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集 矿藏勘探?秦云的首次远征
陇南城的清晨,雾气还没散,货栈的院子里就挤满了人。秦云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林天传过来的 “地质勘探指南”,纸上画着简单的示意图:黑色的煤层线、岩层的走向,还有用红笔标注的 “勘探三步骤”—— 看岩层、探深度、取样本。
“这次勘探,由阿虎带队,选十个身手好、能吃苦的兄弟,再找两个懂点山石的村民,比如李大叔,他以前采过矿,知道怎么看石头。” 秦云说着,把指南递给阿虎,“先生说了,路上要注意安全,遇到野兽别硬拼,用先生传的强光手电晃眼睛,还有,每天晚上必须跟我报平安。”
阿虎接过指南,认真地点头:“掌柜的放心,我们肯定小心,一定把矿脉的情况查清楚。”
李大叔是个五十多岁的村民,脸上满是皱纹,手里拿着个铁锤:“秦掌柜,我懂,看煤层要看‘黑土岩’,下面要是黑得发亮,就是好煤;探深度用铁棍,能插进去半尺以上,就说明煤层厚。”
秦云点点头,让人把准备好的物资搬过来:工兵铲、麻绳、水壶、干粮,还有林天特意传的 “简易测深仪”—— 其实是根带刻度的钢管,能大概测出煤层的厚度。“这些物资都带上,尤其是测深仪和样本袋,样本要多取几份,不同地方的都要,方便先生那边检测。”
太阳刚出来,勘探队就出发了。队伍沿着山路往西走,雾气慢慢散开,露出陡峭的山坡。阿虎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砍刀,劈砍路边的荆棘;李大叔跟在后面,时不时蹲下来,用铁锤敲敲路边的石头,看看岩层。
“秦掌柜说了,黑风口那边的乱石坡就是目标,大概要走五个时辰。” 阿虎回头喊,声音在山谷里回荡。
走了两个时辰,队伍到了一处山涧,水很清,大家停下来喝水休息。李大叔蹲在涧边,看着水里的石头,突然说:“阿虎,你看这石头,上面有黑纹,说不定是从上面冲下来的,离矿脉可能不远了。”
阿虎凑过去看,果然,石头上有淡淡的黑色纹路,用手摸了摸,有点滑:“那咱们加快速度,争取中午到黑风口。”
又走了三个时辰,终于到了黑风口。这里的风很大,吹得石头 “呜呜” 响,地上全是大小不一的乱石,远处是连绵的山坡。李大叔四处看了看,指着一处山坡说:“那边的石头颜色深,像是‘黑土岩’,咱们去那边看看。”
队伍跟着李大叔过去,果然,山坡上的石头大多是深灰色,有的甚至发黑。李大叔拿起铁锤,敲下一块石头,里面露出黑色的夹层:“就是这个!这就是煤层的伴生岩,下面肯定有煤!”
阿虎赶紧拿出测深仪,选了个平坦的地方,用力把钢管插进去。钢管很顺利地插了进去,直到刻度显示 “三尺” 才停下来。“三尺深!煤层至少有三尺厚!” 阿虎兴奋地喊。
秦云在货栈接到消息时,正在整理货单。他赶紧拿出手机,给林天发消息:“先生,勘探队到了黑风口,找到煤层伴生岩,测深仪显示三尺深,李大叔说煤层很厚。”
林天很快回复:“让他们多取几个样本,不同位置的,尤其是颜色深、质地硬的,另外,看看周围有没有水源,开采需要水;注意安全,别深入山区,勘探完尽快回来。”
秦云把消息传给阿虎,又让人准备好接应的马车,万一勘探队遇到困难,能及时支援。
傍晚,勘探队开始取样。李大叔选了五个不同的点,每个点都敲下一块石头,装进样本袋,标记好位置。阿虎则带着人找水源,在离山坡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条小溪,水很足,足够开采时用。
“太好了!有水源,开采就方便了!” 阿虎高兴地说,赶紧把消息告诉秦云。
就在这时,一个队员突然喊:“阿虎哥,李大叔不见了!”
阿虎心里一紧,赶紧四处找。黑风口的雾气又上来了,能见度很低。“李大叔!李大叔!” 大家喊着,声音在风里散开。
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李大叔的声音:“我在这儿!快过来!”
阿虎赶紧跑过去,只见李大叔蹲在一块大石头旁,手里拿着一块黑色的石头:“你们看!这是我在石头缝里找到的,能点燃!”
阿虎接过石头,用打火机(林天传的)点了点,石头果然烧了起来,火苗很旺,烟很少。“是煤!真的是煤!” 阿虎兴奋地喊。
李大叔笑着说:“这煤品质好,烧起来旺,还没什么烟,比咱们平时用的木炭好太多了。”
勘探队连夜返回陇南城,凌晨时分才到货栈。秦云早就等在门口,看到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怎么样?样本取到了吗?”
阿虎把五个样本袋递给秦云:“取到了,还找到了水源,煤层至少三尺厚,李大叔说品质很好。”
秦云接过样本,心里激动,赶紧拿出手机,给林天发消息:“先生,样本已经取到,共五份,煤层厚三尺,有水源,品质优良,明天一早就传过去。”
林天回复:“好!辛苦你们了,明天传样本时,把勘探的详细位置和地形画下来,我让老陈尽快检测,没问题就开始准备开采。”
秦云看着手里的样本袋,又看了看疲惫却兴奋的队员,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勘探的成功,不仅能让货栈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还能让青牛岭的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先生的指导和支持。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后续的开采工作做好,不辜负先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