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康泰医疗新药上市,救罕见病患者
江城国际会展中心的大礼堂,早上八点就挤满了人。门口的签到台摆着康泰医疗的蓝色展架,上面印着“ct-003——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希望”,工作人员递出去的资料袋里,除了新药说明书,还塞了包纸巾——他们早知道,今天会有很多人哭。
礼堂里的空气有点闷,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那是从后排几个推着轮椅来的家长身上带过来的。前排的家长们大多抱着厚厚的病历本,有的手里还攥着孩子的照片,照片边缘被反复摩挲,都起了毛边。有个穿米色风衣的女人,盯着手里的b超单,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纸角,眼睛红红的,明显是刚哭过。后排的媒体记者们举着相机,镜头牢牢盯着舞台中央的大屏幕,连互相交流都压低声音,生怕打扰到这些等了太久的家庭。
今天是康泰医疗“ct-003”新药上市发布会的日子,这款针对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罕见病药物,是无数家庭等了五年的“救命药”。之前全球都没有特效药,医生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从能跑能跳,变成连抬手都费劲,最后瘫痪在床,很多孩子连十五岁都活不到。
林晚坐在嘉宾席第一排,身边是康泰医疗的研发总监陈博士。陈博士头发都白了大半,手里握着发言稿,指节因为用力都泛了白,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甚至有点发颤:“各位家长,各位媒体朋友,我从事罕见病研究三十年,最难受的就是看着家长抱着孩子来求药,我却只能说‘对不起’。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罕见病中的‘绝症’,患儿通常在5岁后逐渐失去行走能力,12岁前瘫痪,肺部感染、心脏衰竭是常见的死因……但今天,我们能挺直腰杆说,‘ct-003’来了!”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个U盘,递给旁边的工作人员:“经过三年临床试验,全国12家医院参与,217名患儿用药。数据显示,87%的患儿用药后肌力明显提升,32名原本瘫痪的患儿重新站了起来,其中11人能独立行走,甚至能跑跳!”
大屏幕上突然切出一段视频,画面一开始有点暗,是个叫小宇的男孩坐在轮椅上,脸色苍白,眼神黯淡,妈妈扶着他的手,他都没力气握。然后画面跳到用药三个月后,小宇扶着医院走廊的栏杆,一步一步慢慢挪,腿还在打颤,却咬着牙不肯停;再后来,是半年后的公园,小宇穿着蓝色的运动服,牵着妈妈的手在追蝴蝶,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阳光洒在他脸上,亮得晃眼。
视频刚放完,礼堂里就响起了压抑的哭声。刚才那个穿米色风衣的女人,掏出手帕捂住嘴,肩膀一抽一抽的——她的儿子今年七岁,已经不能自己走路了,刚才看小宇的样子,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有个戴眼镜的男人,把脸埋在病历本里,肩膀抖得厉害,他妻子在旁边拍着他的背,自己也红了眼睛。
“下面,我们请一位临床试验患儿的家长上台,跟大家分享一下用药后的变化。”主持人的声音打破了哭声,话音刚落,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的女人快步走上台。她看着有点憔悴,眼角有细纹,手里紧紧抱着一个厚厚的相册,封面都磨破了。走到话筒前,她深吸了一口气,刚开口就哭了:“我是小宇的妈妈王秀兰,家住江城郊区。小宇五岁那年确诊,医生说这病没治,让我们提前准备轮椅,还说孩子可能活不过15岁。那时候我天天抱着孩子哭,觉得天塌了……”
她翻开相册,里面全是小宇的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得整整齐齐:有小宇躺在床上,连翻身都需要帮忙的;有小宇扶着墙站,腿抖得像筛糠的;有小宇第一次自己走三步,妈妈在旁边举着手机拍的;最后一页是上周拍的,小宇站在超市的玩具区,手里拿着个奥特曼,笑得特别开心。
“用了‘ct-003’半年,孩子能自己走路了,上周还跟我一起逛了超市,自己选了玩具。”王秀兰翻到最后一页,把相册举起来给大家看,然后突然对着林晚和陈博士的方向跪了下去,膝盖“咚”地一声砸在舞台地板上,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谢谢你们!谢谢康泰!谢谢林总!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是你们让我们这些家长又有了盼头!”
林晚赶紧起身冲上台,两步就跑到王秀兰身边,双手扶住她的胳膊,用力把她拉起来:“大姐,别这样,快起来!这是我们该做的,是陈博士和研发团队的功劳,也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孩子能好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她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走到舞台边,低头看着台下满场的家长,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着光,有期待,有忐忑,还有点不敢相信。林晚的语气很坚定,每个字都清清楚楚:“我知道,罕见病药物研发成本高,价格肯定不低,很多贫困家庭承担不起。今天我在这里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诺,通过晚晴基金筛查的贫困患儿,一律免费用药,直到病情稳定,不需要再依赖药物维持肌力为止!”
台下瞬间安静了,所有人都盯着林晚,连呼吸都忘了。林晚接着说:“我们还会在全国建立20个‘ct-003’用药服务站,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这些大城市,也包括一些偏远地区。服务站里会有专业的医生和康复师,免费为患儿做肌力监测、调整用药剂量,还会教家长怎么帮孩子做康复训练,不用大家跑遍全国找专家!”
这话像一颗定心丸,瞬间让礼堂里炸了锅。后排一个穿破旧夹克的男人猛地站起来,他的袖口磨得发亮,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病历本,声音发抖:“林总,您说的是真的?我家孩子今年八岁,确诊三年了,为了治病,家里的房子都卖了,现在租在地下室,早就没钱了……要是能免费用药,我就算给您磕头都行!”
“是真的,大哥,您别激动。”林晚点头,身后的大屏幕立刻跳出晚晴基金的救助通道——上面有三个申请方式:免费的救助电话,24小时有人接;官网的申请入口,点进去就能填资料,还能上传病历照片;还有全国20个服务站的地址和联系电话,连怎么坐公交、地铁都写得清清楚楚。“从明天早上八点开始,大家就能申请,审核很快,最多三天就有结果。审核通过后,我们会把药直接送到家里,不用大家跑一趟,也不用花一分钱的运费。”
男人听完,突然蹲在地上哭了,不是压抑的哭,是那种终于看到希望的、带着解脱的哭。旁边的人拍着他的背,有人递纸巾,有人说“太好了,孩子有救了”,整个礼堂里的气氛,从之前的沉重变成了温暖的激动。
发布会结束后,康泰医疗的工作人员被家长们围得水泄不通。有的家长拿着病历本问用药剂量,有的掏出手机拍救助通道的信息,有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慢慢填着救助申请表,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王秀兰拉着小宇的手,小宇穿着件蓝色的小外套,手里攥着一幅画,慢慢走到林晚面前。
“林总,谢谢您。”王秀兰笑着说,眼里还带着泪光,“这孩子昨天知道要见您,画到半夜,非要亲自送给您。”
小宇有点害羞,把画递过来,小声说:“林阿姨,谢谢……”
林晚蹲下来,接过画——纸上用蜡笔画着一个亮黄色的小药瓶,药瓶旁边站着两个小人,一个是扎着羊角辫的小宇,一个是穿着裙子的林晚,两个人手里都拿着气球,下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谢谢林阿姨,我能跑了”。
“小宇画得真好看!”林晚摸了摸小宇的头,语气特别温柔,“以后要好好吃饭,好好做康复训练,争取早点去学校跟小朋友一起上课、一起玩,好不好?”
小宇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好!我还要跟念念姐姐一起玩,妈妈说念念姐姐的妈妈是好人,以后还会有更好的药,能让更多小朋友走路。”
林晚看着孩子眼里的光,心里暖暖的。其实康泰医疗研发“ct-003”的时候,曾因为资金不足差点停摆。那时候陈博士找到她,手里攥着半份临床试验报告,声音都带着绝望:“林总,就差最后一步了,可我们没钱买原料,也没钱支付医院的试验费用……”
林晚当时没犹豫,让星辰科技给康泰注资了两个亿,还成立了“罕见病药物研发专项基金”,跟陈博士说:“钱不是问题,你们不用考虑成本,只看疗效,只要能救孩子,就算这药永远不赚钱,也值得。”
陈博士当时问她:“林总,您为什么这么上心?罕见病患者少,这药的市场很小,根本赚不到钱。”
林晚拿出母亲留下的旧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写着“医学和光伏一样,都是给人希望的光。光伏照亮黑暗,药物扶起倒下的人”,说:“我妈妈以前也想做医疗公益,可惜没来得及。现在我有能力,就想帮她完成这个心愿。赚钱不是目的,能救一个人,能让一个家庭不破碎,就是值得的。”
当天晚上,#康泰医疗ct003上市# #林晚承诺贫困患儿免费用药# 两个话题直接冲上了微博热搜榜首,后面还跟着个鲜红的“爆”字。评论区里全是感动的留言:
“林总也太有担当了吧!不仅搞光伏救世界,还搞医药救孩子,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之前我邻居家的孩子就是这个病,看着孩子从能跑变成不能动,家长都快崩溃了。现在有特效药了,还能免费用,真的太感谢康泰,感谢林总了!”
“希望更多企业能像康泰一样,关注罕见病患者,他们虽然人少,但也需要被看见,需要有活下去的希望。”
“林总这是把‘善意’刻进骨子里了吧?从非洲的光伏公益,到现在的罕见病救助,每一件事都暖到心里。”
林晚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晚上八点了。客厅里的灯亮着,念念正坐在沙发上,抱着平板电脑看新闻,屏幕上正好是她下午在发布会上讲话的画面。看到林晚进门,念念立刻跳下来,跑过去抱住她的腿:“妈妈!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帮好多小朋友治病,还让他们免费用药,太厉害了!莱拉刚才还跟我视频,说你是‘超级英雄’!”
陆哲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杯刚热好的牛奶,递到林晚手里:“累了吧?喝杯牛奶暖暖身子。康泰那边刚发消息,截止到现在,已经有两百多个家庭申请了救助,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审核,明天就能出第一批结果。”
林晚接过牛奶,坐在沙发上,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一身的疲惫。她看着窗外的夜景,江城的灯光一盏盏亮着,像星星落在地上。她想起白天王秀兰下跪的样子,想起小宇递画时害羞的表情,想起那个穿破旧夹克的男人蹲在地上哭的样子,突然觉得,不管是光伏板照亮非洲的草原,还是“ct-003”扶起瘫痪的孩子,本质都是一样的——用技术和善意,给身处黑暗里的人带去一束光。
“以后,康泰还要研发更多罕见病药物。”林晚放下牛奶杯,语气平静却很坚定,“还有晚晴基金,要把救助范围再扩大一些,不仅要覆盖这个病,还要关注其他罕见病,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没钱,错过救命的机会。”
陆哲走过来,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我支持你。不管是光伏项目,还是医疗救助,只要是你想做的,我都会陪你一起,帮你把这些事做好。”
念念趴在林晚的腿上,仰着小脸说:“妈妈,我以后也要跟你一样,帮小朋友治病,帮非洲的姐妹,还要跟莱拉一起在学校搞公益,把旧书捐给非洲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能读书。”
林晚摸着女儿柔软的头发,笑了。客厅里的灯光暖黄,映着一家人的笑脸,也映着那些关于“光”的承诺。这些承诺,不会只是说说而已——就像当初承诺要在非洲建光伏教室,最后真的建了;承诺要帮玛丽的光伏修理店扩大规模,最后也做到了。现在承诺要帮这些罕见病孩子,也一定会做到。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可能会遇到资金问题,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但只要看到那些孩子重新站起来的样子,看到家长们脸上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就像妈妈笔记本里写的那样:“每一束光都很小,但只要汇聚起来,就能照亮很大的地方。”而她,会一直做那个汇聚光的人,把更多的温暖和希望,带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