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娇带着小绿一口气跑回了袁府,这才停下来喘气。小绿一边喘气一边问道:“小姐,你跑什么啊?”
袁娇扶着腰,娇喘道:“嗨,那小渠帅是个登徒子,幸好我跑得快。”
小绿道:“啊,他离我们府里这么近,那以后怎么办?”
袁娇道:“对啊,不行,不行,我得习武,这里太危险了。走,咱们去找李管家,让他给咱们找个师傅。”
小绿一脸哀怨地道:“啊,给咱们找啊,我也得学啊?”
袁娇反问道:“不然呢?”
小绿一脸无奈地道:“小姐,习武很苦的,能不能不学啊?”
袁娇暴躁地道:“你不学?我是小姐哎,你丫鬟呢?你不学,让我一个人学吗?遇到歹人,你不保护我,还让我保护你了咯?”
袁娇伸出指头在小绿头上点了几下。
小绿道:“小姐,可是真的很辛苦哎。”
袁娇不耐烦的挥挥手,然后道:“哎~,真是的,遇到你这么懒的丫鬟,也真是倒霉了。”
袁娇见小绿不想习武便心生一计,然后恶狠狠地对小绿道:“既然你不愿意习武,我就把你许配给李管家的儿子李二牛。”
小绿听后两眼一亮,高兴得跳了起来。“好啊,好啊,我最喜欢二牛哥了。”
袁娇满脸愕然,心想,不对啊,她不该是很害怕才对嘛?小时候,爹爹就这样吓我的啊,我当时害怕极了,立马就变得很听话了。每次都说你如果不愿意,我就把你许配给李管家的儿子李二牛。
既然不奏效,袁娇只能挥挥手道:“哎,算了,算了。”
小绿一脸恳求地道:“哎呀,小姐啊,怎么能算了?”
袁娇灵机一动,对啊,既然不能正着来,那我就反着来。然后对小绿道:“小绿啊,既然你不愿意习武,我看,你和二牛的事还是算了吧。”
小绿一脸委屈的道:“小姐啊,你刚才不是这么说的。”
袁娇一脸得意地道:“那,我是小姐,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咯!”
小绿只能无奈地道:“好吧,那我就习武好了。”
袁娇一把拉过小绿的小手道:“这就对了嘛!我们可是好姐妹啊!习武当然要一起啦。我们姐妹一出马,定然能在道上混得风生水起。”
小绿又道:“小姐啊,我不是习武吗?怎么感觉像是当土匪?”
袁娇连忙道:“最近戏听多了,那只是戏里的词。走,走,走,我们去找管家。”袁娇连忙拉着小绿去找管家。
二人找了一大圈,结果不在家,管家出门了,去了汝南,要好些天才回来。
午时二刻(11:30),该回去吃饭了,王林停下了练习,上午练习枪法25遍,获得枪法熟练度点,获得骑术熟练度64点。王林还不清楚接下来的安排,不敢过多使用内力,避免战斗时内力还没回满的窘境。
王林骑着马儿回到马棚,把枣红马拴好,用抹布把马身上的汗渍擦干,又给二马喂了炒豆子才,回了营帐。
王祖见众人都回来了,便把今日小渠帅的安排说了一遍。王祖又道:“这次你们小队单独出去,一定要做好准备。另外,我准备让王勇也和你们一起去,他做事比较稳妥。好了,开饭吧。”
反正离出发还有两天时间,而且大家也参加了好几场战斗了,没有以前那种战前的焦虑,该吃的吃,该喝的喝。王林也干了五大碗,王敢也干了三大碗。
王林思来想去,准备给自己再添置一些装备,再买上200支箭,辎重营也有箭支可以领取,但是辎重营的箭制作较为粗糙,影响射击精度,王林尝试过多次,20步以内精度影响不大,30步左右偏差会在1寸左右,40步左右偏差会在4寸左右,50步左右已经开始乱飘了,落点不可琢磨。
但是在武器店买的箭支就不一样了,这些箭支制作精良,即使在70步左右偏差也1寸左右,射击精度相当高,因此王林决定再次采购200支箭。
王林这次也准备购买一套盔甲,当然,武器店也不一定有卖,先去看看再说。
吃完饭,王林就朝铁匠铺而去,王敢见王林走的方向不对,也跟了上来。
王敢问道:“林子哥,这是去哪里啊?”
王林答道:“去铁匠铺。”
王敢又问:“还要买兵器吗?”
王林答道:“是啊,过几天又要打仗了,再去添点装备。”
王敢道:“好啊,我陪你去。”
这小子那是陪我去,明明是想去逛逛,算了,王林也不点破。
“哎哟,客官您慢走。”隔老远就听到铁匠铺老板的声音。
老板一回身,正准备回店里,眼神一瞟,隔老远就看到两个头顶黄巾的小伙子,仔细一看,哦哟,老顾客,连忙招呼。
“哎哟,贵客又来了,里边请。”声音那个亲热,右手朝店内虚引。
王林快步上前道:“老板好眼力,50步外居然一眼认出我等。”
老板哈哈大笑道:“哈哈,不行了,不行了,年轻时,我能看清百步之上,铜钱大小的字。现在老了,只能认认人还行。”
王林不由自主地给老板比了个大拇指,问道:“莫非老板善射?”
老板摸了摸胡须道:“略懂,略懂,都是年轻时的事了。”
王林也是善射之人,这下勾起了王林的好奇心,又问道:“多少步有准头?”
老板也不明言,只是笑笑道:“老夫当年能看清120步(180米)外的铜钱小孔。”
王林心头默默一算,就知道,这小老头在吹牛,120步,就算按照一步1.4米算,也差不多170米了。王林估摸着,这老头差不多就100步上有准头,也就是140米至150米的样子。
如果铁匠铺老板能够听到王林的心声的话,一定会给王林竖个大拇指。老板若能在百步的距离能百发百中,也是高手中高手。
王林三人一起进了铺子,都是老熟人了,老板也跟热情的介绍着各种产品,先介绍一番。有些年轻人进店时不知道该买什么,多介绍几样,总会有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