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美建交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神州大地激起千层浪。
苏州的大街小巷,邻里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吴侬软语说话像是在唱歌,兴奋的话语声交织在空气中。
国家开始鼓励城镇个体经济发展,做生意不再被视为‘投机倒把’。
李一鸣在玄妙观摆摊许久,一直提心吊胆,政策一放开,他脑子一转,立刻跑去办了个体户经营执照。
巷口李家的小卖铺一开张,邻居们都乐开了花,以后买东西方便多了,尤其还装了电话,这下接电话也不用跑老远。
吴姗姗坐在窗前,手中捧着微微泛黄的书,听着外面邻居的议论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知道,一个崭新时代即将来临。
不过这些对什么也不缺的吴姗姗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她依旧每日上学放学,专心读书,闲暇时就写写稿。
吴姗姗特别喜欢苏州园林,喜欢它的独具匠心的设计,看着那些庭院就觉得藏着许多故事,一有空就带小军去参观在拙政园、退思园、留园和网师园之间。
门票如今一人不过五分钱,在她看来便宜得很。
小军起初不理解为何要花钱逛园子,可一踏入那精致绝伦的园林,便被眼前的美景震撼,直呼大开眼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说回去就要画下来,吴姗姗对此表示认可,回去的路上还特地给他买了一套彩色画笔。
逛完园子,两人还会去国营饭店大快朵颐,松鼠鳜鱼、响油鳝糊、母油船鸭、奥灶面,还有吴姗姗最爱的蟹粉小笼包,每一道菜都让她们吃得格外意足。
姐弟俩回去面对张阿妹的冷脸,都当对方是空气。
为了避开张阿妹的唠叨,吴姗姗只说在外面找写作灵感,吴建国向来支持女儿,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吴姗姗的身体也在悄然变化。
吃得好、睡得香,她的个头蹭蹭往上长,十三岁的她已然将近一米六,已经算不上小矮子了,张阿妹看她时还要抬着头,她四肢纤细,出落得亭亭玉立。
粉色圆领衬衫搭配黑色直筒裤,一双黑色扣带小皮鞋,乌黑长发编成单麻花辫搭在肩头,几缕碎发垂在白皙脸颊边,灵动的双眼仿佛藏着星辰,举手投足间尽显少女的青春朝气。
很快,高考的日子来临。
1979年7月7日 - 9日,这场被称为“史上最难高考”的考试,全国共有468万考生,却仅录取28万人,录取率约6%。
文科类考生考语文、历史、数学、地理、政治、外语;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外语专业考生还需加试外语。
7日清晨,雨后的校园弥漫着凌霄花淡淡的甜香,显得格外肃静。
考场门口挂着“热烈欢迎考生,接受祖国挑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国家在期待你们,人民在期待你们”等??横幅。
与后世相比,当下这个时代的高考似乎还没有形成那种令人倍感压力和紧张的氛围。
考场外并没有像后来那样挤满了焦急等待、望子成龙的家长们。
大部分考生都是独自一人或者三两结伴前来参考,就如同平日里经历过无数次的普通摸底考试一般,每个人的神色都显得颇为平静和寻常,仿佛这场考试不过只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小插曲罢了。
吴姗姗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第一天上午就是考的语文,拿到试卷翻看完,内心十分淡定。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地理各100分,英语50%计分,合计总分550分。
高中只有两年,英语从基础Abcd开始学起,高一结束时得知外语成绩一部分计入总成绩,高二英语便成了选修。
时下老师多少有些口音,英语水平真谈不上好,可吴姗姗英语早已精通,学起来驾轻就熟,让英语老师直呼她有天份。
第三天下午考英语,考场规定半小时后才能离场,她拿到试卷一看,题目真的很简单,拿起笔就开始刷刷答题,全做完不过也才过去了四十多分钟,检查一遍后便交卷离场,好在提前交卷的考生非常多,她这个行为并不突兀。
她并不想隐藏实力,因为这个年代真的有不少人冒名顶替,但是考的非常好的一般人还真不敢下手,她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考完试等成绩出来这段时间,张阿妹没少说风凉话:还真当自己是神童了,这次考试要是落榜了看你以后怎么办?
以后工作都不好找,年纪这么小工厂也不会要,吧啦吧啦……
吴建国都快烦死张阿妹了,这话说的太让人不舒服了!
吴姗姗就当她放屁,根本不搭理。
时下高中毕业国家确实没有分配,就业上不如中专生,之前她也想提,可是这个继女跳级太快,她都没来得及说,这下好了,高考结束了,人家李一鸣都连续考两次了都没考上,看到时吴姗姗能考出个什么花来!
吴建国主打一个不吱声,他心里是希望女儿能考上大学的,到时整个巷子,整个厂,他家就是头一份!
但是心里也在打鼓,他女儿再厉害也是接连跳级,但是,说不定呢?他女儿成绩一向好,说不定吴家祖坟冒青烟就考上了呢?
高考总分计算因报考学校类型而异,本科线350分,重点线380分。
班主任让学生自己估分,好填报志愿。他告诉吴姗姗,以她的成绩,重点院校可以任选,让她好好挑。
吴建国给不了一点建议,他不懂就去问庄超英,庄超英对于吴姗姗这个好苗子自然十分重视,上门问她报考志愿。
吴姗姗说:“庄叔叔,我想上清大,选的机械工程系。”
庄超英一听也是连连点头,伸出大拇指直夸:“清大?清大好啊!那可是数一数二的顶尖学府,姗姗真是好样的!机械工程系以后就业可抢手了,国家发展可离不开机械重工,老吴,你可真是养了个好女儿!”
吴建国一听庄超英说好,便咧开嘴直乐,又转身亲自倒了一杯加快茶叶的茶水递过去。
张阿妹没眼看,一甩袖子就出门找人聊天去了。
其实上海的大学也很好,但是这边的菜都是甜口居多,而且江苏上海根本没有供暖,冬天冷的很,况且国内顶尖学府资源肯定更好,所以她才选的首都。
很快高考成绩就下来了,吴姗姗考了482分的好成绩!比全国第一名就差了一分,还是江苏省的理科状元!
消息一出整个学校和市教育局、省教育局领导都沸腾了!
今年的状元竟然出在了一中!这说出去都是他们学校的荣誉,也是老师的功劳。
一打听,状元还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那更是震惊不已!
省教育局和市教育局领导也表示必须重视,必须得立个榜样!宣传声势还得浩大!
以至于棉纺厂厂长接到消息时整个人还是懵的。
没想到他们厂子弟里面还出了个神童!
不过这毕竟是大好事!宣传,必须要好好宣传!
吴建国人还在车间工作,还是厂长让人通知他,把他叫到办公室才得知消息,顿时不顾场合一蹦三尺高!
厂长笑呵呵的夸他养了个好女儿,旁边办事员主动给他沏茶,吴建国受宠若惊的接过,听着厂长的夸赞,神情恍惚,一时也无心上班。
厂长大手一挥给他放了半天假。
回去时他脚下直发飘,一路咧着嘴回了家属院。
家属院的人比他更早得到消息,看他回来都是围上去恭喜的,直夸他有福气!
吴建国笑容就没有下来过,他还跑去买了一包糖,见人就发。
等吴姗姗回家后,更是对人嘘寒问暖,说必须要好好摆几桌,请亲戚朋友邻居过来庆祝一下,还要放鞭炮热闹热闹。
这意气风发和大气敞亮的模样,要不是看人还是那个人,吴姗姗都以为这个人换了芯子。
张阿妹见不得这个场面,出去找人聊天去了,等出去看李婶朱婶围过来三句不离吴姗姗考上大学,吴家真是飞出一只金凤凰巴拉巴拉……
她又被气的跑回了家,直奔房间,把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吴姗姗不出意外的被清大录取,这样的好苗子多的是学校抢着要,他们一看人报的是自家学校,清大招生办的老师别提多高兴了!
拍胸脯向领导保证这个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和电话他亲自负责。
得知消息的学校和市教育局的横幅都拉出来了,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我校吴姗姗同学被清大录取!”、“热烈庆祝我校吴姗姗同学荣获江苏省理科状元!”、“喜报!吴姗姗同学在1979年高考中勇夺状元,书写青春华章,开启璀璨人生!”
还有记者采访,不过这个吴姗姗就谢绝了,最后学校让吴建国去了。
家属院和厂里也挂了差不多内容的横幅,一时之间吴姗姗的名字在附近都传开了。
庄图南马上就初三,他过来找吴姗姗借试卷课本,吴姗姗很爽快就给了他。
小敏期末发挥的还不错,但是也没考上一中,下学期她也要上初一了。
对此,张阿妹真是恨铁不成钢!
如今的大学不需要自己出学费,学校还有每个月十几块的补贴,也不需要掏生活费,吴建国总算没说什么家里负担太重供不起之类的话。
小军还没到上学的年纪,看到姐姐考上大学,满眼都是崇拜,巷里的小孩子都喜欢找他玩,整天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