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计划”的批准,如同在修真界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决定性的巨石,波澜迅速扩散,其影响范围远超宗门界限,径直冲向了一个以往被修士们视为“凡俗”、鲜少关注的领域——人间王朝与它的工业力量。
龙吟阁前进基地在西荒艰难立稳脚跟,陈醒传回的消息一日紧过一日。葬星古脉核心区的空间畸变愈发剧烈,能量流失的“虹吸效应”已初步显现,边缘地区开始出现小规模的灵植枯萎、低阶妖兽灵智退化乃至暴毙的现象。时间,成了最奢侈的资源。
然而,即便有联盟各宗的支援,构建覆盖数个“泄压点”的“定向偏转阵列”,所需的基础构件数量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构件并非全是需要注入高深法力、由炼器大师亲手打造的精密核心,更多的是具有特定灵导性、强度、耐极端环境能力的标准化基座、能量传导管道、结构支撑件等等。
依靠修士们用法力一个个去炼制、去雕琢,莫说两个月,就算两年也未必能完成。传统的炼器模式,在如此庞大、紧急的工业化需求面前,显得效率低下,力不从心。
“必须借助凡间的力量!”李慕白在龙吟阁总指挥部,面对光幕上巨大的物资缺口清单,斩钉截铁地说道,“凡间王朝,拥有我们无法比拟的庞大人口、成熟的生产体系、以及……大规模标准化制造的能力!”
这个提议,在指挥部内引起了一阵骚动。让凡人参与如此机密的修真界救世行动?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修士与凡人,虽同处一片天地,却仿佛生活在两个维度。
“李师,凡人工匠如何理解灵导率?如何锻造能承受灵能冲击的合金?更别提那些需要微米级精度的大型构件了!”一位负责炼器的长老提出质疑。
“我们不需要他们理解原理,我们只需要他们按照我们提供的、极度简化和标准化的‘图纸’与‘工艺流程’,生产出合格的‘零件’!”李慕白早有准备,他调出了一系列设计图,“看,这些结构件,我们已将其设计成完全模块化,对材料的要求也转化为凡间能够理解和冶炼的合金配方。至于精度问题……”
他指向另一份计划书:“我们将派出大量低阶弟子和精通‘机械化’理念的研究员,深入各大王朝的工坊,指导他们改造生产线,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负责最关键环节的灵能附魔或后期处理。凡人负责‘量’,我们负责‘质’与‘核心’!”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将修真技术与凡间工业能力进行深度整合的尝试!
计划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阁主玄玑真人和太上长老会的全力支持。此时此刻,任何能增加一丝成功几率的力量,都必须争取。
龙吟阁以及联盟内支持“补天计划”的宗门,迅速行动起来。一道道盖着宗门大印和王朝玉玺的联合命令,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与修真界素有往来、或直接受其庇护的各大人类王朝。
命令的内容简单而直接:举国之力,支援“补天”!
起初,凡间王朝的君主和重臣们是懵懂的,甚至带着恐惧。他们无法理解什么是“灵潮”,什么是“能量回归”,但他们明白“灭世之灾”和“仙师谕令”的含义。当龙吟阁派出的特使,用留影石展示西荒那宛如末日的景象,并直言不讳地告知灾难可能波及的范围后,所有的犹豫都化为了彻骨的寒意和背水一战的决心。
整个国家的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启动起来。
大燕王朝,以冶铁和精密铸造闻名。
皇令下达:全国所有官营、私营铁矿、工坊,即刻起,全部生产转向,优先供应“仙盟”所需之特种钢材及构件。工部官员携龙吟阁提供的图纸与样品,入驻各大工坊,督造生产。数以十万计的工匠、役夫被征调,巨大的高炉日夜喷吐着烟云,铸造车间内灯火通明,敲击声、打磨声不绝于耳。他们生产的,是阵列基座、结构框架、巨型能量导管。
东海诸国联盟,擅长海运、大型工程。
命令传来:调动所有五千料以上海船,组成“补天运输舰队”,负责将各地生产的物资,通过海路运往靠近西荒的指定港口。同时,征集所有经验丰富的造船匠、工程师,在龙吟阁弟子指导下,开始按照图纸,建造一种结构奇特、用于在特定地点快速拼装大型阵列平台的“浮空奠基船”。
江南织造与精密加工业发达。
这里接到的任务更为精细:利用其高超的纺织和微型零件加工能力,生产用于稳定能量流场的“灵纹布”(在特定布料上以特殊墨线织就基础能量回路),以及大量阵列所需的、精度要求极高的标准连接件和缓冲垫片。女工们在一排排改良后的织机前忙碌,原本织造锦绣的手,如今在为拯救世界而编织着蕴含奥妙符文的素布。
苏青竹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她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竟然找到了几卷关于上古“巨灵兵”(一种猜想中的大型战争傀儡)标准化部件制造的记载,其中一些关于大型结构应力分布和快速连接的技术,经过她的校准和转化后,极大地优化了凡间工坊的生产流程和构件设计。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修士与凡人,这两个以往泾渭分明的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炼器师在工坊里指导凡人匠师调整炉温,阵法师在船坞里讲解浮空平台的平衡原理,低阶弟子们骑着快马穿梭于各个生产基地,检查质量,解决问题。
道路上,满载着特种钢材和巨型构件的车队如同长龙,向着沿海港口和内陆的临时集散地汇聚;海面上,庞大的运输舰队劈波斩浪,船帆上绘制着统一的“补天”徽记;天空中,修士们的遁光与凡间新试制的、依靠简化版聚灵阵驱动的“货运纸鸢”交错飞行,共同构成了一条条跨越万里的生命补给线。
工业化的力量一旦被正确引导和激发,其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原本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构件生产,在举国体制和海量资源的投入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着。一个个标准化构件走下生产线,被打上编号和质量印记,然后被迅速装车、装船,运往那个生死攸关的前线。
当第一批由大燕王朝铸造的、重达万钧的阵列基座,通过大型传送阵(消耗巨大,仅用于关键物资)直接送达西荒前进基地时,即便是见多识广的陈醒,也为之动容。
他抚摸着那冰冷、坚硬、却承载着无数凡人工匠心血与希望的金属巨物,对身边的弟子们沉声说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文明的力量。无关仙凡,只关乎生存与守护。”
全国工业力量的总动员,如同为“补天计划”这艘巨轮注入了澎湃的动力,让它得以在死亡的倒计时中,破浪前行。希望,在钢铁的碰撞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中,一点点地被铸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