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屠龙术的真谛
夜风吹过,林悦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快凉了。
她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不阻止它上市?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几乎是喊出来的,“这意味着那群骗子会成功!意味着无数相信那个‘大地之子’故事的股民,会把一辈子的血汗钱,扔进这个无底洞!”
她无法理解。
她花了三天三夜,冒着巨大的风险,拿到了这些足以将“沃土新科”钉在耻辱柱上的铁证。而这个男人,这个她以为是正义化身的“先知”,竟然说,要放任这颗巨型炸弹爆炸。
叶澜没有被她的激动所影响。他只是平静地看着江面上倒映的城市霓虹,那片虚假的繁华,像极了此刻的股市。
“你以为,把这份报告交给交易所,他们就会立刻取消‘沃土新科’的上市资格吗?”叶澜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冷酷。
“他们会启动调查,会开听证会,会要求‘沃土新科’补充材料。然后,对方的律师天团会把你的每一个证据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他们会说那笔海外贷款是王建国早已过世的二舅妈的遗产,会说德国的专利只是‘技术灵感来源’,会说那几家空壳公司是‘为了税务筹划而设立的战略合作伙伴’。”
“最后的结果,无非是上市进程推迟几个月。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出更完美的假账,编出更动人的故事。风头一过,它依然会上市。而你,林大记者,会收到一张天价的诽谤诉讼传票,你的职业生涯,也就到此为止了。”
林悦的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因为她知道,叶澜说的每一个字,都是血淋淋的现实。在资本的游戏规则里,真相,往往是最无力的东西。
“那……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她感到一阵深深的绝望,像是被剥光了所有武器,赤身裸体地站在一头即将暴走的巨兽面前。
叶澜终于转过头,看向她。
他的眼神里,没有绝望,反而燃烧着一种林悦从未见过的,近乎于残忍的兴奋。
“你想做的,是阻止一场屠杀。而我想做的,是让屠夫在举起屠刀的那一刻,刀锋倒转,刺穿他自己的心脏。”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要的,不是阻止它上市。我要的,是它在万众瞩目、股价最高、庄家最得意忘形的时候,以最惨烈、最公开、最无法辩驳的方式,当着所有人的面,瞬间归零。”
林悦的心脏,被这几句话狠狠地攥住了。
瞬间归零?
这是何等疯狂,何等大胆的想法!
“这不可能……”她下意识地反驳,“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一只正在被疯狂追捧的股票,瞬间死亡。”
“有的。”叶澜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当支撑它的谎言,被一种绝对的‘真实’,从根基上彻底摧毁的时候。”
他打开手机,调出了之前保存的,那个名叫钱振华的院士的资料。
“这个人,你认识吗?”
林悦凑过去一看,立刻点了点头:“钱振华院士,国内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泰斗,德高望重,为人最是刚正不阿。我们报社想约他的专访,约了三年都没成功。”
“这就对了。”叶澜笑了,“对付流氓,警察有时候没用。但流氓的亲爹,一句话就够了。”
“什么意思?”林悦彻底糊涂了。
叶澜没有直接回答,他的意识已经沉入了系统界面。
【正在启动“财务造假识别”模块……】
【正在启动“信息披露分析”模块……】
【目标:沃土新科招股说明书】
【扫描开始……】
一瞬间,叶澜的视网膜上,那本厚厚的、天衣无缝的招股说明书,被系统瞬间肢解。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注释,每一个技术名词,都被还原成了最基础的代码和逻辑链条。
【财务模型分析中……发现17处致命逻辑矛盾。】
【技术路径分析中……发现其核心催化剂“wt-3”与德国“bio-Form”公司破产专利“bF-2”相似度高达98.7%,但其宣称的“降解效率”提升了300%,违背高分子材料衰变基础定律,已构成学术欺诈。】
【关联交易分析中……创始人王建国个人账户与“瀚海资本”关联基金存在二级隐秘通道,资金流转模型符合典型的“代持”特征。】
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在叶澜听来,却像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交响乐。
它不仅指出了“假”,更从最底层的科学逻辑和金融逻辑上,论证了它“为什么假”。
这就是他要的武器。
不是记者的调查报告,不是律师的证据罗列。
而是一份足以让任何一个内行人,都拍案而起、无法容忍的,来自“专业”的降维打击。
“林记者,你的那份调查报告,非常重要。”叶澜收回思绪,看着林悦,“但它不是直接证据,而是‘引子’。”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支笔和一张便签纸,飞快地写了起来。
他写的,不是给监管部门的举报信,也不是给媒体的爆料稿。
而是一封匿名的,写给钱振华院士的“学术探讨信”。
信的开头,充满了对钱院士的敬仰和尊重。
然后,话锋一转,以一个“青年学者”的口吻,对最近大火的“沃土新科”及其“wt-3”技术,提出了一些“困惑”。
这些“困惑”,每一个都打在了“沃土新科”的七寸上。
“……其宣称的催化剂降解效率,似乎与我们领域公认的‘朗道-哈金斯’分子链断裂模型相悖,晚辈愚钝,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此项技术是否实现了革命性的理论突破?”
“……其招股书中披露的研发费用与设备折旧,似乎不足以支撑如此复杂的聚合反应实验,晚辈斗胆猜测,或许王建国先生发明了某种低成本的实验方式?”
信中,叶澜绝口不提“造假”二字,通篇都是谦卑的“请教”和“探讨”。
但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包裹着天鹅绒的匕首,精准地刺向谎言的核心。
任何一个真正懂行的专家,看到这些问题,都会瞬间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术突破,而是彻头彻尾的弥天大谎!
写完信,叶澜又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了林悦调查出的那几个关键信息:八万欧元的破产专利,来自瀚海资本的五百万美元贷款,三家有趣的空壳公司客户。
他将这两张纸,连同林悦的那份厚厚的调查报告,一起装进一个牛皮纸信封。
没有署名,没有地址。
“你……你要把这个寄给钱院士?”林悦终于明白了叶澜的计划,她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个计划太疯狂了,也太狠了!
这不是举报。
这是点火。
是把一颗火星,扔进一个装满了顶级烈性炸药的军火库里。
钱振华院士是什么人?是这个领域的绝对权威,是把学术声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老学究。当他发现,有人用一个拙劣的谎言,打着“科技报国”的旗号,愚弄整个社会,甚至玷污了他所钟爱的学术领域……
林悦简直不敢想象,这位老院士会爆发出多大的怒火。
而这份怒火,一旦通过他的口,公之于众。
其威力,将远远超过一百篇报道,一千份举报信。
那将是对“沃土新科”的,来自“神”的审判。没有任何人,能质疑这位泰斗的专业判断。
“可是……钱院士会相信一份匿名信吗?”林悦还是有些担心。
“他会的。”叶澜的语气无比笃定,“因为信里的每一个技术疑点,都在挑战他的专业认知。而你的那份调查报告,会让他明白,这不是一次学术错误,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诈骗。一个正直的学者,是绝对无法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
他站起身,将那个沉甸甸的信封递给林悦。
“用最稳妥的方式,确保这份信,明天早上,能出现在钱院士的办公桌上。记住,是他的办公桌,而不是他秘书或者学生的桌上。”
林悦接过信封,感觉像是接住了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
她看着叶澜,这个男人明明穿着最普通的t恤牛仔裤,身上还带着网吧里残留的烟味,但在她眼中,却比那些坐在摩天大楼顶层,指点江山的金融巨鳄,还要可怕一百倍。
那些巨鳄,玩的是资本,是信息差,是规则。
而眼前这个男人,他在玩弄人心。
他在利用庄家联盟的贪婪,利用散户的狂热,利用媒体的追捧,甚至利用一位老学者的正直与愤怒……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他剧本里的棋子。
“上市那天,会很精彩。”叶澜丢下这句话,转身融入了夜色。
林悦站在原地,紧紧地攥着那个信封,手心全是汗。
她知道,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即将在金融市场,不,是在整个社会舆论场上,拉开序幕。
而她,就是那个亲手递出火柴的人。
她打开手机,看着“沃土新科”即将上市的倒计时,看着评论区里那一片“卖房打新,改变命运”的狂热留言,第一次,没有感到愤怒和无力,反而生出一种冰冷的,混杂着恐惧与期待的战栗。
她仿佛已经听到了,那座被精心粉饰的绞刑架,在无数人的欢呼声中,开始发出吱吱呀呀的,崩塌前的哀鸣。
ps:叶澜这一手借刀杀人,大家觉得钱院士会按他的剧本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