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破晓,剧组车队沿着蜿蜒山路驶入黑风谷。此地与青石峪的嶙峋开阔截然不同,谷中遍布丈高巨石,岩壁陡峭如削,晨雾中隐约可见成群野象留下的巨大蹄印。谷底中央一片平整的黄土地,经千万年踩踏变得坚硬如铁,正是演练象拳的绝佳场地。
“这黑风谷的地势沉稳厚重,与象拳‘力能扛山,稳如磐石’的精髓相得益彰!”陈默踩着没脚踝的黄土赞叹,“你看这些散落的巨石,最小的都有千斤重,正好用来展示象拳的拔山之力!”
万师傅抚摸着一块布满青苔的巨石,沉声道:“象拳属南派象形拳中的重功一路,脱胎于古印度瑜伽与中华武术的融合,讲究‘形沉意稳,力透大地’。象有三能——能拔树、能卷物、能踏山,对应拳法中便是‘拔山掌开碑裂石,卷鼻手擒拿锁扣,踏地脚裂土崩岩’。练象拳先站‘巨象桩’,要‘桩如山岳,气贯四梢,力从地起’,如同巨象伫立原野,任狂风骤雨而不动分毫。”
林小羽走到空地中央,双脚踏入黄土半寸。经过狮拳修炼,他体内的盘古精血愈发沉凝,此刻站在这厚重的谷地中,丹田处涌起一股磅礴浩瀚的气流,与狮拳的刚猛截然不同,仿佛能与大地相连,汲取无穷力量。他活动身躯时,肌肉蠕动间竟带着岩石摩擦般的质感,骨骼深处传来沉闷的嗡鸣。
“小羽,先立‘巨象桩’!”老张调整好摄像机角度,镜头对准他脚下的黄土,“把大象的沉稳厚重立出来,要拍出那种与大地相连的感觉!”
林小羽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内扣如象蹄,双膝深弯如骑马,臀部下沉如坐深渊。他双手环抱于胸前,掌心向内,手指微屈如握巨物,脊柱如撑天立柱,双肩外扩下沉,脖颈挺直如象鼻微扬,双目平视前方时眼神沉稳如古井,正是“巨象桩”的标准架势。初站时便觉一股沉重感从地心传来,随着呼吸渐匀,盘古精血在体内缓缓流转,让他的身形愈发稳固,仿佛双脚已生根入土,与整片山谷融为一体。
“好个‘落地生根’!”王猛带着徒弟们刚到谷口就忍不住喝彩,“你们看他脚下的黄土,竟被踩出两道浅坑!寻常人站这种桩三分钟就腿抖,他站了一刻钟脸色都没变,这腰腿功夫简直神了!”
万师傅蹲在侧面观察,不时点头:“这‘巨象桩’讲究‘三接’——脚接大地、气接天地、意接万象。小羽这桩功站得,脚不飘、气不浮、意不散,双臂环抱如抱山岳,脚下扎根似入岩层,正是象拳‘以大地为根基’的要诀。你们细看他的呼吸,绵长深沉,每一次呼气都让地面浮土微微震动,这是‘气沉丹田’到了极致!”
站桩半个时辰后,林小羽缓缓睁眼,眼底闪过一丝厚重的光华。他能感觉到四肢百骸充满绵密悠长的力量,脚下的黄土地仿佛变成了力量的源泉,源源不断地向体内输送着沉稳的气息。这种与大地相连的感觉让他对象拳的“沉”与“稳”有了直观体会。
“开始试拍基础步法!”陈默举着对讲机喊道,“先练‘象步’,小羽你围着空地走一圈,每一步都要踏出厚重感!”
林小羽深吸一口气,右脚缓缓抬起,又猛然向下踏落!“咚”的一声闷响,坚硬的黄土被踏出一个三寸深的脚印,周围浮土震起寸许高。这便是象拳的“象步”,讲究“步落生根,身随步沉”,每一步都要将力量完全灌注于脚掌,借踏地之力与大地建立联系,凝聚磅礴气势。
他沿着空地边缘行走,每一步落下都发出沉闷的响声,仿佛有一头巨象正在巡视领地。步幅开阔沉稳,重心始终保持在低位,膝盖随着步伐缓缓屈伸,如同巨象迈步时的姿态,既有力量又不失协调。走到一块半埋土中的巨石旁时,他左脚顺势一踏,象步发力,那近千斤重的巨石竟被震得向上弹起寸许,滚出半尺距离。
“注意他的胯部发力!”万师傅对着摄像机讲解,“象拳的步法看似缓慢,实则暗藏玄机。踏地时胯部下沉,将力道从丹田经双腿传到脚掌,再借大地反作用力提升气势,才能踏出这种‘一步一震’的厚重感。小羽这步法学的是巨象踏泥,每一步都带着千钧之力。”
林小羽听到指点,步法愈发沉厚。他能感觉到盘古精血在脚掌与大地间循环往复,每一次跺脚都让地面微微震颤,黄土在脚下不断下陷。行至空地中央,他突然加快步频,双脚交替踏地,如巨象奔袭,沉闷的脚步声连成一片,竟让周围的空气都随之震动,听得人心头发颤。
“漂亮!这‘连珠象步’太有气势了!”陈默兴奋地喊道,“老张镜头压低,拍他脚下的黄土飞溅和深陷的脚印,视觉冲击力绝对强!”
摄像机镜头下,林小羽的脚掌每次落下,都能在坚硬的黄土上留下清晰的深坑,周围浮土被震得四散飞扬。他的胯部随着步伐左右摆动,如同巨象行走时的姿态,既有力量又不失灵活。连续施展“象步”半个时辰,他气息依旧平稳,额角渗出的汗珠滴落在黄土上,瞬间被吸干,只留下深色的印记。
“接下来试试‘象鼻手’!”万师傅喊道,“注意手臂的柔韧性与力量结合,要像大象鼻子般刚柔并济!”
林小羽闻言止步,身形下沉,双臂猛然向前探出。他双臂微屈,手腕灵活转动,指尖张开如象鼻末端,带着呼啸的风声向前卷去。这是象拳的“卷鼻”,看似简单的一卷,却蕴含着“缠丝绕筋,锁拿擒摔”的诀窍,手臂的力量远超常人想象。
他连续向空气中卷出数臂,时而向前猛探,时而向侧横扫,时而向下按压。每一次出臂都看似缓慢却势不可挡,手臂带起的劲风将地面的浮土吹得层层翻涌,精准得仿佛要卷起眼前的虚空。阳光照在他的手臂上,能看到均匀贲张的青筋和厚实的肌肉线条,充满沉稳的力量感。
“慢动作拍他的手臂细节!”陈默对着对讲机喊道,“特写他的手腕转动和肌肉变化,这刚柔并济的感觉太惊人了!”
镜头拉近,能清晰看到林小羽的手臂在卷动的瞬间肌肉交替收紧放松,仿佛有股力量在经脉中流转。随着手臂摆动,他的肩部和背部肌肉随之起伏,将丹田的力量源源不断输送到指尖。这看似缓慢的动作,实则需要极强的臂力和控制力,寻常人稍不注意就会拉伤肌肉。
王猛的徒弟小赵忍不住上前,指着一根碗口粗的枯树干:“林师傅,能试试卷这树干吗?”
林小羽微微一笑,俯身探臂,手臂如灵蛇般缠上树干。只听“嘎吱”一声闷响,那坚硬的枯树干竟被他生生卷弯!断裂处纤维外露,而他的手臂却稳如磐石,没有丝毫晃动。
“这就是‘缠丝劲’的功夫!”万师傅惊叹道,“象拳的手法讲究‘臂如象鼻,柔中带刚’,发力时要‘气贯手臂,劲透指尖’。小羽这臂力至少有两千斤,寻常人被他卷住,骨头都会被勒断!”
林小羽收臂变招,突然一个垫步向前,身体猛然前倾,双臂如象鼻甩动般向前猛抽。这是象拳的“甩鼻”,模拟大象甩鼻攻击的动作,既有速度又有力量,势不可挡。他的双臂在虚空中划出两道弧线,带着破空之声稳稳停在前方半尺处,臂风激起的气流让地面浮土形成两道漩涡。
“好手法!”王猛看得热血沸腾,“这一甩看似缓慢,实则暗藏加速度,手腕可旋可转,指尖能卷能弹,太难防了。普通人用臂只靠手臂发力,他这是全身攒劲,从脚到腰再到臂,力道浑然一体。”
“这叫‘以身带臂’,”万师傅点头道,“象拳的手法讲究‘身到臂到,劲随臂走’,你看小羽出臂时,整个身体都向前送,把全身的劲力都加到臂尖上,这才是‘卷甩’的精髓。”
林小羽连续打出数记“甩鼻”,身形时而如巨象吸水般舒展,时而如怒象甩鼻般刚猛。他的臂尖在空气中划出精准的轨迹,每一次卷甩都带着沉闷的破空声,将象的厚重与灵巧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