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聚兵合势讨奸佞 虎符交帅定军心
呼延庆望着阶下的众人,声音沉稳:“三娘一生行善,却因你们受蒙蔽而枉死。我不求你们抵命,只愿你们记着这份血债——用她的性命换一份人情,助我呼家报仇,不过分吧?”
金头王、银头王与十八位反王听得心头一震,既有愧疚,又被这份宽宏打动。金头王率先抱拳:“呼延先锋仁义,我愿借出三万精兵,助你一臂之力!”
银头王紧随其后:“我出两万骑兵,粮草自备!”
十八位反王也纷纷表态,有的出兵马,有的出粮草,就连那个小国君主也红着眼道:“我虽兵少,却愿亲率一千人随行,哪怕只能摇旗呐喊,也算是尽了心意!”
呼延庆深深一揖:“多谢诸位王爷成全!这份恩情,呼延庆铭记在心!”
众人连忙避开,脸上满是愧色。火葫芦王见状,朗声笑道:“今日大喜,摆宴!咱们边吃边议出兵之事!”
宴席之上,众王问及破庞文之策,呼延庆侃侃而谈,从如何进兵京城,到如何牵制庞党势力,条理清晰,目光长远。众人越听越敬佩,先前的隔阂早已烟消云散。
火葫芦王饮了杯酒,问道:“庆儿,你已有四十八万铁甲军,我等再出多少兵合适?”
呼延庆摇头:“实不相瞒,若无意外,单靠铁甲军足以成事。”
“这可不行!”萧赛红接过话头,“我既是呼家媳妇,又是元帅,岂能让你独自领兵?报仇之事,该咱们一同担当。”她看向众人,“我意以我的名义,率领十二万兵马,与铁甲军合兵一处,共讨庞文。”
这个提议恰到好处——十二万兵马既显诚意,又不至于因兵力过盛引起朝廷猜忌,更能避开火葫芦王“拥兵自重”的嫌疑。众人纷纷赞同。
金头王却道:“我等既已应下相助,岂能毫无表示?兵马虽不需多,路费粮饷,便由我等承担!”
呼延庆起身再揖:“如此,燕庆便欠下诸位一份大人情了。”
“先锋快请起!”众人连忙将他扶起,心中更是过意不去。
商议已定,众人决定先休整几日,出征时以“抓庞文、除奸佞、诛妖妃”为旗,昭示天下,名正言顺。
五日后,大河岸传来急报——那四十八万铁甲军终究被朝廷察觉,庞文派军围剿,铁甲军走投无路,已在两位将军与谋士的带领下投奔而来。
“来得正好!”呼延庆大喜,连忙禀报火葫芦王。
火葫芦王当即下令:“点兵!与铁甲军合势!”
校场上,四十八万铁甲军阵列严整,虽经奔波,却锐气不减。呼延庆策马来到阵前,身后跟着萧赛红与呼家众人。他从怀中取出一枚虎符——正是当初呼延平、呼延明从京城抢来的信物,也是调动铁甲军的关键。
“四娘,”呼延庆将虎符双手奉上,“如今您是三军元帅,这虎符理当由您执掌。”
萧赛红望着那枚沉甸甸的虎符,又看了看呼延庆眼中的信任,郑重接过:“大哥放心,赛红定不辱使命!”
她高举虎符,朗声道:“铁甲军将士听令!本帅萧赛红,今日与诸位合兵一处,共讨奸贼庞文!愿随我者,向前一步!”
“愿随元帅!讨贼报仇!”四十八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金头王、银头王与十八位反王在一旁看着,见呼延庆毫不犹豫交出兵权,萧赛红号令严明,心中更是叹服——呼家能聚此人心,绝非偶然。
合兵之后,全军总计六十万,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萧赛红调兵遣将,呼延庆为先锋,呼延守信、卢凤英为左右副将,呼延平、呼延明等弟兄各领一队,火葫芦王坐镇中军,金头王等人则负责押运粮草,保障后勤。
三日后,幽州城外,旌旗蔽日,鼓角齐鸣。
“出发!”萧赛红一声令下,六十万大军如一条长龙,朝着京城的方向缓缓移动。
呼延庆勒马立于阵前,望着身后的洪流,又看向京城的方向,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爷爷的冤屈,呼家的血债,三娘的牺牲……这一切,都将在京城了结。
前路漫漫,必定还有凶险,但此刻的他,心中只有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亲人,有弟兄,有千千万万同心协力的勇士。
这场迟到了多年的复仇之战,终于要拉开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