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却说凤姐刚从床上起身,心里正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突然听到一个小丫头的说话声,又被吓了一跳。她赶忙问道:“是什么官事?”

小丫头回答说:“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刚才守二门的小厮进来通报,说有件紧急的官府公事,所以太太让我来请二爷过去。”

凤姐一听说是工部里的事情,心里这才稍微松了口气,于是说道:“你回去跟太太说,就说二爷昨天晚上出城去办事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先让人去回复珍大爷一声吧。”

那小丫头答应了一声,就转身走了。

这时,贾珍匆匆赶来,见有朝廷部里的人在,便上前询问了情况。

弄清楚事情原委后,他进屋见到王夫人,禀报道:“部里来人通报,昨天总河大人上奏,说河南一带黄河的河口决堤了,好几个府州县都被洪水淹没。朝廷又要动用国库的钱来修缮城墙等工程。工部的官员们还得忙着安排处理相关事宜。所以部里特意派人来告知老爷。”说完,贾珍便退下了。

等到贾政回家,贾珍又把这事原原本本地向他汇报了一遍。

从那以后,一直到冬天,贾政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待在衙门里处理事务。宝玉的学习也渐渐懈怠起来,不过他心里害怕被贾政发现,所以不敢不常去学房读书,就连去黛玉那里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频繁了。

当时已经到了十月中旬,这天宝玉起床后,打算去学堂上学。这一日天气骤然变冷,只见袭人早已整理好一包衣服,对宝玉说:“今天天气特别冷,早晚还是多穿点儿,暖和些好。”说着,便把衣服拿出来让宝玉挑选一件穿上。

接着,她又包好另一件衣服,让小丫头拿出去交给茗烟,并叮嘱道:“现在天气凉了,要是二爷需要换衣服,你可得提前准备好。”茗烟应了一声,抱着装衣服的毡包,跟着宝玉一同出门去了。

宝玉来到学堂后,便开始专心做自己的功课。忽然,他听到纸窗被风吹得“呼喇喇”作响。代儒说道:“天气又开始变冷了。”说着,他便推开风门向外望去,只见西北方向涌起层层黑云,正渐渐向东南方向压过来。

这时,茗烟走进来,对宝玉说道:“二爷,天气转凉了,再添些衣服吧。”

宝玉轻轻点了点头。随后,茗烟拿进一件衣服,宝玉原本没太在意,可当看到那件衣服时,整个人都愣住了,神情显得有些痴呆。旁边那些小学生都瞪大眼睛,好奇地瞧着。原来,这件衣服正是晴雯之前补过的那件雀金裘。

宝玉连忙问道:“怎么把这件拿来了!是谁给你的?”

茗烟回答说:“是里头的姑娘们包好拿出来的。”

宝玉说:“我身上倒不是很冷,先不穿这个,把它包起来吧。”

代儒以为宝玉是珍惜这件衣服,心里还挺高兴,觉得他知道节俭。

茗烟又劝道:“二爷还是穿上吧,要是着凉了,那可就是奴才的过错了。二爷就当是疼奴才,穿上吧。”

宝玉没办法,只好穿上,然后呆呆地对着书本坐着。代儒以为他在认真看书,也没怎么理会。

到了晚间放学的时候,宝玉便向代儒谎称自己生病了,想请一天假。

代儒本来年纪就大了,在学堂里也就是陪着几个孩子解解闷儿,自己还时常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的,少一个学生,就少操一份心。况且他也知道贾政平时事务繁忙,贾母又特别溺爱宝玉,于是便点了点头同意了。

宝玉径直回到住处,先去见了贾母和王夫人,把事情经过又讲述了一遍。贾母和王夫人自然没有不信的道理。宝玉略坐了会儿,便起身回大观园去了。

回到园中,见到袭人她们,宝玉没了往日那般有说有笑的模样,只是和衣直接躺在了炕上。

袭人见状便问道:“晚饭已经准备好了,是现在吃,还是再等一等儿?”

宝玉有气无力地回答:“我不吃了,心里头不舒服,你们去吃吧。”

袭人接着说:“就算是这样,你也该把这件衣服换下来了,这衣服哪经得住这么折腾揉搓。”

宝玉说:“不用换。”

袭人又说:“倒也不只是这衣服娇贵,瞧瞧上面那针线活儿,也不该这么糟践它呀。”

宝玉听了这话,正说到了他心里,不禁长叹一口气,说:“那行,你就把它收拾起来,给我包得严严实实的。我以后也不穿它了。”说着,便站起身来脱衣服。

袭人刚要过来接,宝玉已经自己动手叠了起来。

袭人笑着说道:“二爷今儿个怎么这般勤快起来了?”

宝玉也不答话,叠好衣服后,就问:“包这个衣服的包袱在哪儿呢?”

麝月赶忙递过来,宝玉自己把衣服包好,回头却瞧见麝月和袭人互相挤眉弄眼地笑。宝玉也没理会,自顾自地坐着,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突然,宝玉听到书架上的钟响了,他低头看了看怀表,发现指针已经指到酉初二刻了。

不一会儿,小丫头把灯点上了。袭人又劝道:“你不吃饭,好歹喝口粥吧。别一直饿着,小心饿出虚火来,到时候又成了我们的麻烦了。”

宝玉摇了摇头,说:“不太饿,硬吃了反而难受。”

袭人说:“既然这样,那就干脆早点儿歇着吧。”于是,袭人和麝月把床铺好,宝玉也就躺下了。

可宝玉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快到黎明的时候,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可还没睡上一顿饭的工夫,就又早早地醒了。

这时,袭人和麝月也都起来了。袭人关切地说:“昨晚我听着你翻来覆去直到五更天了,也没敢问你。后来我实在困得不行就睡着了,不知道你后来到底睡着了没有?”

宝玉回答道:“也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又醒了。”

袭人又问:“那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

宝玉说:“没有,就是心里有些烦躁。”

袭人接着问:“那今天学堂还去不去?”

宝玉说:“我昨天已经请了一天假了,今天我想去园子里逛逛,散散心,就是有点怕冷。你让她们收拾一间屋子,准备一炉香,再放上纸墨笔砚。你们该忙什么就忙什么,我自己一个人静静坐半天。别让她们来打扰我。”

麝月在一旁接话道:“二爷要安安静静地做事,谁敢来打扰!”

袭人点头说:“这样挺好,也免得着凉了。你自己一个人静静待着,心神也不容易分散。”说着,她又问:“你既然不想吃饭,那今天想吃什么?早点说,我好让人告诉厨房去做。”

宝玉说:“还是随便弄点吧,不用大张旗鼓的。倒是想弄几个果子放在那屋里,借点果子的香气。”

袭人想了想,说:“放哪个屋里好?别的屋子都不太干净,只有晴雯以前住的那一间,因为一直没人住,还算干净,就是有点冷清。”

宝玉说:“没关系,把火盆搬过去就行了。”袭人答应了一声。

正说着,就瞧见一个小丫头端着一个茶盘,茶盘上放着一个碗和一双象牙筷子,她把茶盘递给麝月,说道:“这是刚才花姑娘要的,厨房里的老婆子给送过来了。”

麝月接过来一看,发现是一碗燕窝汤,便转头问袭人:“这是姐姐要的吗?”

袭人笑着回答:“昨晚二爷没吃饭,又折腾了一整夜,想来今天一大早肚子里肯定空落落的,所以我就跟小丫头们说了,让厨房做这个送来。”

说完,袭人一边让小丫头去摆放桌子,麝月则在一旁伺候着宝玉把燕窝汤喝了,之后宝玉又漱了口。

这时,只见秋纹走过来,说道:“那间屋子已经收拾好了,不过得等一会儿炭火烧得没那么旺了,二爷再进去吧。”宝玉点了点头,只是心里装着事儿,没什么兴致说话。

这时,一个小丫头前来回报:“笔墨纸砚都已经摆放好了。”

宝玉应声道:“知道了。”

紧接着,又一个小丫头过来问:“早饭已经准备好了,二爷打算在哪儿吃?”

宝玉说:“直接端过来吧,不用那么麻烦了。”

小丫头应了一声,便自行去准备了。不一会儿,早饭端了上来,宝玉微微一笑,对袭人和麝月说:“我现在心里有点烦闷,一个人吃恐怕吃不下,不如你们俩陪我一起吃吧,这样或许能吃得更香甜,我也能多吃点。”

麝月笑着回应:“二爷这是心血来潮,我们可不敢。”

袭人则说:“其实一起吃饭也没什么不行的,我们以前一起喝酒的时候也不少。只是偶尔陪你解解闷还行,要是真这么一直下去,那还有什么规矩体统可言呢。”

说着,三人便坐了下来。宝玉坐在上首,袭人和麝月分别坐在两侧陪着。吃完饭后,小丫头端来了漱口的茶,两人看着丫头把餐具撤了下去。

宝玉端着茶,默默地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坐了一会儿,然后问道:“那间屋子收拾好了吗?”麝月回答说:“之前就已经回报过了,这会子怎么又问。”

宝玉稍稍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走到这间屋子里来。他亲自点上了一炷香,又摆上一些水果作为供品,随后让屋内的人都出去,并关上了门。

屋外,袭人等人都安静地待着,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宝玉从一旁拿出一张印有泥金角花图案的粉红色信笺,口中默默念了几句祝词,接着便提起笔,在上面写道:“怡红院的主人以此香火祭献给晴雯姐姐知晓,敬上一杯清茶,希望你能前来享用。”

随后,他又在这信笺上题写下了一首词,内容是这样的: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实时休。孰与话轻柔?东逝水,无复向西流。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

大意为:你曾时时陪伴在我身边,可如今我却只能独自一人,心中满是无尽的思量与哀愁。谁能想到平静的生活竟会突遭变故,就像平地骤起狂风恶浪,刹那间将你的身体和生命终结。

此时此刻,我又能与谁去诉说那心底的温柔情思?时光就像东去的流水,一去便再也不会回头。

我多么渴望能有一种传说中的怀梦草,让我在梦里还能与你相见,可这终究只是幻想。添衣裳的时候又见到了那件翠云裘。依旧散发着往日的气息,让我愁肠百结,难以释怀!

写完后,他便在香上点燃火,将纸焚烧成灰。随后静静地等候着,直到一整炷香完全燃尽,才打开门走了出来。

袭人问道:“你怎么出来了?想必是又觉得闷得慌了。”

宝玉微微一笑,故意说道:“我本来心里有些烦闷,就找个地方静静坐一会儿。这会儿感觉好多了,还打算到外面再走走呢。”

说着,他便径直走了出来,一路来到潇湘馆。到了院子里,他高声问道:“林妹妹在家里呢吗?”

紫鹃在屋里应声道:“是谁?”说着便掀开帘子一看,笑着说道:“原来是宝二爷。姑娘在屋里呢,二爷快请进屋坐。”

宝玉便跟着紫鹃走进了屋里。黛玉却在里间呢,她说道:“紫鹃,请二爷到屋里坐吧。”

宝玉走到里间的门口,看见墙上新贴着一副紫墨色泥金云龙笺的小对联,上面写着:“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宝玉看了,微微一笑,然后走进门去,笑着问道:“妹妹,你在做什么呢?”

黛玉站起身来,迎了两步,笑着让道:“请坐。我正在这里写经,就剩下两行了,等我写完了咱们再说话。”说着,她便让雪雁去倒茶。宝玉连忙说道:“你别动,只管继续写你的。”

说着,他一面环顾四周,看见中间挂着一幅单条画,上面画着一个嫦娥,身边带着一个侍者;还有一个女仙,也有一个侍者捧着一个长长的衣囊似的东西,二人身边略微有些云雾缭绕,别无其他点缀。整幅画全仿照李龙眠的白描笔意,上面题着“斗寒图”三个字,是用八分书书写的。

宝玉问道:“妹妹这幅《斗寒图》是新挂上的吗?”

黛玉说道:“可不是。昨天她们收拾屋子,我想起来了,就拿出来让她们挂上了。”

宝玉又问道:“这幅画有什么出处吗?”

黛玉笑着说道:“这可是眼前很熟悉的诗句,你还要问别人。”

宝玉笑着说道:“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妹妹你就告诉我吧。”

黛玉说道:“你怎么没听说过‘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大意为:霜神青女与月宫嫦娥都耐得住严寒,在清冷的月光和寒霜中竞相展现绝美的风姿?。

宝玉说道:“是啊,这句诗实在新奇雅致,正好此时拿出来挂。”说着,他又东瞧瞧、西走走,四处观赏起来。

雪雁泡好茶端来,宝玉端起茶杯喝着。又等了好一会儿,黛玉才写完经文,她站起身来,说道:“怠慢了。”

宝玉笑着回应:“妹妹还是这般见外。”

只见黛玉身上穿着一件月白色绣着花纹的小毛皮袄,外面还套着一件银鼠坎肩;头上随意地挽着一个云髻,插着一支赤金的扁簪,没有佩戴其他花朵,腰间系着一条粉红色绣着花纹的绵裙。那模样,真如同: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大意为:挺拔的玉树如美人般临风而立,清雅的莲花带着晨露缓缓绽放。

宝玉关切地问道:“妹妹这两天有没有弹琴?”

黛玉轻轻摇了摇头,说:“这两天都没弹了。最近都在忙着写字,手都冻得冰凉,哪还有心思去弹琴。”

宝玉听后,点了点头说:“不弹也好。我觉得琴虽然高雅,但并不是什么能带来好运的东西。我从未见过有人通过弹琴获得富贵长寿的,反而常常听出忧愁和怨恨。而且,弹琴还得在心里记着谱子,挺费神的。我看妹妹身体这么单薄,还是别操这份心了。”

黛玉听了,抿着嘴笑了笑。

宝玉又指着墙上挂着的琴,好奇地问:“这张琴就是么?怎么这么短?”

黛玉笑着解释:“这张琴其实不短,只是我小时候学琴的时候,其他的琴都太长够不着,所以特地让人做了这张。虽然不是名贵的焦尾枯桐琴,但这鹤山凤尾的装饰还是很整齐的,龙池雁足的雕刻也恰到好处。你看这断纹,是不是像牛毛一样?所以它的音色也很清亮。”

宝玉又问:“妹妹这几天有没有写诗?”

黛玉回答:“自从诗社成立以来,就没怎么大作过了。”

宝玉笑着打趣道:“你别骗我!我前几天还听见你吟的什么‘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你是不是把它放到琴里弹了,感觉声音特别响亮。有没有这回事?”

黛玉惊讶地问:“你怎么听见了?”

宝玉说:“那天我从蓼风轩过来,正好听见你弹琴吟诗,又怕打断你的雅兴,所以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就走了。我还想问你呢,前面用的是平韵,到后面突然转了仄韵,这是什么意思?”

黛玉解释道:“这是人内心自然流露的声音,写到哪里就算哪里,本来就没有固定的规矩。”

宝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惜我不懂音乐,白白听了一会儿。”

黛玉感慨地说:“古往今来,能有几个真正的知音人?”

宝玉听了这话,又觉得自己刚才的话可能有些冒失了,生怕让黛玉感到心寒。他坐了一会儿,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黛玉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说得有些冲,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些冷淡,于是也沉默了下来。

宝玉见黛玉没有反应,更加觉得她可能对自己有所怀疑,于是有些尴尬地站起来说:“妹妹你坐着吧,我还要到三妹妹那里去看看呢。”

黛玉温柔地说:“那你要是见到三妹妹,就替我问个好吧。”宝玉答应着,便走出了房间。

黛玉一直将宝玉送到屋门口,才转身回来。她独自闷闷不乐地坐着,心里琢磨着:“宝玉最近说话总是吞吞吐吐,态度也是忽冷忽热,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正想着,紫鹃走了进来,问道:“姑娘,今天的经文还写吗?我已经把笔和砚台都收拾好了。”

黛玉轻轻摇了摇头,说:“不写了,收起来吧。”说完,她起身走进里间,躺在床上,开始慢慢梳理自己的思绪。

过了一会儿,紫鹃又进来,轻声问道:“姑娘,要不要喝碗茶?”

黛玉微微侧了侧身,回答说:“不喝了,我想躺一会儿,你们自己忙去吧。”

紫鹃应了一声,便从屋里走出来,一眼就瞧见雪雁独自一人站在那里,神情呆滞。

紫鹃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雪雁的肩膀,问道:“雪雁,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也有什么心事藏在心里了么?”

雪雁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被紫鹃这一拍,吓得猛地一哆嗦,回过神来,连忙说道:“哎呀,你别这么大声嚷嚷嘛。我今天听到了一句话,觉得特别稀奇,想告诉你,你可千万别出声。”说着,她用眼神示意紫鹃往屋里看,仿佛在提醒紫鹃屋里有不能让他们听到这话的人。

随后,雪雁自己先迈开步子,一边走一边轻轻点头,示意紫鹃跟上她。两人来到门外的平台底下,雪雁这才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姐姐,你听说了吗?宝玉已经定下亲事了!”

紫鹃一听这话,心里猛地一紧,像是被什么重物砸了一下,惊讶得脱口而出:“这……这是从哪里传来的消息啊?该不会是假的吧?”

雪雁却一脸认真地说道:“怎么可能是假的!别人好像都知道这件事了,就只有咱们还不知道。”

紫鹃皱了皱眉头,追问道:“那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个消息?”

雪雁连忙回答道:“我是听侍书说的。她说宝玉定亲的对象是某个知府家的女儿,家里有钱有势,而且那姑娘的人品相貌都很不错。”

紫鹃正专注听着,忽然听到黛玉咳嗽了一声,像是要起身的样子。紫鹃担心黛玉出来听到她们的谈话,便赶忙拉了拉雪雁的衣袖,朝她摇了摇手,又往屋里望了望,见没什么动静,才又压低声音悄悄问道:“她到底怎么说的?”

雪雁说道:“前些日子不是让我去三姑娘那儿道谢吗,我去的时候三姑娘不在屋里,只有侍书在。我们坐在一起聊天,无意中就聊到了宝二爷调皮的事儿。侍书说宝二爷什么都好,就是只知道玩,一点都没有大人的样子,都到了说亲的年纪了,还是这么呆呆傻傻的。我就问她定没定亲,她说已经定了,是有个什么王大爷给做的媒。那王大爷是东府那边的亲戚,所以这亲事也不用怎么打听,一说就成了。”

紫鹃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这话听着挺奇怪的!”接着又问:“怎么家里都没人提起过?”

雪雁解释道:“侍书也说了,这是老太太的意思。要是提前说出来,怕宝玉心思野了,所以大家都不提。侍书跟我说了这事儿后,还再三叮嘱我千万别泄露出去,要是说出去,别人只会觉得是我多嘴。”

说着,雪雁还用手往屋里指了指,“所以在她面前也没有提。今天是你问我,我才没瞒着你。”

正说到这个话题时,忽然听到鹦鹉学舌,叫唤着:“姑娘回来了,快倒茶来!”

这声音把紫鹃和雪雁都吓了一跳,她们回头看了看,并没有看到其他人,便骂了鹦鹉一句,然后走进屋内。

只见黛玉气喘吁吁地刚在椅子上坐下。紫鹃便借机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倒茶或送水。

黛玉问道:“你们两个刚才去哪里了?怎么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说着,她走到炕边,身子一歪,又倒在了炕上,侧身躺下,让把帐子放下来。紫鹃和雪雁答应了一声,便出去了。她们俩心里犯嘀咕,担心刚才的话可能被黛玉听见了,只好彼此都不再提这件事。

然而,黛玉心中本就充满了心事,又恰好偷听到了紫鹃和雪雁的对话。虽然她没完全听明白,但也猜到了七八分,这让她感觉自己仿佛被扔进了大海里,心中一片茫然。

她思前想后,觉得这竟然应验了前日梦中的预兆。千般的忧愁和万般的怨恨,一下子涌上了她的心头。她左思右想,觉得不如早点死了算了,免得亲眼看到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到那时反而更加无趣。她又想到自己没有爹娘的苦楚,心想从今以后,就一天天地糟蹋自己的身体吧,过个一年半载,自然就能解脱,去往那清净之地了。

她打定了主意,既不盖被子,也不添衣服,就这样合眼装睡。紫鹃和雪雁来伺候了她几次,都没见她有什么动静,又不敢叫她。黛玉连晚饭都没吃。

点灯之后,紫鹃掀开帐子,见黛玉已经睡着了,被子都被蹬到了脚后。

她怕黛玉着凉,就轻轻地拿过来给她盖上。黛玉也没动,等紫鹃出去后,她又把被子褪了下来。

紫鹃问雪雁:“今天说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雪雁说:“怎么不是真的!”

紫鹃又问:“侍书是怎么知道的?”

雪雁回答:“是从小红那里听来的。”

紫鹃说:“刚才咱们说话的时候,只怕姑娘听见了,你看她刚才的神情,肯定有什么原因。从今以后,咱们就别再提这件事了。”

说着,两个人也收拾了一下,准备睡觉。紫鹃进来查看时,只见黛玉的被子又被蹬了下来,就又轻轻地给她盖上了。这一夜的情况,就不再细说了。

第二天一大早,黛玉就醒了,没叫任何人,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发呆。

紫鹃醒来后,看到黛玉已经起身,惊讶地问:“姑娘怎么起得这么早?”

黛玉回答说:“可不是,昨晚睡得早,所以今天醒得也早。”

紫鹃赶紧起床叫醒雪雁,一起帮黛玉梳洗。

黛玉对着镜子,只是呆呆地看着自己。看了好一会儿,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不一会儿,手帕就被泪水浸透了。正是: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大意为:纤瘦的身影正对着春水映照出自己的模样,你一定要怜惜我,而我也会同样地怜惜着你。

紫鹃站在一旁,也不敢上前劝慰,生怕自己的话反而勾起旧日的闲言碎语和积怨。

过了好一会儿,黛玉才简单地梳洗了一番,眼中残留的泪痕,始终没有干透。

她又独自坐了一会儿,然后唤来紫鹃,说:“你把藏香点上。”

紫鹃关切地说:“姑娘,你昨晚没睡多久,怎么又要点香?难道是要写经?”

黛玉轻轻点了点头。

紫鹃继续劝道:“姑娘今天起得太早了,现在又写经,恐怕会太过劳累。”

黛玉却坚定地说:“不怕,早点写完也好!况且,我写经也不是真的为了经文本身,只是想借着写字来排解一下心中的烦闷。以后你们要是看到我的字迹,就当作是见到我本人了。”说着,黛玉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紫鹃听了这话,心里也一阵酸楚,不仅无法再劝,连自己也忍不住跟着落泪。

原来,林黛玉心里早已打定主意,从那之后,便有意地作践自己的身体。她对茶饭没了兴趣,每日摄入的食物越来越少,人也日渐消瘦。

贾宝玉放学之后,常常抽出时间来探望问候黛玉。可黛玉心里纵然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也明白自己年纪渐长,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用娇柔的情态去挑动宝玉的心弦。所以,她满心的心事,就像被堵在了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来。

贾宝玉本想将真心话讲出来好好安慰黛玉,但又担心黛玉会因此生气,反而让她的病情加重。两个人见了面,只能用些无关痛痒、浮于表面的话来互相劝慰。

这情形,可真是应了那句“亲极反疏”(明明彼此关心至深,却反而显得疏远了)。

虽说林黛玉有贾母、王夫人等人的怜爱与关照,为她请医问药、悉心调治,可大家只觉得她身子骨弱、常生病,哪里能明白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煎熬。紫鹃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人,虽隐隐约约猜到了黛玉的心思,却也不敢轻易说破。

从那之后,黛玉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仅仅过了半个月,她的肠胃功能就每况愈下,虚弱到了极点,到最后连粥都喝不下去了。

白天里,黛玉听到旁人说的那些话,句句都仿佛在暗示宝玉要娶亲了;她瞧见怡红院里的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像是宝玉正在筹备娶亲事宜的模样。

这天,薛姨妈前来探望,黛玉见随行的人里没有宝钗,心里的疑团愈发膨胀起来。她干脆拒绝任何人前来探望,连药也不肯吃了,一心只盼着能快点死掉。

在睡梦中,黛玉常常恍惚听到有人喊“宝二奶奶”,这声音如同梦魇一般,挥之不去。她满心的猜疑,就像被“杯弓蛇影”的错觉困扰着,越想越觉得可怕。

终于有一天,黛玉连饭都不吃了,连粥也拒绝入口,整个人气息微弱,就像即将燃尽的蜡烛,生命之火摇摇欲坠,眼看就要走到尽头。

至于林黛玉的性命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煮酒点江山无敌升级王内武逆焚天北雄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抗战之关山重重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亡命之徒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五代梦重生柯南当侦探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锦绣大明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维多利亚的秘密龙腾美洲大明新命记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明贼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人,得加钱乾隆朝的造反日常重建北宋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醉枕江山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三国:最强谋士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大明:最强藩王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明匹夫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獒唐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逍遥紫衣侯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开顺:1644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