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线索都交织指向两个核心点,定城区人民医院鉴定科王副主任利用职权出具虚假病情证明牟利;
九孔桥派出所所长秦伟民及其亲信,利用审批取保候审的权力,明码标价,收受嫌疑人家属贿赂,
滥用强制措施,放纵犯罪。涉案金额虽然单笔看来在“巨贪”层面不算惊人,但性质极其恶劣——这不仅是腐败,
更是对法律尊严的公然践踏,是对公安司法公信力的严重破坏,直接导致了社会治安隐患的存在。
李南看着汇总来的报告,脸色冷峻如冰。手中的材料已经沉重得足以采取行动了,但他还记得唐国栋的指示:
要办就办成铁案,要连根拔起。
“目前,关于资金直接流向秦伟民或其亲信的个人账户的直接证据,我们还很薄弱。中间人环节是突破口,但也最容易打草惊蛇。”
李南在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上总结道,
“下一步,集中力量,盯死那个王副主任和已知的几名主要‘中间人’。寻找时机,争取突破他们的口供,
拿到指向秦伟民受贿的直接证据!”
调查,进入了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攻坚阶段。随着对异常取保人员背景调查的深入,
督察支队的关劲松和伍建国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名单上有好几个屡教不改、常年混迹街头、
以暴力手段争抢地盘、收取保护费的混混头目,他们在被九孔桥派出所打击处理,通常是因打架斗殴、
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等罪名后,总能很快凭借一份“严重”的病情证明获得取保,出来后往往消停没多久便故态复萌。
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他们要么在其活动的区域,如某个批发市场、一条娱乐街,拥有自己的“产业”,
如游戏厅、台球室,要么就是受雇于某个公司,负责“维护秩序”。而进一步梳理这些“产业”和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或关联方时,
一个名字开始反复出现——高启强。高启强,男,约45岁,定城区本地人。关劲松和伍建国调取了高启强的历史档案,
发现此人在90年代初期可谓是公安局的“常客”。档案记录显示,他曾因抢劫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多次被打击处理,
是个标准的“几进宫”人物,手段凶狠,在当时的定城“道上”颇有些恶名。然而,大约从90年代中期开始,
高启强的名字似乎从警方的重点名单上消失了。再次出现时,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
比如“启盛电子游戏厅”,通过调查发现实际上内设大量赌博机。此外还有定城区着名的“白金瀚歌舞厅”,
但是去过的人都知道,里面存在有偿陪侍乃至更严重的涉黄嫌疑。还有“强盛运输有限公司”“旧厂街市场管理服务公司”,
而这个管理服务公司表面上是负责几个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的“管理”,实则涉嫌强行收取高额“管理费”。
这些生意大多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明显涉嫌违法犯罪,但却异常“稳固”。群众走访和线报反馈,
高启强手下养着一批“保安”和“管理人员”,行事风格与其年轻时一脉相承——强硬、霸道,但手段却“高明”了许多,
很少再亲自打打杀杀,更多的是利用规则漏洞和经济胁迫。调查小组发现,那几个屡次被九孔桥派出所抓了又放、
放了又抓的混混头目,他们负责看管的场子或“维护”的市场,其背后老板或关联公司,最终都指向高启强。
换言之,这些人是高启强的“员工”。他们一旦出事,很快就能通过“生病取保”的方式出来,继续为高启强“工作”。
这绝非巧合。更令人起疑的是,高启强名下这些极易滋生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场所,
在九孔桥派出所的接处警记录和案件台账中,却显得异常“干净”。发生的纠纷、打架、甚至疑似敲诈勒索报警,
最终要么被调解处理,要么记录模糊,甚至像之前发现的那样,直接被“瞒报”。
仿佛有一层无形的保护罩,将这些地方与正常的执法监管隔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