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尔逊爵士的耐心被邓世昌那充满东方智慧的“太极推手”消磨殆尽,即将下达总攻命令的前夜,他所不知道的是,在距离他数百海里之外的南海深处,三座代表着这个时代工业制造能力巅峰的钢铁巨兽,已经与南洋舰队的主力,完成了历史性的汇合。
“镇海”号、“定远”号、“致远”号。
这三个在海军名册上,代表着至高战力的名字,如今第一次以一个完整的战斗集群的姿态,出现在了南洋的碧波之上。它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三艘拥有坚固装甲和毁灭性主炮的超级战舰,更带来了整个共和国的战争意志,以及那位身在南京,却仿佛无处不在的护国主的战略思想。
雅加达,南洋舰队司令部,那间因为最高保密等级而终年不见天日、只依靠蒸汽发电机驱动的电灯来照明的巨型海图室内,一种混合着浓郁烟草味、汗水味以及无尽焦虑的凝重气氛,几乎要凝结成实质,压在每一个身穿笔挺藏青色海军制服的年轻参谋军官的肩上。
海图室的正中央,是一座按照一万比一的比例,精确复刻了整个马六甲海峡及其周边岛礁、港湾的巨型沙盘。沙盘之上,代表着英国“狮”号舰队的红色模型,组成了一道长长的、傲慢的战列线,正停泊在海峡的入口处,如同等待扑食的猛兽。而代表着共和国海军的蓝色模型,则分散在各处,显得零散而弱小。
“英国人的传统战法,必然是寻求与我方主力进行‘战列线对轰’。”一名资深的老参谋,指着沙盘,声音沙哑地分析道,“他们的三艘一级战列舰,侧舷火炮加起来超过三百门,一次齐射投射的弹药重量,将是我们的三倍以上。在近距离炮战中,我们毫无胜算。”
“但我们的航速比他们快至少五节!”另一名年轻军官立刻反驳道,“我们可以利用航速优势,抢占‘t’字头,发挥我们舰首主炮的优势!”
“在狭窄的海峡里,对手不会给你从容占据阵位的机会!他们的海军将领,是全世界海战经验最丰富的一群人!”
争论声此起彼伏,焦虑的情绪在不断蔓-延。几乎所有西山讲武堂教案中的传统海战理论,在面对英国皇家海军这头庞然巨物时,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角落里那台黄铜打造的电报机,突然发出了一阵清脆而急促的“滴滴答答”声。
瞬间,整个海图室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台连接着帝国心脏的、神秘的机器上。一名机要员迅速地将翻译过来的电文,呈递给代理司令邓世昌。
电文很短,却字字千钧,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它来自南京,来自护国主顾昭。
“敌之长处在于重炮与厚甲,我之长处在于航速、射速与精度。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智者不为。此战之核心要义有三:机动、分割、围歼。放弃与敌进行堂堂正正之决战的愚蠢想法。马六甲海峡,便是朕为他们选好的坟墓。”
寥寥数语,如同拨云见日,瞬间击碎了笼罩在所有人心头的迷雾!
邓世昌拿着电报,快步走到巨大的沙盘前,他原本紧锁的眉头,已经完全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
“护国主说得对!我们为什么要和一群铁乌龟比谁的壳更硬?”他的声音,重新充满了力量与自信,“先生们,重新制定作战计划!我们的战场,不在开阔的大洋,就在这里!”
他的指挥棒,重重地敲在了沙盘上,那条最狭窄、最曲折,两侧布满了无数岛礁与港湾的、长达上百海里的水道上。
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作战计划,在顾昭那超越时代的战略思想指引下,迅速地在这些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头脑中,酝酿成型。一个为庞大但笨重的英国舰队,量身打造的“海峡口袋阵”。
第一步:“诱饵”。
计划派遣四艘共和国海军中速度最快的“猎豹级”通讯舰——这种为了追求极致速度而牺牲了几乎所有装甲的舰船,实际上就是驱逐舰的早期雏形——佯装成南洋舰队的残余主力,在与英军先头部队短暂接触并“不敌”后,立刻调头,向着马六甲海峡深处“仓皇逃窜”。以纳尔逊爵士的傲慢,和他急于寻找主力决战的心态,他必然会率领主力舰队,紧追不舍,从而一步步地,踏入这个为他准备的巨大陷阱。
第二步:“狼群”。
将南洋舰队和东海舰队中,超过四十艘装备了新式旋转炮塔和高射速后装线膛炮的“猎犬级”巡洋舰,提前进行伪装,分散埋伏在海峡两侧,那些星罗棋布的、被茂密的热带雨林所覆盖的岛礁和隐蔽港湾之中。它们将彻底静默,如同潜伏在草丛中的狼群,收敛起所有的气息,只等待那头肥硕的猎物,完全进入它们的伏击圈。一旦总攻信号发出,它们将从四面八方,同时杀出,利用自己的高航速和灵活的炮塔,对被拉成长长一列、机动不便的英国舰队的腰部和尾部,发动致命的、狼群式的围攻。
第三步:“铁拳”。
由“镇海”号、“定远”号和“致远”号这三艘主力铁甲舰,所组成的“中央特混舰队”,将作为这个口袋阵的“袋底”。它们将预先埋伏在海峡的最深处,也是最狭窄的出口附近。当英国舰队被“诱饵”和“狼群”纠缠得首尾不能相顾、阵型大乱之际,这支无敌的铁拳,将正面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封死他们最后的退路,彻底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这个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密的齿轮,环环相扣。它将共和国海军的技术优势——航速、射速、精度和通讯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完美地避开了与敌人在重炮对轰上的劣势。
在激烈的兵棋推演中,一名始终站在人群后排,默默观察,眼中闪烁着兴奋与紧张光芒的年轻军官,引起了邓世昌的注意。
他叫顾承宇,是护国主顾昭的长子。他刚刚从西山讲武堂毕业,被分配到旗舰“镇海”号上,担任见习舰长。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他的内心,既充满了对战争的渴望,也背负着作为护国主之子的巨大压力。他渴望证明自己,不是依靠父亲的荫庇,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华。
“顾见习,你似乎有话要说?”邓世昌注意到了他欲言又止的表情,主动点名道。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上。顾承宇的脸微微一红,但还是鼓起勇气,走上前一步。
“报告司令!各位长官!”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颤,但思路却异常清晰,“我认为,这个‘口袋阵’计划,近乎完美。但我们或许可以,为这个口袋,再上一道锁!”
“哦?说来听听。”邓世昌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英国舰队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风帆动力,”顾承宇指着沙盘说道,“一旦他们在追击过程中,发现情况不妙,完全可以利用信风,迅速转向,强行退出海峡。我们的‘狼群’虽然能骚扰他们,但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截断他们的退路。”
“所以,我建议,”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老将都为之一愣的大胆想法,“我们可以在海峡入口处,以及航道中几个关键的狭窄节点,预先秘密布设一种新式的水雷——一种由岸上观察哨,通过海底电缆,进行遥控引爆的电发水雷!”
“遥控水雷?”一名老参谋皱起了眉头,“闻所未闻!水雷的触发,不都是靠船只碰撞吗?如何遥控?”
“原理很简单,长官!”顾承宇的眼睛亮了起来,开始解释这个他在讲武堂的毕业设计,“我们在水雷内部,安装由电解液电池供电的电雷管,然后通过铺设在海底的、与我们电报系统同源的绝缘铜缆,连接到岸上的隐蔽起爆站。当我们的观察哨,确认敌舰进入了预定雷区后,只需按下一个按钮,电流通过,即可引爆!它的优势在于,绝对的隐蔽性和可控性!我们甚至可以精确地选择,要炸毁哪一艘敌舰的船舵或龙骨!”
整个海图室,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超越时代的、充满想象力的构想,给震惊了。将电报技术,用于引爆水雷?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片刻的沉寂后,邓世昌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天才!这简直是天才的想法!”他看着顾承宇,眼神中充满了赞许与欣赏,“这道‘电锁’,将彻底断绝英国人撤退的希望!他们一旦进来,就别想再出去!”
这个大胆的建议,被迅速采纳。顾承宇因为他的杰出构想,被破格提拔,直接参与到遥控水雷的布设指挥工作中。这位年轻的、在顾昭全新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将门之后,第一次在真正的战争舞台上,崭露头角,赢得了所有前辈的尊重。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一场庞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围绕着马六甲海峡,悄然运转。
一支支“狼群”舰队,消失在了夜色之中,潜入了它们预定的伏击阵地。
工兵部队乘坐着伪装的渔船,在夜幕的掩护下,开始在冰冷的海水下,布设那些连接着死亡电缆的铁疙瘩。
而那四艘作为“诱饵”的“猎豹级”通讯舰,则加满了最优质的煤炭,蒸汽锅炉的压力,已经提升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