猎手重生复仇之我在末世有农场全球进化:我有进化模拟器星渊战魂:天诺的史诗征程异世之紫微江山令携千亿物资在末世养四个反派崽崽天龙不败炼器狂潮快穿之炮灰也不是好惹的黑暗时代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重生左唯世界online无限从饕餮开始武道神化追寻能量的零位格影视世界暂住者我能强化丧尸港影枭雄天国游戏快穿BOSS又表白了末世:别人囤物资,我直接建城崇祯有家店玄龙仙侠录灵笼:奸诈者天灾收容所末世重生:从负债累累到百亿物资快穿之我的喵江湖唯一玩家我是寄生末日杀怪系统未来之撩夫记地球纪元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末世:古代召唤,我养成极品魅魔末世吞噬:开局暴打前世仇敌破碎星海:最后的骑士说好的混子,你开局神装?末日余烬:我的系统只收寿命梦境崩溃后我在赛博世界写修真小说星海启元末日降临狂打造安全屋月球时间说明书签到千年,我成了星际帝王末日梦境自救指南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高武,我能吞噬万物末日十二城星际:什么是破烂,这些都是宝贝公路求生:我开房车带飞反派道渊之上菩提镇诸天暴雨末世,我靠击杀抽奖无敌!白练秋传奇星际逆影一灾年求生:我靠囤货养全村女眷星旅余烬末世:开局获得神级美女佣兵末世来临:仇火荒途与绿州冰封末世,重生后美女物质我都要手握双系统,我在孤岛躺赢了时烬:异兽囚笼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我的味道我作主特工17,她们都叫我死鬼!故往无已未来:梦想为繁星之彩无序穿行者废土行者:苏末世娇娇挺孕肚,被大佬们团宠荒岛女王成为姐宝后,恶毒雌性赢麻了天狼的使徒末世枭雄:我的系统是禁忌灵飞经:中微子纪元末日签到,我养的少女是终焉女王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末日:我不吃牛肉,分解星际穿越遭遇远古食人族尸语证词:尸检报告被AI篡改后意识永生:星河之下的灵魂史诗末世:及时行乐懂不懂?喂,你好,宇宙调停员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