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虞三人一时便陷入了沉默,他们知道崇岳生性洒脱,不喜被俗世牵绊,因此不知崇岳是否会有建立宗门的想法,故而一筹莫展。
房内,崇岳伏在书桌上,手中正握着一只炭笔在纸上画着双杵的草图,同时将三名弟子的对话听个真真切切,当听到叶渡生提到建立宗门时,不由的轻笑着摇了摇头。
建立宗门说着挺简单的,就算建立也不复杂,就像现在一样,培养几名弟子,甚至在未来继续多培养几名弟子,宗门无非就是对这个群体的一个称呼而已,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可忽然,崇岳脑海中再次浮现一个场景,黄褐色的湖面之上悬浮着一个看不清样貌的巨大黑色阴影,那阴影一声怒吼,音波以肉眼可见的状态将湖边的生机彻底摧毁,化为一片齑粉,而后天空中的日月便飞向阴影,又被其吞噬。
“咔”
崇岳手中的炭笔在画面出现在脑海的一瞬间便折断了,他也不由的打了个冷战,虽然这个幻象已经过去了不少时日,可再次想起,仍然觉得十分恐惧。
“宗门!”崇岳嘴里喃喃的说着,片刻后,他便下定了主意。
院中,邹虞三人都抬头看着夜空,听着城中不时响起的噼啪爆竹声,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在此时,一道金光自正房飞出,“啪嗒”一声落在石桌上,众人赶忙低头定睛看去。
只见石桌上的物件散发着阵阵金光,虽然没有大放光华,可那刺目的金光仍邹虞三人不得不抬手遮蔽。
这金光转瞬间便收敛其中,待众人放下手臂时,才看清,石桌上正躺着一块一尺长三寸宽的木牌子。
这块木牌正是雷击木,中间偏上的位置斜刻着一柄宝剑,正是崇岳的青蛇剑,而在青蛇剑下方竖着排列着“长青”二字,一剑二字在黑红色雷击木上依然散发着隐隐的金光。
邹虞看到木牌,双眼一亮,脸上随即便露出一副惊喜的神色:“看看,师尊同意了,以后咱们便是长青门了!”
涂山长嬴同样十分高兴,站起身,对着邹虞施了个万福礼,道:“恭贺邹师兄成为长青门大师兄,拜见大师兄!”
邹虞赶忙摆手,而后伸手取过桌上的雷击木牌,不停的摩挲着:“长嬴,以后还是别叫我师兄了,我刚才思虑了好一会儿,觉得还是以名字相称吧,万一今后师尊收个了不得的存在,我这‘大师兄’喊出去,不得让人笑掉大牙啊,你说这可多尴尬啊,所以啊,叫名字就得了!”
涂山长嬴闻言轻笑道:“师兄啊,我看你不是尴尬,就是这性子随了叔叔,随性自在。”
邹虞咧嘴笑了笑,便将手中的木牌递给了叶渡生,道:“叶渡生,你将这牌子挂到门外吧,今后这就是宗门密地了。”
叶渡生接过木牌,便问道:“为何是密地啊?”
涂山长嬴则接口说道:“叔叔生性淡泊,这里当然不能是乱糟糟的,未来应会在他处建立宗门场地,但是此处就只能是叔叔的弟子及友人才能到的地方。”
叶渡生闻言便点点头,拿着牌子便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新年伊始,当晨光刺破薄雾时,城中的雄鸡扯开嗓子啼鸣,红冠抖动间唤醒朝阳,而城中百姓却未像往日那样步履匆匆开始一天的忙碌,只是在雄鸡疑惑的叫声中悠闲的走出房门,在熟人之间句句的“年岁吉祥”中拱手作揖,笑谈家常,而孩童们则是嬉笑追逐,或是燃放爆竹。
崇岳同样是踏着鸡鸣走出房门,看着早早起来围坐在石桌旁的弟子们,嘴角不由的勾了起来,道了句:“新春顺遂!”
邹虞三人见到崇岳出来便赶忙起身站好,听到崇岳的祝福,就都拱手行礼,回道:“谢师尊(师父)(叔叔)!”
崇岳走上前,将一张白纸递给邹虞,说道:“看看是否合心意。”
邹虞展开白纸,看到上面画着一只杵,尽管只是寥寥数笔,却画得极为精美,不由得双眼放光,脸上的表情变得极为生动,而在一旁观看的涂山长嬴和叶渡生同样是双眸闪动,不住的点头称赞。
邹虞激动的双手甚至有些微微颤动,冲着崇岳再度拱手道:“谢师尊,师尊神笔当真高绝,此杵正中弟子心扉!”
崇岳则是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合心意就好,等过些日子,城中铁匠开工,你便可寻他们打造,之后我再将你的那块陨星熔于双杵内!”
邹虞连忙应声称是。
此时的京城相比吴桐县要冷上许多,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一座恢宏的祭台,此祭台就建在皇城西北角的矮丘之上,是整座皇城,甚至是整个京城地势最高之处。
祭台周围已布满金甲武士,他们身姿如松,各个身披鱼鳞金甲,面戴兽面吞口罩,金盔上的猩红缨穗与背上的玄黑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一支支闪烁着寒光的长戟指向天际,他们不仅守护着祭台的庄严,更如移动的铜墙铁壁,将帝王与潜在的威胁彻底隔绝开来。
每一张兽面下的目光都如同淬了毒的利箭,扫过祭台四周的每一寸阴影,就在这层层守护中,身着玄色衮冕的元和帝缓步拾级而上,头上大裘冕旒珠随步伐轻晃,碰撞出细碎的清音。
“吉时——到!”司礼太监尖锐的唱喏刺破长空,元和帝穿过九重丹陛,在祭台香炉中插上三支檀香,随着青烟袅袅升腾间,祭台之下,群臣在礼官的“跪拜”声中完成三跪九叩之礼。
此时,元和帝展开黄绫祭文,高声念道:“维皇承运,临御万方。仰承昊穹垂佑,俯查黎庶安康。今值元正,谨以牲醴玉帛,昭告昊天大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愿边疆晏然,四海咸宁;愿宗庙社稷,永世其昌。朕当恪循天命,敬德保民,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以仁心施政,以礼义化民,使天下归仁,风淳俗厚。尚飨!”
随后元和帝便将这祭文投入一旁的炉中焚烧,再接过司礼太监递过来的金爵,把祭酒泼洒在瘗坎中,酒液落下时溅起细碎金沫,与炉中腾起的青烟交融成雾,而后随着寒风直冲云霄。
祭天礼成,元和帝并未停留,而是乘辇直奔承明殿。
殿内早已备下珍馐玉馔,当群臣从祭台回到大殿,齐身下拜,山呼万岁,元和帝这才缓缓出现在宝座之上,而后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元和帝目光扫过阶下文武百官,朗声道:“新春伊始,万物更新,朕在此与诸位爱卿欢聚一堂。过去一年,诸位爱卿恪尽职守,勤勉奉公,为江山社稷出谋划策,使我朝四海升平,朕心甚慰!”
元和帝顿了下,接着道:“新的一年,望我等君臣一心,继续勠力同心,共创盛世华章!”
而后端起面前镶着宝石的金尊,向前微微递了递,道:“值此良辰,朕敬诸位爱卿一杯,愿诸位爱卿及家眷平安顺遂,福寿安康!”
待元和帝饮尽杯中酒,殿内再次响起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元和帝微微颔首,放下金爵,说道:“诸卿尽兴!”言罢,便在群臣恭送下消失在承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