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收获盘点:医疗改革的显着成果
夜色渐浓,县委大院里的人影愈发稀疏。林枫从陈建国书记的办公室出来,晚风拂面,带着一丝秋夜的凉意,吹散了刚才那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所带来的燥热。
省委组织部、章向东书记……这些名字和职务,像一颗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并未让他的心湖泛起太多波澜。他清楚,陈建国为他推开了一扇门,但能不能走进去,能走多远,最终看的不是谁推了你,而是你自己的脚下有多坚实。
回到自己那间简朴的办公室,林枫没有急着回味陈书记那番分量极重的话,而是先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茶叶在杯中翻滚,他靠在椅子上,闭上眼,心神沉入了脑海中的系统界面。
与之前的跌宕起伏不同,此刻的区域民心总值界面,呈现出一种令人心安的景象。
那个金色的数字,稳稳地定格在【+99】。
它不再像之前那样剧烈波动,而是像一块被反复擦拭过的黄金,沉静而耀眼,散发着恒定的光芒。这代表着,清源县的百姓,对他这位“当政者”的综合评价,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且相对稳固的平台期。
林枫的意念微动,调出了更详细的数据面板。
【区域民生满意度(医疗专项)】:+98.5%
【乡镇居民就医信任度】:+92.3%(对比改革前-65%)
【县域医保资金使用效率预估】:提升35%
一行行数据,像一枚枚军功章,无声地记录着这场改革的辉煌战果。他甚至能看到无数条细小的民心反馈,从县里各个乡镇汇聚而来。
【凤山镇,王大柱,+85,感激\/信赖】:“多亏了林县长,我娘的命是镇卫生院给救回来的!现在有个头疼脑热,再也不用往县城跑了,家门口的大夫信得过!”
【马家坪乡,李翠花,+70,安心\/满意】:“以前怀孕产检,每次都得让我男人请假骑摩托车带我去县里,折腾一天。现在好了,张主任每周都来,跟县里的大医院一个样!”
【清源县城,退休教师赵文博,+50,赞赏\/欣慰】:“我这老同学在乡下,以前总抱怨看病难。现在天天在电话里跟我夸,说乡下的卫生院比县医院还方便。林枫这个年轻人,是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了。”
看着这些滚烫的民心反馈,林枫感觉到一种比任何嘉奖令、任何媒体报道都更踏实的满足感。这才是他一切努力的根基。
他的目光落在个人民心值的收益上。这场席卷全县的医疗改革,如同一次丰收,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回报。
【当前可用民心值】:520点。
扣除兑换【智慧医疗系统】的200点,净赚了超过300点。这笔丰厚的“战略储备”,让他应对未来挑战的底气更足了。
桌上的电话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秦越打来的。
“林县长,出事了!”电话那头,秦越的声音听起来很急。
林枫心里一紧,坐直了身体:“别急,慢慢说,出什么事了?”
“凤山镇卫生院……打起来了!”
“什么?”林枫的眉头瞬间锁紧,“伤到人没有?因为什么打架?”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秦越压抑不住的笑声:“哈哈哈,林县长,您别急。是咱们院里的两个年轻医生,为了争抢给李文博主任的教学手术当一助的名额,差点打起来。被孙院长一人训了一顿,现在都写检查呢!”
林枫愣了一下,随即也失笑了,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他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两个曾经眼神麻木的年轻医生,此刻为了一个学习机会争得面红耳赤,这场景,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说明问题。
“还有,”秦越的语气里充满了昂扬的干劲,“孙院长让我跟您汇报,现在住院部的三十张床位已经全满了,走廊都加了两张床。他还抱怨,说您得赶紧批钱,他要盖住院二部。另外,隔壁的两个镇,大岗镇和黄土镇的卫生院长,今天组团来咱们这‘取经’,赖在孙院长的办公室不走,非要我们把他们也纳入‘医联体’试点。”
这些“抱怨”和“麻烦”,在林枫听来,却是最动听的交响乐。
“你告诉孙立海,让他把报告打上来,我来想办法。”林枫笑着说,“至于那两个镇的院长,让他们也把申请报告交上来,这是好事,说明我们的模式走对了。”
“明白!”秦越的声音洪亮,“林县长,您不知道,我现在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可这心里头,亮堂!”
挂了电话,林枫嘴角的笑意还未散去。他站起身,准备去参加下午的县政府常务会议。
刚走出办公室,就在走廊里迎面遇上了何县长。
“林枫,正要找你。”何县长停下脚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他不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地点头示意,而是主动走上前来,拍了拍林枫的肩膀。
“县长。”林枫点头致意。
“市里王市长的电话,你都知道了吧?”何县长压低了声音,但语气中的兴奋藏不住,“你这次,可是给我们清源县挣了个大脸面!我听老陈说,省里都注意到你了。”
他口中的“老陈”,自然是县委书记陈建国。这种称呼上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都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只是做了些具体工作。”林枫的姿态依旧放得很低。
“你啊,就是太谦虚。”何县长笑着摆摆手,“我看了那篇报道,也听了下面同志的汇报。‘医联体’这个模式,抓得准,做得实!你放心去市里汇报,家里这边,我给你盯着。下一步全县推广,需要什么支持,政府这边一路绿灯!”
这番话,已经不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更像是合作伙伴之间的承诺。林枫能感觉到,自己在县政府这边的分量,已经完全不同了。
下午的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是关于城西一块工业用地的归属纠纷。几家企业争执不下,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几个分管副县长发言都是和稀泥,说了一堆等于没说。
会议室的气氛有些沉闷。
何县长皱着眉,手指在桌上敲了敲,目光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末席的林枫身上。
“林枫,这件事你怎么看?”
一瞬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林枫身上。那些副县长、局长们,眼神各异,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的嫉妒。
在这样的场合,被一把手点名,询问一个并非自己分管领域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认可,也意味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林枫没有丝毫的慌乱。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翻看了两页手里的会议材料,脑中快速梳理着刚才听到的信息。
“何县长,各位领导,关于这块地,我不是主管部门,说点不成熟的看法。”他先是谦逊地开了个场,随即话锋一转,“我注意到,几家企业争执的焦点,都是土地的所有权。但我们政府工作的目标,不是当一个‘裁判’,去判定地归谁,而是当一个‘导演’,去引导这块地能为清源县带来什么。”
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我的建议是,跳出‘所有权’的争夺,引入‘使用效益’的评估。我们可以设定一个门槛,比如,哪家企业能承诺最高的单位亩产税收、能提供最多的就业岗位、能带来最符合我们县发展方向的产业链,我们就把这块地的优先使用权给谁。我们可以把这些承诺写进合同,逐年考核,达不到就收回。这样一来,企业争的是对清源的贡献,而不是一块死地皮。我们政府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
一番话说完,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何县长的眼睛越来越亮,他猛地一拍桌子:“说得好!跳出所有权,评估使用效益!这个思路,把我们的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他环视一圈,看着那些若有所思的副县长和局长们,沉声道:“就按林枫同志这个思路,让发改委和国土局牵头,重新制定方案!”
会议结束,林枫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好几个局长都主动过来跟他打招呼,言辞恳切地约他有空一起坐坐。他能看到,这些人头顶的民心值,已经从最初的【-10,轻视\/观望】,变成了清一色的【+30,佩服\/结交】。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在清源县的领导班子里,已经不仅仅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是真正拥有了自己话语权的核心人物。
走出县委大楼时,已是华灯初上。
县城的街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华,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他一手推动的农业、教育、医疗改革带来的连锁反应。
然而,当他的车汇入拥堵的车流,被堵在十字路口动弹不得时,林枫的眉头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震耳的鸣笛声此起彼伏,充满了不耐和烦躁。他看到路边,一对年轻的夫妻正对着一幅巨大的楼盘广告牌发愁,那上面“起价两万,安家县城”的字样,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他还看到,不远处的公交站台,黑压压地挤满了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下班后的疲惫。
他的目光扫过这些人。
那个在车里狂按喇叭的司机,头顶是【-40,烦躁】。
那对望着楼盘广告叹气的年轻夫妻,头顶是【-60,焦虑\/无力】。
那个在拥挤的人群中被挤得东倒西歪的女孩,头顶是【-30,抱怨】。
林枫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他刚刚还在为【+99】的民心总值而感到欣慰,可眼前这一幕幕,却像一盆冷水,将他浇醒。
医疗和教育的顽疾被攻克,百姓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矛盾已经悄然浮现,并且正在迅速激化。
交通拥堵、房价高企、公共设施不足……这些“城市病”,正在像藤蔓一样,缠绕住这座快速发展的县城,侵蚀着居民的幸福感。
系统界面上,那个稳定的【+99】总值,在这一刻,似乎极其轻微地,向下跳动了一下。
林枫知道,一场新的、或许比医疗改革更为复杂和棘手的战役,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