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图书馆古籍部的地下珍本库,弥漫着樟木与陈旧纸张混合的气息。
代偿没有亲自前来,来的是“暗刃”小组中代号“书蠹”的成员,他拥有文献学博士学位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是破解历史谜题的不二人选。
在苏文瑾提供的模糊编号指引下,“书蠹”花费了大半天时间,终于在一批未编目整理的故纸堆中,找到了那位匿名“老领导”提及的手稿残卷。
手稿用的是暗语和隐喻,但“书蠹”结合陈景安笔记和已知线索,逐渐拼凑出令人震惊的真相。
“龙门”,并非指代某个具体机构,而是“烛龙”筛选和培养“镜像傀儡”候选人的一套隐秘标准和流程的代号。
而“镜考”,则是最终的实施环节——
一场在特定环境(如“清心阁”或“云山雾隐”)下,利用“心源”系统进行的、针对候选人潜意识忠诚度和逻辑纯净度的终极测试。
通过者,将根据其特质被“映射”不同的“源模板”,成为“镜中人”在世间的代言人;
未通过者,则可能精神受损,或被“清理”。
手稿中还提及了一个关键信息:
“龙门之钥,藏于九章,星图所指,心镜自现。”
这像是一道谜题。
“书蠹”将信息传回。林晚团队立刻进行解析。
“九章”可能指代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也可能暗喻某种九宫格或九重加密。
“星图”则可能关联天文星座,或是某种数据分布图。
“心镜”显然指向“心源”系统。
就在团队全力破解“龙门之钥”时,楚风酝酿的反击,以更猛烈的方式到来。
之前被“画师”项目“认知噪音”干扰的、针对代偿的“人格寻找模型”,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和重新校准后,不仅恢复了运行,反而变得更加刁钻。
它不再试图寻找代偿性格中的“弱点”,而是开始集中分析代偿权力结构中的“应力点”——那些依赖代偿个人威信和决策维系,但本身存在潜在矛盾或脆弱性的环节。
很快,效果显现。一位在基金筹备过程中,因利益分配未能完全满足其预期而心存怨怼的厅级干部,在其主管的领域内,开始以“提高效率、规范管理”为名,推行一系列与基金战略导向隐隐相悖的“微操作”,制造了不少摩擦。其行为看似合规,却精准地消耗着代偿的政治资源,分散其精力。
这绝非巧合!楚风的模型,找到了代偿权力网上的一个“应力点”,并进行了精准的“催化”!
代偿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楚风不再直接攻击他,而是开始瓦解他的根基。
他必须尽快处理这个内部隐患,但手段不能粗暴,否则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他采取了“敲山震虎”与“利益再平衡”的组合拳。
一方面,他让苏文瑾在适当的场合,以非正式方式点出该干部近期某些做法可能“偏离主航道”的风险;
另一方面,他指示基金筹备组,在该干部主管的领域内,规划一个需要其深度参与、且能带来显着政绩的子项目,将其重新纳入核心利益共同体。
这套组合拳迅速稳定了内部局势,但那根被拨动的“弦”已然发出过杂音,提醒着代偿,他的对手拥有何等可怕的洞察力和间接打击能力。
“深潜”计划的准备已进入最后阶段。
经过反复权衡和残酷的选拔,代号“隐客”的成员被最终选定。
他不仅具备顶尖的潜入、格斗和信息窃取能力,更拥有极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智慧,是“暗刃”中的王牌。
他将携带经过特殊改造、内含微型“混沌谐振”发生器的黑色卡片,潜入“云山雾隐”。
出发前夜,代偿在绝对安全的安全屋内,亲自为“隐客”送行。
“你的任务,不是摧毁,是取证。
找到‘烛龙’资金与‘意识映射’技术直接关联的证据,尽可能摸清‘云山雾隐’内部的运作模式和核心区域。”
代偿看着“隐客”平静无波的眼睛,沉声道,
“一旦暴露,以自保和销毁敏感信息为第一优先。
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接应你。”
“隐客”只是微微颔首,检查着身上的装备,动作精准如机器。
也就在这一晚,林晚团队对“龙门之钥”的破解取得了关键进展。
他们将“九章”与陈景安干扰器原理图中的能量节点分布图对应,发现其恰好构成一个九宫格阵列。
而“星图”,经过与特定历史星象图比对,锁定了一组坐标参数。
当这组参数代入九宫格能量节点时,指向了一个位于省城远郊、废弃多年的战时地下指挥所的入口!
那里,很可能藏有关于“龙门”筛选机制,甚至干扰“镜考”的关键物品或数据!
一条新的、直指“镜像”系统核心的路径,在黑暗中隐约浮现。
代偿站在战略图前,目光在代表“云山雾隐”的标记和那个新发现的远郊坐标之间来回移动。
左臂的伤疤传来持续而清晰的刺痛,仿佛在催促他做出抉择。
“隐客”按计划,将于次日傍晚持卡进入“云山雾隐”。
而代偿,则决定亲自去一趟那个废弃的远郊指挥所。
他预感,那里藏着的东西,或许能成为“隐客”在龙潭虎穴中的护身符,也能成为他对抗“镜中人”的又一柄利刃。
第一阶段最后的博弈,随着“深潜者”的出动与“龙门密钥”的现世,即将推向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