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眼神无比深邃。他知道,等待的过程或许煎熬,但为了最终的彻底胜利,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龙炎的精神,不仅在于冲锋陷阵,更在于潜伏忍耐,等待那绝杀一击的最佳时机。
当秘密调查小组的所有资源,如同精密仪器的各个部件,终于全部聚焦于“白金瀚三陪女失踪案”这条最幽深、
也最危险的线索时,一股无形的压力与紧迫感笼罩在每位成员心头。时间已过去半年,证据可能早已湮灭,
知情人或许缄口甚至消失,对手更是高度警惕且残忍狡猾。这无疑是一场硬仗中的硬仗。
李南在安全场所进行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他目光扫过每一位成员——杜江、荣志强、关劲松、伍建国、徐晶晶,
以及新加入的贺思伟、陈铭生、范新泉、叶嘉。
“同志们,‘白金瀚失踪案’可能是我们撕开高启强堡垒最坚硬外壳的唯一机会,但也可能是最危险的陷阱。”
李南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对手丧心病狂,我们必须万分谨慎。所有行动,以安全为第一前提,证据获取必须合法合规,经得起任何检验。
现在,根据各自特长,分组行动!”
陈铭生,这位来自新区禁毒大队的年轻民警,身上带着长期与最狡猾罪犯打交道磨砺出的沉稳与冷冽。
他的突破口,选择在了白金瀚歌舞厅那阴暗的角落——毒品交易。他知道,这种场所的毒品吸食者和低层小贩,
为了自保或换取利益,往往是信息的潜在来源,但也极度危险,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陈铭生没有贸然进入白金瀚,
而是通过之前禁毒工作中建立的秘密渠道,以及范新泉这个本地通提供的市井信息,
锁定了两个经常在白金瀚周边兜售摇头丸、K粉的小混混——“黄毛”和“山鸡”。这两人属于边缘角色,胆子不大但消息灵通。
陈铭生伪装成一个外地来的、寻求“稳定货源”的小买家,利用其禁毒经验,对行话、套路了如指掌。
他通过中间人,一个被控制使用的隐性吸毒人员牵线,在一个嘈杂的台球厅约见了“黄毛”。
见面时,陈铭生眼神涣散,动作略带神经质,完美扮演了一个沉溺毒海的买家。
他先是小额购买了一些毒品,取得了“黄毛”的初步信任。交易完成后,他故意表现出焦虑和多疑,压低声音对“黄毛”说:
“兄弟,你这货还行,就是在这地方交易…妈的,心里不踏实。听说你们这场子以前出过事?
好像有个女的不见了?别他妈哪天我也栽了。”
“黄毛”正处于成交后的松懈状态,闻言嗤笑一声,下意识地显摆:
“操!你小子胆子比针眼还小!那都是啥时候的老黄历了?半年前了吧?那个叫小丽的小姐?
是自己不懂事,拿了不该拿的东西,想跑路,结果…”
他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失言,猛地刹住话头,警惕地瞪着陈铭生,
“你他妈问这个干嘛?找死啊?!”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陈铭生心里咯噔一下,但脸上却装作被吓到的样子,连忙摆手,递过去一根好烟:
“哎哟哥,我随便问问,瞎操心,瞎操心…抽根烟,压压惊。”
他熟练地转移话题,聊起了毒品质量和价格,仿佛刚才真的只是无心之失。
虽然“黄毛”没有再说下去,但“小丽”、“拿了不该拿的东西”、“想跑路”这几个关键词,以及“黄毛”瞬间的紧张和恐惧,
已经传递了大量信息!陈铭生判断,“黄毛”即便不是知情人,也一定听说过一些内幕,而且此事在白金瀚内部是一个禁忌话题。
他不敢再问,完成交易后迅速离开,并将这一关键线索立即汇报。几乎与此同时,治安大队出身的贺思伟,
则从行业管理和人员背景的角度展开了侦查。他对娱乐场所的运营模式、人员构成和心理特点有着深入的理解。
贺思伟扮演成一个家境不错、偶尔出来寻欢作乐的年轻白领,连续几个晚上泡在白金瀚歌舞厅。
他出手阔绰,为人“低调”,很快融入了氛围。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里的陪酒女、服务员、保安以及管理人员,寻找可能知情且心理防线较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