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庭的金帐内,牛油火把噼啪爆响,映得每个人脸上阴晴不定。大单于挛鞮冒顿一脚踹翻鎏金食案,烤羊腿滚落在狼皮毡上,溅起油腻的血点子。
又是土豆!他咆哮着撕碎军报,纸屑纷飞,秦人除了土豆就没别的东西了吗?!
跪地的斥候吓得浑身发抖,捧起个焦黑的块茎:单于...千真万确...秦卒顿顿以此果腹,一人一天只吃三颗...
放屁!挛鞮冒顿抢过土豆狠狠砸向帐柱,本单于亲自尝过!这玩意吃五颗就胀得难受!
可...可秦卒吃了能日行百里...斥候突然抽搐倒地——怀中那颗被体温焐热的土豆突然爆开,辣粉四溅,呛得满帐的人咳嗽不止。
这正是嬴昭特制的惊喜土豆,里头藏着辣粉,专治偷粮贼。
帐帘猛地掀开,左谷蠡王浑身挂冰闯了进来:大单于!秦军押粮队距阴山仅三十里,只有百来人护卫!
挛鞮冒顿眼中凶光毕露:好!本单于亲率三千铁骑,劫了这粮!
暴风雪中,匈奴铁骑如鬼魅般扑向粮队。眼看百余秦卒不但不逃,反而笑嘻嘻地掏出土豆开始削皮。
装神弄鬼!单于弯刀劈下——却砍中个突然膨胀的巨薯!那土豆轰然炸开,喷出来的不是薯泥,而是密密麻麻的铁蒺藜!
挛鞮冒顿急勒马缰,却见后方雪地拱起无数薯藤,死死缠住马腿。秦卒们啃着土豆哼起小调:一颗管饱,两颗暖腰...
更骇人的是,那些秦卒吃着吃着浑身冒热气,周遭积雪融化成圈。匈奴兵冻得握不住刀,看对方赤膊抡斧,心态彻底崩了。
长生天不公!左谷蠡王哀嚎着被薯藤拖下马。
挛鞮冒顿弃马逃回王庭时,金帐已经堆满了战利品——全是秦军故意遗落的变异土豆。有的咬一口辣出眼泪,有的嗅一下就昏睡不醒,最绝的是那种荧光薯,夜里亮得晃眼,搅得匈奴人整宿睡不着。
巫祝!单于揪住老巫师衣领,能不能下咒让他们的土豆绝收?
老巫师颤巍巍地做法三日,第七日自己却开始狂啃土豆——原来赵高给的蚀魂咒反被灵泉净化,成了土豆真香咒。
绝望的挛鞮冒顿派死士潜入陇西,想要焚毁粮种。死士回报时却一脸陶醉:单于...秦人的土豆炖肉太香了... 说着竟从怀里掏出偷藏的辣酱。
恰逢暴雪封山,匈奴存粮耗尽。看着士卒们啃食冻死的战马,单于咬牙下令:...试试那玩意。
巫祝小心翼翼地烤制秦土豆,第一炉竟炸塌半个帐篷。第二炉半生不熟,吃完全军腹泻。直到第三炉,挛鞮冒顿亲自盯着火候,终于烤出焦香扑鼻的成品。
他闭眼啃下一口,甘甜暖流涌向四肢。帐外忽然传来欢呼——士卒们发现冻土豆发芽了,竟能当种子!
天不亡我!单于激动地率众播种,却不知那种子早被嬴昭掺了吸血薯基因。半月后,匈奴田垄长出的土豆会咬人,吸血的植株扭动如毒蛇。
最后的精神打击来自斥候密报。望远镜里,秦卒正用土豆砌墙,辣椒当瓦,玉米杆做梁,建成座香喷喷的堡垒。有个胖卒甚至闲得用土豆雕单于头像,雕完扔给食铁兽当玩具啃。
这还怎么打?挛鞮冒顿瘫坐王座,他们拿粮食当石头扔啊!
赵高的声音突然从水镜传出:单于何不也种土豆?
种个屁!单于砸碎水镜,秦薯吃多了放屁震天响!昨夜炸塌三顶帐!
实则他偷偷令巫师解析土豆成分,却发现灵泉种出的作物含微量金元素,食之强筋健骨。而匈奴种出的却含魂毒,越吃越虚。
转折发生在雪融时。秦军送来议和礼——整整十车发芽土豆。挛鞮冒顿本想掷还,却饿得啃起芽眼,顿时精神大振。
原来芽也能吃!他疯狂收割毒土豆芽,不料芽中含致幻剂,全军吃完集体跳起巫舞。单于绕着图腾柱蹦跶三天,醒后发现秦军已推进三百里。
最后的尊严丧于一场骂战。秦卒在阵前架锅煮土豆,香气飘过冰河。匈奴战马闻味叛变,拖着主人投奔敌营。
回来!本单于赏羊肉!挛鞮冒顿嘶吼。
一名投诚的匈奴兵回头喊:单于!土豆比羊肉顶饱啊!」
是夜王庭爆发兵变。饿疯的士卒抢劫土豆库,却发现库里堆满石头——赵高早偷换真粮运往魂族。
挛鞮冒顿持刀守着自己私藏的一袋土豆,对镜喃喃:难道真要学秦人...天天吃这个?
镜中突然映出嬴昭的笑脸:单于叔叔,辣椒酱要吗?
却是孩童通过水镜术投映影像。单于骇然劈碎铜镜,碎片却都映着土豆,连他瞳孔都成了薯形。
黎明时分,探马急报:秦军炊烟又起,今日似乎在炸薯条。
挛鞮冒顿默默解下金刀,唤来巫祝:去秦营...问问他们缺不缺牵马奴。
而真正的杀招刚出笼。嬴昭签出【跨域土豆炮】,将匈奴王庭坐标刻上薯弹。
单于叔叔~孩童对着炮筒喊,「送你顿热乎的!」
轰隆巨响中,薯弹跨越百里,正砸中金帐前的祭天火堆。爆开的不是火药,而是香飘十里的烤土豆泥。
匈奴人围着天赐美食跪拜时,挛鞮冒顿彻底崩溃。他砸烂所有青铜器,却发现每块碎片都映着那个啃土豆的奶娃身影。
赵高!他对着夜空嘶吼,「这就是你说的必赢之战?!」
东海荒岛上,胡亥正生啃土豆。毒薯让他浑身溃烂,却仍机械吞咽:哥哥...的粮...
浪涛卷来颗发光薯种,植入沙滩后长出的竟是辣稻——灵泉终于找到小主人。
咸阳宫中,嬴政看着匈奴称臣的国书,朱笔悬在岁贡土豆万石条款上。
昭儿,帝王轻唤,「要不要让他们改贡辣椒?」
孩童从辣酱缸里抬头,脸蛋红扑扑的:不要呀~他们的土豆苦~会带坏我们的熊熊!」
食铁兽配合地打了个辣嗝,喷出的火星点燃了匈奴国书。
大秦的北境,从此飘起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