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周凛月身边,拿起一个刚拆出来的箱子,里面是成盒的消毒水。心念微动,里面的物品就瞬间消失,只余下空气里淡淡的药味。“厨师那边,我特意强调了弹性上班,就是考虑到我们不会总钉死在这里。我俩也不挑食,师傅们主要的作用就是帮我们把食材做成菜。”她指了指周围堆积的货物,“这些,慢慢拆,不着急全部收进空间。当务之急是……”
话音未落,陈星灼的手机突兀地响起,打破了仓库的沉闷。屏幕上跳动着“李峰”的名字。
“陈总!席面好了!几位大师傅请您和周总过来试菜!”李峰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股厨房特有的、混合着油烟与热气的兴奋感,背景音里锅铲碰撞的脆响、高亢的吆喝声隐约可闻。
“好,这就来。”陈星灼干脆利落地应下,挂了电话,看向周凛月。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无需多言,默契地将手边刚拆出的一箱压缩饼干收好,快步离开这片被包裹淹没的角落,朝着人声鼎沸的厨房方向走去。
-------------------------------------------------------------------------------
还没走到隔断入口,一股澎湃汹涌的、复杂到令人瞬间失语的香气洪流,就霸道地冲散了仓库里所有的气味分子,扑面而来,将人牢牢裹挟。那不是单一的味道,而是无数种极致鲜香、醇厚、焦脆、清甜在高温催化下疯狂融合、碰撞、升华后形成的风暴。炖肉的浓香沉稳如大地基石,油炸的焦香跳跃着撩拨神经,清蒸海鲜的鲜甜如同海风拂面,还有酱料爆炒的镬气、香料熬煮的深邃底蕴、面点烘焙的温暖麦香……它们交织缠绕,不分彼此,又层次分明地冲击着感官。
厨房里的喧嚣此刻达到了顶峰。巨大的抽油烟机轰鸣着,如同永不疲倦的巨兽,贪婪地吞噬着弥漫的油烟水汽。灶台上,十几簇幽蓝或金红的火焰在鼓风机的助威下烈烈升腾,舔舐着沉重的锅底。铁锅与铁勺、锅铲的猛烈撞击声密集如骤雨,清脆、厚重、带着金属特有的震颤,是这片战场最激昂的鼓点。
“刺啦——!”滚烫的热油泼在盛满花椒、辣椒、葱蒜末的鱼片上,那一声惊心动魄的爆响,伴随着冲天而起的浓烈辛香,瞬间压过了其他声响,引得附近几个师傅都侧目看来,负责这道水煮牛肉的浙菜师傅手臂肌肉贲张,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凶狠的专注。
“起锅!东坡肉!”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喝。那位沉稳的浙菜师傅双臂稳稳端起一口沉甸甸的砂锅,锅盖掀开的刹那,浓郁的、带着冰糖甜蜜焦香和醇厚酒香、酱油香的肉味轰然炸开,深红油亮的肉块在浓稠酱汁中微微颤动,如同凝固的红玛瑙,油脂的光泽诱人犯罪。他动作迅疾又不失沉稳,将肉块小心地滑入早已预热好的、铺着翠绿荷叶的深盘中。
“鳜鱼!清蒸海鲈好了没?一起上!”粤菜老师傅声音不高,却穿透力极强,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正手持一把细长的尖刀,动作快得只见一片银光残影,精准地在一尾蒸得恰到好处、鱼皮微微绽开的鳜鱼脊背上划下斜刀,每一刀都深至鱼骨,间距均匀得如同尺子量过。旁边的徒弟立刻将切好的碧绿葱丝、嫩黄姜丝、鲜红椒丝均匀地铺在鱼身上。另一口蒸锅打开,同样手法处理的海鲈鱼也同时出炉,鱼身下垫着雪白的豆腐,蒸汽裹挟着极致的鲜甜四散。
老方师傅的嗓门是厨房里最洪亮的,此刻他正站在一个巨大的、热气腾腾的瓦罐旁,那是他压轴的徽州一品锅。他手持一把长柄汤勺,用力地搅动着罐内浓稠翻滚的汤汁,金黄的蛋饺、油亮的肉圆、褐色的笋干、吸饱了汤汁的豆腐果、还有切成滚刀块的蹄髈在深色的汤底中沉浮翻滚。“火候!火候!最后一把柴!把那股子‘徽韵’给我逼出来!”他额头青筋微凸,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眼神却亮得惊人。
“龙井虾仁!走你!”年轻的厨师一声喊,手中白瓷盘稳稳接住师傅从锅中颠出的粉白虾球。虾仁颗颗饱满如玉,蜷曲成完美的球状,表面裹着一层薄而清亮的、带着淡淡茶香的琉璃芡,几片碧绿鲜嫩的龙井茶叶点缀其间,清雅的香气如同一股沁凉的溪流,瞬间中和了周围的浓烈。
角落的面点区则是另一番景象。小戴师傅戴着厚手套,猛地拉开烤箱门。一股混合着焦糖、黄油、小麦和坚果烘焙后特有的、温暖醇厚的浓香如热浪般喷涌而出,瞬间在厨房一角开辟出香甜的王国。烤盘上,金黄诱人的可颂面包层层叠叠,酥皮在灯光下闪耀着油润的光泽,饱满的坚果镶嵌其间,散发出令人心安的坚果香气。他动作麻利地将面包转移到冷却架上,脸上洋溢着憨厚而满足的笑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步之外的小章师傅。她几乎没有任何大的动作,沉静得仿佛置身风暴之外。一双巧手在洁白的案板上翻飞,如同穿花蝴蝶。糯米粉在她手中被赋予生命,捏、搓、揉、压,片刻间,一只只栩栩如生、通体碧绿、点缀着“露珠”的“雨打芭蕉”点心便在她指尖诞生,精巧得如同艺术品。旁边的蒸笼正冒出袅袅白气,隐约透出里面粉嫩可爱的兔子包和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的影子。
整个厨房像一座高速运转、分工精密、却又浑然一体的巨大机器,每一个零件都在疯狂燃烧,只为将最巅峰的美味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来。汗水、火光、香气、声响、专注到极致的眼神……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食物与技艺的、惊心动魄的画卷。
临时清理出的试菜区,紧邻着热火朝天的灶台战场。一张厚重的不锈钢操作台被擦得锃亮,权充餐桌。上面铺着干净的白色一次性桌布,虽然简陋,却因即将呈现的盛宴而显得庄重。头顶几盏大功率白炽灯将光线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照亮了台面,也照亮了围站在桌边、脸上混合着疲惫、兴奋与些许紧张的六位主厨和两个小徒弟。
当陈星灼和周凛月的身影出现在入口时,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厨房里震耳欲聋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抽油烟机低沉而固执的轰鸣作为背景。大师傅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徒弟们也停下了手中收拾的动作,屏息凝神。空气中弥漫的浓烈香气,此刻仿佛也带上了一丝紧张的等待意味。
陈星灼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那张被灯光照得发亮的操作台上。她微微颔首:“各位辛苦了。”
这简单的四个字如同一个开关,瞬间让凝固的气氛重新流动起来。老方师傅作为代表,向前一步,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但声音里的洪亮依旧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陈老板,周老板,席面齐了!按刚才拟的单子,二十四道,请您二位品鉴指教!”他侧身让开,手臂一展,指向那琳琅满目的菜肴。
灯光下,这张临时餐桌瞬间被点亮,如同一个微缩的、流光溢彩的美食世界。六道凉菜如同开场的序曲,环绕在外围。
徽州卤味拼盘稳稳占据一角。深褐色的卤汁浸润着盘中一切:方方正正、纹理分明的卤牛肉呈现出诱人的酱色;切成薄片、带着漂亮螺旋纹路的卤猪耳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卤蛋对半切开,露出蛋黄与蛋白之间浸润的卤香;几块卤豆干吸饱了汤汁,显得丰腴厚实。
最抓人眼球的,是盘中央整齐码放的水晶肴肉,那半透明的、如同琥珀冻胶般的皮层包裹着粉嫩的瘦肉,层次分明,灯光下折射出温润的光泽,旁边点缀着细细的姜丝,一碟镇江香醋散发着含蓄的酸香。
与之相邻的是潮式卤水鹅掌翼,深琥珀色的卤水包裹着肥厚的鹅掌和展开的鹅翼,皮肉收缩紧致,泛着油亮的光,浓郁的卤香中透出复杂的药材和香料底蕴。
白灼章鱼则带来清爽的海风,洁白的章鱼片卷曲成花朵状,肉质紧实弹牙,仅仅搭配着豉油和碧绿的芥末,却将海洋的鲜甜衬托得淋漓尽致。老醋蜇头呈现出半透明的淡黄色,切得细如发丝,盘成精巧的一团,淋着深褐色的老醋汁,撒上星星点点的白芝麻和翠绿的香菜末,酸香开胃。
最后是一道极简的麻酱油麦菜,翠绿欲滴的油麦菜心整齐码放,淋上浓稠喷香的芝麻酱,纯粹的绿色与浓郁的酱色形成鲜明对比。
凉菜之后,热菜如同汹涌的浪潮,层层叠叠,几乎占据了台面三分之二的江山。那份量,那份色彩,那份升腾的热气与交织的香气,形成一股强大的视觉与嗅觉冲击力,令人呼吸都为之一窒。
黄山炖鸽盛在一个古朴的陶罐里,盖子掀开,清澈见底的汤水中,一只体型饱满的乳鸽沉浮其中,汤面上只漂浮着几颗鲜红的枸杞和碧绿的葱段,看似简单,却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醇厚而清雅的禽肉鲜香。
问政山笋色泽嫩黄,切成滚刀块,配着几片薄薄的咸肉,汤汁清亮,笋的鲜甜与咸肉的脂香交织。
毛豆腐金黄酥脆的外壳在灯光下闪着油光,上面点缀着鲜红的辣椒末和翠绿的葱花,浓烈的发酵香气带着奇异的诱惑力。
红烧大黄鱼色泽深红油亮,卧在长盘中,鱼身完整,酱汁浓稠地包裹其上,几片雪白的冬笋和几朵小巧的黑木耳点缀其间,咸鲜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
龙井虾仁如同一盘粉白的珍珠,颗颗圆润饱满,裹着清亮透明的薄芡,散发着幽幽的茶香,几片碧绿舒展的龙井茶叶是点睛之笔。
东坡肉在深盘中呈现出完美的琥珀色,四四方方,肥瘦相间,肉皮油亮,浓稠的酱汁紧紧包裹,仿佛轻轻一碰就会颤抖着融化,甜香与酒香浓郁得化不开。
白灼基围虾堆成小山状,虾壳鲜红透亮,弯曲着身体,仅仅依靠自身的鲜甜和旁边一碟姜醋汁便足够动人。
清蒸海鲈鱼鱼身洁白,淋着清亮的蒸鱼豉油,上面铺着细密的葱姜丝,鲜甜之气最为纯粹直接。
蚝皇鲜鲍片深褐色的鲍片厚实软糯,浸在金黄油亮的蚝皇汁中,散发着浓郁的海味与酱香。
佛跳墙(简化版)则被盛在一个稍小的、但依旧气派的紫砂盅里,盖子紧闭,神秘而庄重,但那丝丝缕缕、复杂到极致的混合香气——海味的鲜、山珍的醇、肉类的厚、汤汁的浓——却已霸道地弥漫开来,宣告着自己的不凡。
闽南姜母鸭带着浓重的姜香和麻油香,鸭肉呈现深沉的酱色,油润诱人。爆炒双脆色彩明快,黄喉与鸭胗切着细密的花刀,与翠绿的芹菜段、鲜红的辣椒片在盘中碰撞,镬气十足。干煸四季豆表皮微皱,带着焦香的斑点,与深褐色的肉末、暗红色的干辣椒段混合,麻辣干香的气息刺激着鼻腔。
上汤时蔬是奶白色的浓汤中沉浮着碧绿的鸡毛菜,汤面上点缀着金黄的炸蒜末和几粒鲜红的枸杞,清爽宜人。
水煮牛肉表面覆盖着厚厚一层鲜红的辣椒碎和金黄的花椒粒,滚烫的热油刚刚浇过,还在滋滋作响,红亮的汤汁中隐约可见雪白的鱼片(因食材临时调整)和嫩绿的豆芽,麻辣辛香的气息如同火焰般灼热。
回锅肉肥瘦相间的肉片被煸炒得微微卷曲,边缘带着焦脆的痕迹,与深绿色的蒜苗、暗红色的豆瓣酱同炒,酱香浓郁,油润诱人。
两盆汤羹如同压阵的重器。徽州一品锅内容极其丰富,深色的汤底浓稠油润,蛋饺金黄、肉圆油亮、笋干深褐、豆腐果吸饱汤汁、蹄髈块肥糯诱人,各种食材层层叠叠,散发着混合了腌鲜风味的、无比醇厚的浓香。
粤式老火例汤则是清澈的淡黄色,汤中可见大块的猪骨、几颗蜜枣和些许干制的海底椰,香气清润甘甜,带着淡淡的药材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