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滑入二月下旬,京城的春日气息愈发浓郁,柳絮如烟,桃李芳菲。前番“品鉴答疑会”的成功举办,使得针对“霓裳阁”与“月华阁”的污名流言几乎销声匿迹,苏挽月凭借其坦荡与智慧,不仅化解了危机,更赢得了更高的声誉与客人的深度信任。各铺面生意恢复如常,甚至因这番波折后的“清白”名声,吸引了更多慕名而来的新客。
江南“云织坊”那边,在顾清风托请的江南士林友人暗中斡旋与“无意”造访赞赏下,态度也有所松动,虽未完全恢复原定供货量,但至少保证了基础供应,并未彻底倒向周家,为苏挽月寻找新货源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蜀地探寻锦缎的人已传回消息,找到了两家品质不错的织坊,正在接洽具体合作细节。一切看似正逐步重回正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然而,苏挽月并未有丝毫放松。周文博的沉寂,更像是在酝酿更大的风暴。宫宴上帝后莫测的态度,镇北王府合作背后可能存在的深意,以及母亲那始终笼罩在迷雾中的身世……都像是一根根无形的丝线,缠绕在她心头,提醒她这京城之地的波谲云诡。她需要更稳固的根基,更需要不为人知的、绝对可靠的力量,来守护她想守护的一切。
这一夜,月朗星稀,汀兰水榭的书房内灯火通明。苏挽月刚处理完“月羽阁”送来的一批新妆品定价事宜,正欲歇息,窗外传来极轻微的、三长一短的叩击声。
是她与赤阳约定的暗号。
苏挽月精神一振,眸中闪过一丝期待。她起身,无声地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道缝隙。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室内,落地时连一丝尘埃都未曾惊动。正是离京数月的赤阳。
他依旧是那一身利落的深色劲装,风尘仆仆,但眼神比离去时更加锐利沉静,周身气息内敛,却隐隐透着一种完成任务后的肃杀与笃定。他对着苏挽月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低沉而清晰:“主子,属下回来了。”
“起来说话。”苏挽月抬手虚扶,目光落在赤阳身上,带着审视与询问,“此行可还顺利?”
赤阳站起身,身姿挺拔如松,回道:“托主子洪福,一切顺利。属下依照主子吩咐,遍访北地三州及部分中原郡县,历时两月余,初步筛选观察后,带回四人,皆符合主子所列条件。”
苏挽月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详细道来。”
“是。”赤阳条理清晰地开始汇报,显然早已将信息梳理妥当,“属下共寻得符合条件的女子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暗中观察与初步试探,最终选定四人带回。为确保稳妥,属下并未直接携其入京,而是先将她们安置在京郊一处隐秘的农庄内,由两名信得过的旧部看守,昨日方秘密接入城中,现暂居于南城一处不起眼的租赁小院内。”
他略微停顿,继续道:“此四人,身世背景属下皆已反复核查确认,确保干净,无复杂牵连,且皆有可控之‘由’,便于日后掌控。”
苏挽月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赤阳便逐一介绍起来:“第一人,名唤阿丑,年十五,北地栾州人氏。其父原是边军一小校,于五年前一场与北狄的小规模冲突中殉国,其母哀伤过度,次年病故。她自此孤苦无依,被远房叔伯收养,但那叔伯家境贫寒,且嗜赌,对其非打即骂,视若累赘,早有将其卖入腌臜之地换钱的念头。此女性情孤冷,寡言少语,但根骨极佳,力气远胜寻常男子,反应迅捷,更难得的是心志坚韧,于逆境中求生之意志极强。属下观察期间,曾暗中制造机会让其目睹其叔伯欲将其贱卖之场景,她并未哭闹,而是冷静筹划,试图孤身远遁,虽未成功,但其决断与韧性可见一斑。”
苏挽月静静听着,脑海中已勾勒出一个在苦难中磨砺出的、如同孤狼般的少女形象。父亡母逝,亲族薄待,身世飘零,确实符合“无甚牵挂”且“有能被掌控的理由”的条件。那试图自救的冷静与决断,更显其心性不凡。
“第二人,名唤小草,年十四,河东清河郡人。其家原是小药农,略通几分粗浅药材知识。去年家乡遭了瘟疫,父母双亡,她侥幸存活,流落至此。属下发现她时,她正在一家药铺外乞讨,因饥饿晕厥,被铺伙计驱赶。属下将其救醒,给予食物,她为报一饭之恩,竟凭记忆为属下指出了附近山野中几处可食用的野菜与常见草药。此女性情温和,心思细腻,对药材气味、形状颇为敏感,虽未正式学过医理,但似有天分。且她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所求不过一安身立命之所,易于满足,忠诚度或可期。”
苏挽月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懂得辨识草药,心思细腻,这倒是意外之喜。若加以培养,或许不仅能护卫,还能在医理方面有所助益。身世清白简单,易于掌控。
“第三人,名唤石丫,年十六,陇西凤翔人。其父是山中猎户,她自小随父上山,身手矫健,极擅攀爬、追踪,于山林间如履平地,对危险有种野兽般的直觉。去岁其父狩猎时遭遇大虫,不幸身亡,她下山报信后,族人以其克亲为由,欲将其沉塘,被她提前察觉,连夜逃出,一路颠沛流离至中原。此女野性未驯,不通世情,但本性不坏,极为重视恩义。属下助其摆脱一次地痞纠缠后,她便认准了属下,一路跟随。其武学根骨上佳,尤其轻身功夫与隐匿追踪之术,颇有天赋。”
猎户之女,山林中长大的野性与直觉,这是未经雕琢的璞玉。苏挽月需要的就是这种有原始天赋、可塑性强的苗子。其逃亡经历也说明了她并非任人宰割之辈。
“第四人,名唤哑妹,年十七,原籍不详,似与江南有些关联。属下是在一个即将解散的、走江湖卖艺的杂耍班子里找到她的。她并非真哑,但因幼时受过极大惊吓,自此不再开口说话,听力却异于常人的敏锐。班主说她身法灵活,平衡感极佳,原本是训练走绳索的苗子,但因不肯说话,性子又倔,班主觉得晦气,便想将其转卖。属下观其眼神清正,虽不言不语,但观察入微,学习模仿能力极强。根骨轻盈,是修习轻功与暗器的好材料。其过往成谜,但正因如此,反而少了诸多牵扯。属下已查明,那杂耍班子背景干净,与她并无深契。”
不言不语,却听力超凡,观察入微,身法轻盈。这样的特质,用于暗中警戒、传递消息、乃至执行某些特殊任务,再合适不过。过往成谜,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容易被重新塑造和绝对掌控。
赤阳介绍完毕,最后总结道:“主子,此四人,阿丑力大坚韧,小草心细通草,石丫擅踪野性,哑妹耳聪身敏。虽各有缺陷,未经系统训练,但根骨、心性皆属可造之材,且身世背景干净,易于掌控。属下已初步观察,她们对脱离原有困境、获得新生机会,皆抱有强烈渴望。如何决断,请主子示下。”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炭盆中的火苗轻轻跃动,映照着苏挽月沉静的侧脸。她在心中细细咀嚼着赤阳带回的这四人的信息,权衡着她们的优缺点与未来的可能性。
力大坚韧的阿丑,或可培养为近身护卫;心细通草的小草,或许可向医药暗卫方向发展;擅踪野性的石丫,适合外勤与追踪;耳聪身敏的哑妹,则是潜伏与警戒的绝佳人选。
这四人,正如四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各有棱角,却也各具潜力。她们不幸的过去,成为了她们被选中的理由,也或许将成为她们未来忠诚的基石。
良久,苏挽月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做得很好,赤阳。辛苦你了。”
她目光锐利地看向赤阳:“明日入夜后,你想办法,将这四人秘密带入府中,安置在后院那处闲置已久、靠近后角门的僻静小院里。那里我已让挽星提前收拾过,一应生活物品俱全,且少有人迹。务必确保行踪隐秘,不可让府中其他人察觉,尤其是柳氏那边的人。”
“是!属下明白!”赤阳沉声应道。
“她们四人,既入我门,往日之名便不再适用。”苏挽月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深邃的光芒,“赐予她们新的名字,也算是一个新的开始。”
她缓缓道:“阿丑,赐名‘白芷’。白芷,性辛温,可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望其能如这味药般,坚韧不拔,破开前路迷雾。”
“小草,赐名‘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和,能健脾宁心,渗湿利水。望其心思澄净,能辨是非,安稳心绪。”
“石丫,赐名‘青黛’。青黛,色青黑,源于蓝靛,可清热解毒,凉血定惊。望其能收敛野性,于暗处亦能绽放光华,沉着机敏。”
“哑妹,赐名‘霜刃’。霜刃,乃覆霜之刃,寒光内敛,锋芒暗藏,出则必见血光。望其虽不言语,却耳聪心明,身法如刃,锐不可当。”
白芷、茯苓、青黛、霜刃。
四个名字,带着草药的特性与兵刃的锐利,清晰地昭示了苏挽月对她们未来的期许——她们将是她手中兼具守护与锋芒的隐秘力量。
赤阳将这四个名字牢牢记在心中,再次抱拳:“是!属下谨记!”
“去吧,好生休息。明日之事,不容有失。”苏挽月吩咐道。
“属下告退。”赤阳身形一晃,再次悄无声息地融入窗外夜色,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房内重归寂静。苏挽月独自立于窗前,望着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波澜微起。
这四名少女的到来,意味着她构建自身安全网络的计划,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如何培养、训练、掌控她们,使其真正成为可靠的心腹臂助,需要耗费极大的心力与时间。
但这是一个必要的开始。在这危机四伏的京城,她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隐藏在暗处的眼睛与利刃。
夜风拂过,带着晚开的梅花残香。苏挽月的眼神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幽深与坚定。风云初会的京城,她播下的种子,正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生根。而这名为“白芷”、“茯苓”、“青黛”、“霜刃”的四颗种子,将会在她精心培育下,长出怎样的枝叶,绽放出何种锋芒,唯有时间能够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