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杜鹃开得正艳,像一片燃烧的朝霞。
岳川背着双肩包,跟着老向导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旋律,活像个春游的小学生。
“岳老师,前面就是黄洋界了,当年红军在那儿打了场大胜仗!”
老向导是个退伍老兵,嗓门洪亮得像开山炮,“毛主席还写了首词呢,‘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那叫一个霸气!”
岳川听得心潮澎湃,登上哨口的瞬间,山风呼啸而过,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枪炮声。
他掏出手机,对着云海拍了张照,突然灵感爆棚,蹲在石头上就写了起来,笔尖在本子上沙沙作响。
“这是……写歌呢?”老向导凑过去看,只见纸上写着《映山红》三个字,下面是几句歌词: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好听!真好听!”老向导一拍大腿,“这调调,跟咱山里的山歌似的,一听就亲!”
岳川笑着把本子揣起来:“还没写完呢,等写完了,唱给您听。”
在井冈山待了三天,岳川像个真正的游客,跟着老乡采茶叶,帮农户劈柴火,晚上就蹲在晒谷场听老红军讲过去的故事。
有个90岁的老交通员,说起当年冒着枪林弹雨送情报,眼里还闪着光:“那时候苦啊,但想着红军能打胜仗,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啥也不怕了。”
岳川听得眼圈发红,当晚就把《映山红》写完了。
他找了个老乡家的旧二胡,就着煤油灯的光,拉着调子唱了起来。歌声穿过窗户,飘在寂静的山村里,有老乡披着衣服出来听,默默抹着眼泪。
“岳老师,这歌能教我们唱不?”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仰着脸问,“我想唱给太爷爷听,他以前也是红军。”
岳川心里一暖,当即就教了起来。小姑娘学得快,童声清亮,唱到“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时,全村的狗都跟着叫了起来,像是在伴奏。
离开井冈山那天,村民们在村口摆了饯别宴,土鸡汤炖得香气扑鼻。
老向导塞给岳川一袋子炒花生:“岳老师,有空常来啊!咱井冈山的映山红,年年都开得旺!”
岳川抱着花生,眼圈红红的,突然中二地敬了个礼:“保证完成任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回到北京,《映山红》的录制格外顺利。岳川没用复杂的编曲,就一把二胡,一架钢琴,再加上军队合唱团的和声,简单却直击人心。
当他唱到“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录音棚里的老兵突然站起来,对着墙壁敬礼,声音哽咽:“我爷爷就是那时候盼着红军来的……”
歌曲小样先在军队内部流传,反响空前。有战士在训练间隙唱,有老兵在疗养院里跟着哼,连刚入伍的新兵都把歌词抄在日记本上。
军队文工团的张团长打来电话,语气激动:“岳川,这歌要火!建党节晚会必须上,而且得作为压轴!”
却带着滚烫的温度。但树大招风,麻烦很快就找上门。
境外“人权观察组织”突然发布报告,称《映山红》“美化战争,宣扬暴力”,还把歌词断章取义,说是“煽动对立”。
国内的残余公知也跟着跳脚,在社交平台阴阳怪气:“都什么年代了,还唱这种老掉牙的歌,能不能有点新意?”
更恶心的是,有营销号pS了一张“岳川在井冈山破坏文物”的照片,虽然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但还是在小范围引起了争议。
“这群人连红军的故事都敢抹黑,还有没有良心?”周曼把打印出来的谣言摔在桌上,“要不要我联系军媒,直接锤死他们?”
岳川正在给《映山红》做最后的混音,闻言头也没抬:“不用。让谣言飞一会儿。”
他打开手机,翻出在井冈山拍的视频——有老红军讲战斗故事的,有小姑娘唱《映山红》的,还有村民们在映山红树下劳作的画面。
他把这些素材剪成一个短片,配着歌曲,直接发到了网上,标题就叫“井冈山的春天”。
视频发布不到一小时,播放量就破了千万。老红军的眼泪,小姑娘的笑脸,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再配上那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看得人心里又暖又酸。
“这才是最有力的反击。”凌薇看着飙升的转发量,“他们越抹黑,大家越珍惜这些真实的故事。”
岳川笑了笑,关掉电脑:“走,唱歌去!今晚约了小雅他们K歌,我要把《映山红》唱成摇滚版,保证吓他们一跳!”
KtV包厢里,岳川抱着吉他,把《映山红》唱得又燃又飒,电吉他的失真音色混着二胡的旋律,竟有种奇妙的和谐。
凌薇举着荧光棒,跟着节奏晃得像个疯子,小雅的钢琴伴奏差点把键盘敲穿。
唱到高潮时,包厢门被推开,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站在门口,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岳老师,我是驻山部队的战士,刚休假回来,听到您唱歌……能合张影吗?
我们全连都爱听《映山红》。”
岳川赶紧放下吉他,拉着战士合影,还把刚买的零食塞给他:“替我向战友们问好,等建党节晚会直播,我给你们唱个完整版!”
战士红着眼圈点点头,转身跑了出去,嘴里还哼着“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岳川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力量。
他知道,《映山红》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传承——像井冈山的星火,像岭上的映山红,只要有人记得,就永远不会熄灭。
而那些试图吹灭星火的人,终究会发现,风越大,火越旺。
建党节晚会的彩排通知已经发来了,岳川摸了摸吉他弦,嘴角扬起一抹笑。
是时候,让这首《映山红》,在全国人民面前,真正燎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