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川看向脚边依旧懵懂的青绒,伸出手,迅速地在其背上拂过,指尖灵力微吐,精准地拈下了一小撮柔软的青灰色绒毛。
“呜?”
青绒疑惑地抬起头,似乎不明白这个给它好吃东西的人为什么突然揪它毛毛,但并未感到疼痛,也就只是歪头看着。
孟川将那撮青绒独特的绒毛小心递给悬停在空中的幽影。
幽影虽然不理解意图,但还是用口器叼起!
“幽影!”
他通过心神联系,将计划清晰地传递过去。
幽影轻轻振翅,传来一道明白的意念。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
煞兽又来回搜寻了几遍,仍然没有发现孟川所在的地窖!
终于,在第三日,阵法光幕再次如预期般急剧黯淡、效能降至谷底!
就是现在!
潜伏在光幕附近的幽影,依照指令,在穿越那稀薄光幕的刹那,身上甲壳的纹路亮起,吞噬阵法之力,阵法发出一阵剧烈的波动!
虽然仅仅是短暂一瞬,却足以被近距离煞兽感知!
“嗯?”
几乎同时,入口附近,一头三阶中期的蝠翼煞兽猛地转过头,瞬间锁定了光幕方向!
它清晰地感知到,有什么东西,在刚才那一瞬间穿了出去,甚至让阵法产生剧烈波动!
而且对方速度极快,它转头时根本没看到人影!
不过残存的阵法波动告诉它,有人离开了遗址!
“嘶嘎!”
它立刻发出一声尖锐刺耳的嘶鸣,引起周围煞兽注意!
霎时间,附近七八头煞兽被惊动,齐齐望向光幕之外!
虽然那波动一闪即逝,无法确定具体是什么,但有东西趁它们不备溜出遗址是确凿无疑的!
在这个时期,任何异常都值得怀疑!
其中两头以速度见长的豹形煞兽毫不犹豫,立刻咆哮着冲出光幕,朝着那缕气息消失的方向疾追而去!
其余煞兽则躁动不安地在入口处徘徊,加强警戒,并将情况通过嘶吼声层层传递回遗址深处。
“接下来,就看煞兽能不能发现了!”
孟川听到煞兽嘶吼,心中不免有些担忧蚀空冥蛉。
约莫一炷香后,那两头追出去的豹形煞兽去而复返!
其中一头的口中,正紧紧叼着那一小撮暗青色的绒毛!
它们一冲回遗址,便迫不及待地将那撮绒毛呈递给一头听到吼叫赶来的三阶巅峰犀角煞兽。
那犀角煞兽低下头,巨大的鼻孔在那撮绒毛上使劲嗅了嗅,庞大的身躯猛地一震!
“吼嗷嗷嗷!!!”
它仰天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狂吼,吼声中充满了急切!
之后通过吼叫,周遭所有煞兽似乎都知道青绒被带出遗址!
再也没有煞兽顾及细查遗址内部,剩余的近二十头煞兽在那头犀角煞兽的带领下,疯狂地涌出遗址光幕,沿着那两头豹形煞兽返回的路径,冲入荒原,一路咆哮四散追踪!
没多久,蚀空冥蛉便从外界穿过阵法返回,孟川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缓缓松弛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遗址内部的压力骤然减轻。
虽然不可能所有煞兽都离开,核心区域必然还会有强大煞兽镇守,但至少那大规模搜索停止了。
他低头看了看似乎因外界震天的咆哮而有些兴奋的青绒,又喂了它一滴玉髓地心乳安抚。
“小家伙,你这麻烦可真是不小。”
孟川摇头轻笑。
“这下,总算能清净些时日了。”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那悬浮于空中的、残缺的阵图虚影,眼神再次变得专注。
外界的风雨已被引向远方,现在,是他必须心无旁骛、攻克最后难关的时候了。空间阵图的推演,不容再有任何耽搁。
孟川盘膝坐在地窖中央,面色苍白,眼眸却亮得惊人,紧紧盯着前方虚空。
那里,正悬浮着一幅由神识之力勾勒出的、残缺却已初具规模的巨大阵图光影。
推演已持续了不知多少时日。
整个过程,远比单纯的自创阵法更加艰难,更像是在修复一件破碎的古董,既要忠于原貌,又要用自身的学识去填补那些缺失的碎片,使其重新成为一个完整个体。
最初的阶段相对顺利。
孟川集中全部心神,首先将那四十九个阴煞铭文的位置、形态、以及它们之间最主要的阵纹,逐一在虚空中精准地还原出来。
四十八个相对较小的铭文分布在外围及关键节点,如同众星拱月般,环绕着最中心处那个达到上百笔的核心铭文。
这些铭文幽暗深邃,笔画扭曲诡异,散发着引动和驾驭煞气的特殊波动。
它们构成了整座大阵的主要部分。
而记忆之中,那块至关重要的蚀空石,正是被镶嵌在这核心主铭文的正中央,作为整个大阵能量最终的宣泄口和空间之力的源头。
“可惜,只记得十之七八…”
孟川喃喃自语。
他能清晰记起的,主要是这些核心铭文的位置、主体结构以及几条最主要的、如同江河主干道般的大阵阵纹。
然而,一座能引导庞大地脉煞气打开空间裂缝的大阵,其复杂程度远不止于此。
那些遍布阵图各处、达到上百的分流支点、稳压节点、能量引导阵纹,以及如何将煞气均匀、高效、稳定地输送到每一个阴煞铭文的具体细节,在他的记忆中是残缺的。
这部分,占据了他未能记住的十之二三,却恰恰是决定大阵能否成功运转的基础要素!
现在,才是真正考验他阵道修为的时刻。
他需要以这还原出的“七八分”骨架为基础,运用阵道玄解以及在圣教所学的阴煞阵法的浩瀚知识,去逆向推导、精心设计、一点点地填补那缺失的“两三分”血肉经络。
他的神识在虚空中谨慎地添加每一条新的能量阵纹,构建每一个微小的缓冲节点。
“此处,煞气奔涌过疾,需增加一道回旋阵纹减缓冲势,避免冲击下一个节点……”
“核心主铭文东南侧能量供给似乎稍弱,需从第三条主干通路分一支流过来补充,分流点设在这里最佳……”
“这几处稳压节点承压不足,需改用三重叠浪结构,并加大节点本身容量…”
他不断地计算、推演、调整。
推演着煞气在初步成型的阵图中奔流,会在哪里产生问题,从而导致局部失效!
还得考虑因煞气分配不均,某些阵纹或铭文区域过载严重,从而失衡!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这个过程极其消耗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