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周娉婷和陈予默他们带着文文也跟着回了紫云山庄的老宅。
明亮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闲聊,文文乖巧地靠在周娉婷身边,摆弄着长辈们送的新玩具,气氛温馨而融洽。
“对了,娉婷,予默,”曾曦晴抿了一口茶后,似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放下茶杯,正色道,“你们俩打算什么时候去给文文上户口呀?这事你们俩可得抓紧办啊,等户口落定了,到时孩子上学什么的才方便。”
“呃,应该就这两天吧,材料我们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周娉婷也放下茶杯,轻轻抚摸着文文的头发回应道。
“那你们有考虑过给文文起个大名吗?”
曾曦晴复又开口问道,“是继续用‘文文’这个小名上户口,还是你们再给她重新起一个大名?是跟娉婷你姓周,还是跟予默姓陈?这些你们当爸爸妈妈的可都得事先商量好的呀。”
说着,曾曦晴慈爱地看向文文,“对不对呀,文文宝贝?你想不想要一个响亮又好听的大名呀?”
文文抬起头,眨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大人们。
周娉婷和陈予默对视了一眼,这个问题他们确实讨论过,但还没最终决定。
“文文,妈妈问你,你是想跟着妈妈姓周还是跟着爸爸姓陈呀?”
周聘婷温柔地低下头,看着文文的眼睛问道。
文文眨着大眼睛,看了看周娉婷,又扭头看了看陈予默,小脸上露出思考的神情。
她对这个选择似乎有些困惑,小手无意识地抓紧了周娉婷的衣角,小声嘟囔:“文文……想和妈妈……一样……”
周娉婷是文文生命里的一束光,她对周娉婷有着本能的亲近和依赖。
这时,一直沉稳坐在主位的陈毅博放下手中的紫砂壶,目光温和地扫过文文,又看向儿子和儿媳,缓缓开口了,语气沉稳而包容:“既然孩子自己更想跟着娉婷姓周,那我们就尊重她吧。再说了,娉婷为这个孩子付出的心血,我们都看在眼里。孩子跟她姓,也是一种缘分的延续。”
他沉吟片刻后:“至于名字嘛……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名字。”
“老陈,别卖关子了,快说来听听。”
曾曦晴一脸好奇的看向丈夫,催促道。
“你们看,我是这样想的——我们把‘文’这个字保留下来,毕竟大家都叫习惯了,孩子自己也熟悉。大名就叫‘周玉雯’如何?”
陈毅博把自己认真思索后的名字说了出来。
“‘周玉雯’?雯雯……文文……诶,这名字确实不错哦。”
曾曦晴斟酌品味了一番后,拍手叫好道。
“‘玉’,”陈毅博进一步解释自己的用意,“石之美者!我们都希望文文未来能如美玉一般,温润、坚韧、高洁,拥有美好的品德。而‘雯’字,乃成花纹的云彩,寓意祥瑞、美好,与‘文’同音,既保留了孩子原本的印记,又赋予了新的、更美好的祝愿。‘周玉雯’,娉婷,予默,你们觉得怎么样?”
陈毅博这番话,既引经据典,寓意深远,又充分考虑了对孩子原有身份的尊重和接纳,更表达了对孩子未来美好的期许。
周娉婷闻言,心中一动,和予默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许后立刻点头:“爸,你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玉雯,周玉雯,好听又有意义。”
然后,周娉婷温柔的拉过文文到自己面前,真诚的问道,“文文,那以后你的大名就叫‘周玉雯’,好吗?你喜欢吗?”
文文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名字背后的深意,但听到熟悉的“文”字,又看到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在微笑的望着她,鼓励着她,便也乖巧地点了点头回应道:“嗯,文文……喜欢。”
曾曦晴立即喜形于色,拍了拍陈毅博的手背:“哎呀,老陈,看不出来你如今肚子里的墨水量见涨啊!‘周玉雯’,好好好!这名字又雅致又大气,不错,不错!”
于是,文文的大名就在这愉快的氛围中商议一致,水灵灵的定了下来。
“哦,还有一个问题。出生日期那一栏你们想好怎么填了没有?”
曾曦晴考虑得很细致,“这可是和文文将来上学息息相关的。”
“妈,文文上次住院的时候,医生根据文文的牙齿和骨骼发育情况大致推断,她的实际年龄应该是五岁半左右。至于生日么,就定在今天吧。因为,这是她新人生的开始……”
这个充满意义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好好好!这个主意好!”
曾曦晴高兴地把文文搂进怀里,“那我们玉雯宝贝的生日就是10月24日了!以后每年这一天,爷爷奶奶都给我们小玉雯买大蛋糕庆祝,好不好?”
“好!”
文文的眼睛亮晶晶的,有光!
几天后,陈予默带着周娉婷和文文一起到了江南派出所的户籍窗口。
工作人员审核了他们小两口提供的《收养登记证》及其他所有证明文件后,熟练地在户口本上打印了新的一页——
姓名:周玉雯
与户主关系:长女
曾用名:文文
出生日期:1996年10月24日。
从此,“周玉雯”这个名字,连同她全新的出生日期和“陈家长女”的身份,正式落在了陈家的户籍档案上。
这也标志着——“周玉雯”小朋友终于拥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法律和社会承认的家,以及一个充满爱与祝福的全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