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镜结束后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每一分每一秒都拉得格外漫长,充满了不确定的焦灼。那种悬在半空、命运交由他人审判的感觉,并不好受。
苏恬试图让自己忙碌起来,以对抗这种无所适从的等待。她搬进了已经通风完毕、可以正式入驻的工作室新址。看着焕然一新的空间——明亮的公共办公区,摆满绿植和她的剧照、奖杯(虽然还不多)的展示墙,舒适温馨的休息区,以及属于她自己的、带着一整面落地窗的独立办公室——一种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这里,是她的根据地,是梦想启航的地方。
团队成员们也正式在这里安顿下来。柚柚很快用各种可爱的文创小物和打印出来的网络热梗表情包占领了自己的工位,让那个角落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有时略显吵闹的)活力。小林的桌面则永远整洁得像军事化管理,各类文件分门别类,井然有序。阿木的造型间里挂满了为苏恬后续活动准备的服装,色彩缤纷。周明占据了她办公室外最近的一个工位,方便随时沟通。
工作室开始像一台正式启动的精密仪器,虽然还有些新机器的生涩,但各个齿轮已经咬合,发出了运转的嗡鸣。苏恬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投入到工作室的日常运营中,参与团队会议,审阅柚柚制定的相对“稳妥”的初期宣传计划,和小林核对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与阿木讨论近期几个公开活动的造型定位。
然而,《回声》试镜的结果,像一片巨大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心头。无论她多么投入地讨论着下一个微博发什么内容,或者某个商业合作的细节,思绪总会在某个间隙不由自主地飘回那间安静的试镜间,回想起陈导锐利的审视,以及顾景琛那双深邃眼眸中难以捉摸的情绪。
周明看出了她的心不在焉,在一次只有两人在办公室时,他递给她一杯咖啡,状似随意地开口:“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回声》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路。我们手头还有几个不错的本子在谈,那个S+的古装剧,制片方还在等我们回复,条件很优厚。”
苏恬接过咖啡,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我知道,周哥。”她轻声说,“只是……有点不甘心。”她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去理解和靠近“林晚”,那种渴望在另一个灵魂里栖息的创作冲动,一旦被点燃,就很难轻易熄灭。
“我明白。”周明叹了口气,“陈导那边流程慢是出了名的,估计还要些日子。趁着这个空档,我们把其他几个选项也认真考虑一下,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就在这时,周明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对苏恬做了个“稍等”的口型,走到窗边接起了电话。
苏恬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目光无意识地落在窗外创意园里其他工作室进出的年轻人身上,心思却依旧飘忽。
几分钟后,周明挂了电话,走了回来,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表情,混合着惊讶、慎重,还有一丝……兴奋?
“恬恬,”他压低声音,仿佛怕被门外的人听到,“刚收到消息,之前接触过的一个高奢珠宝品牌,亚洲区负责人下周刚好在北京,想约你见一面,做个非正式的交流。”
苏恬握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紧。高奢珠宝?这可是衡量艺人商业价值和时尚地位的重要标尺之一。以她目前的地位,能接到这样的考察邀约,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认可。
“哪个品牌?”她问,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周明说出了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以精湛工艺和传奇历史着称的顶级珠宝品牌。“他们正在寻找新的、具有东方特质和现代活力的品牌挚友,甚至可能是形象大使。虽然只是初步接触,但机会难得。”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如果能拿下这个代言,对她的商业价值、时尚资源乃至公众形象的提升,都将是质的飞跃。这远比一部前途未卜的文艺片,更能快速巩固她刚刚成立的工作室的市场地位和现金流。
一边是心心念念、挑战与风险并存的《回声》,一边是触手可及、能带来巨大实际利益的顶级商务资源。天平的两端,沉甸甸地压着不同的未来。
苏恬沉默了片刻,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桌上还摊开着《回声》的剧本片段和人物小传,旁边放着那几张她在古镇买的蜡染布,蓝白交织的图案沉静而富有力量。
她看着那熟悉的字迹和图案,脑海中闪过“林晚”那双疲惫却不甘的眼睛,闪过顾景琛在试镜间里肯定的眼神,也闪过陈导那句“内敛,但有力量”的评价。
然后,她抬起头,看向周明,眼神清澈而坚定:
“周哥,帮我安排和品牌方的会面吧。但是,”她顿了顿,语气不容置疑,“在《回声》最终结果出来之前,我不会签约任何长期、且有排他性条款的商务合作。”
周明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愿意去接触,去争取,为自己和工作室铺更多的路,但她依然为《回声》留出了最重要的位置。她将自己的商业前景,悬在了一个艺术理想之上。
“你想清楚了?”周明确认道,“这个机会,很多人抢破头。如果等《回声》结果出来,万一……那边可能就不会等我们了。”
“我想清楚了。”苏恬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却无比执拗的笑容,“如果《回声》没了,再接这个代言,那是锦上添花,或者说是退而求其次的安慰。但如果为了这个代言,放弃了《回声》的可能,我会后悔。”
她选择将那个充满未知和风险的艺术追求,作为自己事业航程中,此刻最重要的锚点。
周明看着她,眼神复杂,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轻笑,带着几分敬佩:“行,听你的,苏老板。我这就去协调见面时间,也会跟品牌方那边说明我们的情况。”
他转身离开办公室去打电话。
苏恬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再次落在《回声》的剧本上。等待依然煎熬,但她的心却奇异地安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