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梁仍在微微震颤,林昭的手已经贴上主控台的边缘。合金表面泛着一丝异样的麻意,细微电流顺着指尖悄然爬升,像有谁在耳畔低语:别再往前了。
她没退。
反而将纳米手环狠狠插入那老旧的数据接口。裂缝中骤然泛起一缕幽蓝微光,如同黑暗深处缓缓睁开的眼睛,冰冷而警觉。
波形共鸣启动的瞬间,整座离线系统轻轻一颤——仿佛沉睡多年的巨兽,在寂静中终于被唤醒。
屏幕亮了。字符如雨般滚落,一行接一行,无声地铺展在眼前。防火墙没有密码,却以量子加密锁死了所有外部读取权限。“孤影”无法直连,只能靠低频扫描在数据迷宫中摸索前行。太阳穴突突跳动,像是有根细铁丝在颅内来回刮擦,痛得她几乎咬紧牙关。
她闭上眼,屏住呼吸,凭着肌肉记忆操控导联针模块,将手环信号伪装成合法认证,一层层向日志最深处渗透。
第一层,空白。
第二层,浮现一行字:“Lx系列实验体状态归档”。
第三层,停在一个未分类的音频文件上——“Lx-09 终止建议”。
她刚准备提取缓存路径,“孤影”突然弹出猩红警告:【检测到高同步率脑波辐射源,疑似远程意识投射】。
林昭猛地睁眼,目光如刀般刺向培养舱区。
编号“Lx-07”的舱体正缓缓渗出淡紫色雾气,玻璃内壁凝结着水珠,一颗颗滑落,像无声的泪痕。那个与妹妹一模一样的克隆体,原本紧闭的双眼,此刻竟睁开了。
瞳孔空洞无神,可视线却精准地落在她身上。
林昭后退半步,掌心攥得死紧,指节发白。手套内侧那道刻痕已被汗水浸透,灼热得几乎要烙进皮肉。她立刻切断视觉反馈,闭眼,仅凭听觉与触觉感知四周。呼吸压得极轻,耳边只剩下机器低鸣和血液在血管中奔流的声音。
她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动作——这是意识层面的共振。真正的信号源头不在这里,而在那首即将播放的音频里。
她重新连接主控系统,反向追踪脑波频率。数据逆向解析,层层剥离,最终锁定音频中一段隐藏频段。那不是录音,而是一段被编码的意识片段,随着旋律缓慢释放,如同沉睡的灵魂正在苏醒。
她暂停提取,转而调出战舰通讯日志中的摇篮曲片段,导入比对程序。“孤影”开始逐帧分析音轨特征。进度条缓缓推进,87%……89%……91%……
匹配度跳出:99.8%。
完全一致。
林昭呼吸一滞,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迟迟不敢按下。这首曲子从未对外流传,是陈默驾驶舱里唯一循环播放的私人音频。他曾说,那是他妹妹小时候哼的,断断续续,带着稚气的走调。
而现在,它出现在沈烬的实验记录里,作为背景音乐,静静流淌在“终止建议”之后。
她重新加载音频,屏蔽脑波干扰,只提取声音本身。播放开始。
沈烬的声音冷静而清晰:“Lx-09 基因链持续退化,神经突触异常放电,细胞凋亡速率超出预期值三倍。建议立即终止实验,防止意识污染扩散。”
背景里,钢琴声缓缓响起。旋律简单,左手是分解和弦,右手的旋律带着一丝刻意的延迟,仿佛演奏者有意放慢节奏,让每个音符都沉入心底。音色老旧,夹杂着细微杂音,像是从古地球时期的磁带中翻录而来。
林昭迅速调出机械义肢的扫描图谱。沈烬左臂上镌刻着《神曲》的一句诗:“当你穿过痛苦的深渊,记住有人为你点灯。” 这句话从未公开,是他私人的铭文。
而此刻,钢琴曲的第一个小节,节奏竟与这句诗的韵律完全吻合。
她心头猛然一震——这根本不是随意选的背景音乐。
这是沈烬为实验体制作的情感锚点,一种用来稳定意识崩溃期的心理干预手段。他不仅知道这首歌,还把它变成了治疗工具。
那他是怎么拿到原曲的?
她立刻翻出陈默的生物权限记录,回溯三年前实验室爆炸那晚的操作日志。系统显示:当晚21:47,一名研究员通过紧急通道进入b区隔离室,上传了一段音频,命名为“Lullaby for Lx-09”。操作者身份代码已被清除,但设备硬件指纹,与沈烬现用的义肢存储模块完全一致。
时间对得上。
地点对得上。
旋律也对得上。
所有线索如蛛网般收拢,指向同一个答案:沈烬早就认识陈默,三年前就参与了他的基因修复。而“Lx-09”,很可能就是陈默在实验中的真实代号。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缓缓抬头,再次望向培养舱里的克隆体。对方仍睁着眼,却不再动,呼吸平稳,像陷入深眠。她小心恢复视觉反馈,发现“孤影”已锁定音频中另一段隐藏数据——一条压缩在次声波区间的副频轨道。
她启动解码程序,分步加载,以防系统崩溃。第一层解压完成,跳出一段基因序列,与陈默体内不稳定的突变位点高度重合。第二层正在解压时,主控屏突然闪烁:“本地存储空间不足,是否切换至备用缓存?”
她毫不犹豫,点了“否”。
下一秒,屏幕自动跳转,弹出一页私人笔记——沈烬亲笔所写,标题是:《关于Lx-09意识延续性的观察记录》。
内容只有几句:
“第七次尝试失败。记忆植入时出现排斥反应,主体拒绝接受‘兄长’身份认知。但当播放目标旋律时,a脑波同步率提升至82%,情绪稳定性显着增强。推测该旋律与其深层情感记忆绑定,可能源自早期家庭环境。建议保留此音频作为关键唤醒媒介。”
林昭盯着最后一行,喉咙发紧,胸口像被什么狠狠压住。
家庭环境。
唤醒媒介。
原来在沈烬眼里,陈默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实验体,而是某个需要被“唤醒”的人。而这首摇篮曲,是打开他真实记忆的钥匙。
她立刻调出妹妹纳米手环的日志,筛选所有与陈默相关的记录。在一段标记为“低优先级缓存”的数据里,她找到一条三年前的短讯,发送时间是林璇失踪前两小时,接收方未知。
只有八个字:“曲子交给他了,别毁掉。”
她把这条信息与沈烬的笔记并列对比,时间严丝合缝。
林璇亲手把摇篮曲交给了某个人——那个人,就是沈烬。
她终于懂了。
陈默不是偶然卷入这场计划的棋子。他是被选中的载体,是“凤凰计划”中极少数仍保留人性温度的存在。而沈烬,不只是他的研究者。
更像是……守护他的人。
主控屏上的解码进度条走到93%。
第三层隐藏数据,即将展开。
她左手紧紧握住纳米手环,右手悬在操作键上,准备随时拦截可能爆发的意识冲击。头痛越来越剧烈,视野边缘开始浮现出模糊的波纹,像水面晃动的倒影,可她没有停下。
就在这一刻——
培养舱中的克隆体,嘴唇轻轻动了动。
没有声音。
但口型,清清楚楚。
说的是:“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