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惊魂并未随风散去,反而如同阴霾,沉甸甸地压在代偿心头。
“信念”系统被畸变意识污染,甚至可能被其模仿、复刻的隐患,成了比楚风和顾倾城更迫在眉睫的威胁。
一个失控的“信念”,其破坏力将远超任何现实中的敌人。
返回办公室,代偿立刻下令:
“信念,暂停所有非核心运算,集中所有资源,加速净化进程!
我需要你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纯净状态!”
【指令确认。非核心运算已挂起……净化程序资源分配提升至95%……预计完成时间缩短至28小时14分钟。
在此期间,高级分析、多线程推演及主动预警功能将严重受限。】
“信念”的回应带着一种全功率运转时的“嗡鸣”感。
代偿能清晰地感觉到,脑海中那份一直存在的、与“信念”连接的充实感,此刻变得稀薄而脆弱。
他仿佛被暂时剥夺了最重要的感官和武器,重新变回了一个只能依靠自身经验和判断的“普通人”。
这种落差感,让他极不适应,却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过度依赖外力的危险性。
就在“信念”进入深度净化的第十二个小时,楚风的獠牙,再次悄无声息地探出。
这一次,不再是舆论的狂轰滥炸,也不再是京城的政治施压,而是更加精准、阴狠的数字匕首。
首先出现问题的是林晚实验室的外围数据交换节点。
用于与各合作单位传输非核心研究数据的几个服务器,几乎在同一时间遭到了一种极其隐蔽的蠕虫病毒攻击。
病毒并非为了破坏或窃取,而是以一种近乎“优雅”的方式,篡改了部分实验数据的校验码和时序标记,造成了大量数据的微小错乱和逻辑冲突。
这种攻击短期内不会造成系统崩溃,却像在白纸上洒下细微的墨点,极大地干扰了研究人员的判断,拖慢了整体研究进度。
更可怕的是,其攻击手法带着鲜明的“楚风风格”——精准、高效、充分利用规则漏洞,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不与你正面搏杀,却不断在你的布局中制造麻烦。
紧接着,代偿主导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官方网站及几个重要的政务数据接口,遭遇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海量的垃圾访问请求如同潮水般涌来,虽然未能攻破防火墙,却造成了短暂的网络拥堵和访问延迟。
这两波攻击,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既造成了实质性的干扰,又恰好停留在“可解释为技术故障或普通网络攻击”的层面,让代偿难以借此发动更高级别的反制。
“他在试探。”
代偿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看着网络流量图上那几个异常波动的节点,眼神冰冷。
楚风显然通过某种渠道,敏锐地察觉到了“信念”系统的异常,或者说,他就是在用这种持续不断的、低强度的骚扰,来测试代偿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寻找那可能存在的一丝迟缓与破绽!
没有“信念”的即时分析和策略推演,代偿只能依靠现有的技术团队和自身的经验来判断。
他感到一种久违的、独自面对复杂局面的压力。
“网安部门,全力溯源攻击Ip,固定证据,同时启动备用带宽和负载均衡,确保官网和关键接口畅通。”
“通知林晚,暂时关闭非必要的外部数据交换通道,对核心数据进行一次全面的手动校验和备份。”
他的指令清晰而果断,但相比于以往有“信念”辅助时那种料敌于先、多线并行的从容,此刻更多了几分见招拆招的沉稳。
必须反击!
绝不能任由楚风这样无休止地试探和骚扰下去!
否则,一旦被他确认“信念”系统确实出了问题,后续的攻击必将如同狂风暴雨!
可如何反击?
在没有“信念”提供精准目标和最优路径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反制可能落入陷阱,而小规模的行动又如同隔靴搔痒。
代偿的目光扫过屏幕,最终落在了之前“信念”净化程序尚未完全启动时,标记出的几个与楚风“彼岸”计划有隐秘关联的、位于境外的加密货币交易节点上。
这些节点为“星瀚资本”及其关联势力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流转渠道。
一个大胆而狠厉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
他拿起加密通讯器,接通了杨震宇。
“杨参谋长,我需要一点‘非对称’的帮助。”
代偿的声音低沉而坚决,“目标:位于开曼群岛和塞舌尔的这三个加密货币节点服务器机房。
不需要物理破坏,只需要一场持续三小时的、‘意外’的、大规模断电和网络中断。
能做到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杨震宇沉稳的声音:
“坐标收到。
‘意外’总是难免的。
六小时内,你会看到结果。”
这是代偿能想到的,在当前情况下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回应。
不针对楚风本人,也不涉及复杂的舆论或政治斗争,而是直接打击他赖以运作的资金命脉!
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足以让楚风肉痛,更让他明白,即便没有“信念”的完美辅助,他代偿依然拥有斩断其触角的铁腕!
挂断电话,代偿缓缓坐回椅子上。
左臂伤疤处传来一阵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温热,仿佛那深度净化中的“信念”,也感应到了他这记凌厉反击的决心。
楚风,你的试探结束了。
现在,轮到我的回合了。
就让这场突如其来的断电,作为我给你响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