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午后,景仁宫庭院里的海棠开得正盛,簇簇粉白,喧闹热烈。然而,这盎然的春意却仿佛一丝也未曾透进偏殿那间小小的暖阁。柳贵人柳清漪坐在窗边的绣墩上,身形比月前更显单薄,如同一枝被风雨摧折过的细柳,裹在淡青色的宫装里,空荡荡的,了无生气。她指尖无意识地绞着一方素帕,目光怔怔地望着窗外,那盛放的海棠在她眼中,也只余一片灰败。
林清玥悄然走进,脚步声轻缓,却还是惊动了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柳清漪。她慌忙起身欲行礼,动作间带了几分仓皇与虚弱。
“妹妹不必多礼。”林清玥快步上前,扶住她的手臂,触手之处,只觉冰凉瘦削,心中不由一叹。她引着柳清漪重新坐下,亲自斟了一杯温热的桂圆茶递到她手中。
“姐姐……”柳清漪未语泪先流,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调。她这些时日,强撑着在人前端庄温顺,只有在林清玥这里,才敢泄露一丝真实情绪。“我……我心里难受得很……”她抽噎着,断断续续,“赵煊哥哥他……他如今中了探花,前程似锦,可我……我却困在这深宫里,日复一日,不见天日……我怕,我怕终有一日,他会忘了我,或者……或者我等不到那一天……”
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在她苍白的脸颊和手中的茶盏里。她不敢大声哭泣,只能压抑着,肩膀微微耸动,那副凄楚无助的模样,任谁见了都会心生怜意。
林清玥没有立刻出言安慰,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同时,悄然运转了那与生俱来的金手指——读心术。她并非不信任柳清漪,而是深知在这深宫之中,人心易变,她需要确认柳清漪此刻最真实的想法,才能做出最稳妥的决断。
瞬间,柳清漪那杂乱而汹涌的心声,如同潮水般涌入林清玥的脑海:
【……赵煊哥哥的信上说非我不娶,可这深宫高墙,如何逾越?……家里前日来信,隐隐催促我要安心侍奉皇上,为家族争光,可我……我心里只有赵煊哥哥啊!……云裳姐姐是唯一懂我的人,我若连她都不信,还能信谁?……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也好过这般日夜煎熬……可是,死了就真的再也见不到他了……】
那心声充满了对情郎坚贞不渝的思念、对家族压力的恐惧、对林清玥近乎全部的依赖,以及深陷绝望边缘的一丝微弱求生欲。确认了柳清漪心意未变,且并无他念后,林清玥心中稍安,同时也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
她伸出手,轻轻覆在柳清漪冰凉的手背上,那温暖而坚定的触感,让柳清漪微微一颤,抬起泪眼朦胧的脸。
“妹妹的苦,姐姐都明白。”林清玥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能安抚人心的力量,“看着你这般折磨自己,姐姐心里也不好受。”
她微微前倾身子,目光直视着柳清漪的眼睛,语气郑重得如同立誓:“你信姐姐一句,且再忍耐些时日。如今朝中局势波谲云诡,慕容家气焰嚣张,陛下正需集中精力应对。待陛下铲除奸佞,肃清朝纲,大局稳定之日——”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我必设法,让你与赵公子团圆。”
柳清漪猛地睁大了眼睛,泪水凝固在长睫上,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姐姐……你……你说什么?”她的声音抖得厉害。
“我说,我会帮你离开这里,让你和赵煊有情人终成眷属。”林清玥重复了一遍,语气无比肯定,“这不是虚言安慰。姐姐既然说得出,便自有办法。只是,此事需等待最恰当的时机,更需要你绝对的耐心和谨慎。在这之前,你定要保重自己,安分守己,绝不能露出任何马脚,否则,便是害了你,也害了赵公子,前功尽弃。”
柳清漪望着林清玥那双清澈却深邃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一丝玩笑或敷衍,只有沉静的智慧和不容置疑的承诺。巨大的希望如同破开乌云的光芒,瞬间照亮了她死寂的心湖。她反手紧紧抓住林清玥的手,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唯一的浮木,激动得浑身发抖,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却是喜悦的、充满希望的泪水。
“姐姐!姐姐大恩!清漪……清漪无以为报!”她泣不成声,几乎要跪下行礼,“清漪知道了!清漪一定听姐姐的话,好好活着,耐心等待!绝不给姐姐添乱!”
看着柳清漪眼中重新燃起的光彩,林清玥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手背。她既然承诺了,便会去做。这深宫禁锢了太多东西,至少,这一对有情人,她想凭自己的能力,为他们争一个未来。而实现这个承诺,不仅需要智慧,需要时机,有时,或许也需要她隐藏在科学家身份之下,那曾经作为散打冠军所具备的果决与力量,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