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内壁发现的蛊卵,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瞬间改变了整个调查的走向和重心。投毒者的形象从一个模糊的、可能隐藏在暗处的“蛊术高手”,瞬间具象化为一个能够贴近阿岩日常生活、并且精通此类精细手段的“身边人”。
阿雅的嫌疑,如同被探照灯照亮,变得无比清晰刺眼。
“我这就去把阿雅控制起来!”李伟脾气火爆,得知投毒途径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抓人。他无法容忍一个可能双手沾满鲜血、并且此刻仍在伪装善良的凶手就在身边。
“稍安勿躁。”陆野抬手制止了他,眼神深邃,不见波澜,“现在抓她,为时过早。第一,我们只有间接物证,这竹筒经过多人之手,虽然阿雅嫌疑最大,但无法百分百排除他人做手脚的可能。第二,打草惊蛇。如果她背后还有人,或者她只是棋子,我们贸然动手,只会让真正的幕后黑手彻底隐藏起来。”
他转向老陈,语速平稳地下达指令:“老陈,你和李伟一起,立刻秘密行动。避开主要耳目,分别询问今天接触过这个竹筒的所有人,包括送饭的老妇,以及可能路过、有机会接触竹筒的其他寨民。重点询问他们看到竹筒时的状态,有无异常,阿雅送来时的具体情形。注意观察他们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
“明白!”老陈沉稳点头,拉了李伟一把,两人如同融入夜色的猎豹,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房间。
陆野又看向周婷:“周婷,对这些蛊卵和鱼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尝试分析鱼胶的成分,看有没有独特的来源特征。检测蛊卵的生命活性状态,判断其被投放的大致时间。任何细微的线索都可能成为突破口。”
“交给我。”周婷立刻戴上双层乳胶手套,将载有蛊卵薄膜的证物袋拿到临时搭建的简易实验台前,开始利用携带的便携式显微观察设备和化学检测试剂进行操作。
陆野则再次将目光投向昏迷不醒的阿岩。这个沉默寡言、浑身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猎户,是解开所有谜团的核心钥匙。他的恐惧,他与阿花未了的旧情,他与阿雅被“情蛊”束缚的关系,以及他看似服从实则暗藏反抗的复杂心理,都指向了更深层次的黑暗。
老陈和李伟的调查进展得很快,但也遇到了阻力。寨民们对外人本就心存戒备,在接连发生诡异命案后更是噤若寒蝉,问及阿岩和竹筒的事情,大多闪烁其词,或者干脆摇头表示不知。唯一明确的信息来自那位送饭的老妇,她眼神不好,行动迟缓,但很肯定地说竹筒是阿雅姑娘亲手交给她,让她带给阿岩的,并且叮嘱是安神的药茶,要趁热喝。老妇并未自行打开过竹筒。
线索,似乎再次顽固地指向了阿雅。
就在这时,一直守在隔壁房间、负责监控环境和尝试维持通讯的陈凯,通过那极其不稳定、夹杂着大量电流噪音的短距通讯器,断断续续地传来了消息:
“陆……陆教授……收到请回答……环境信息素……监测到……异常波动……”
陆野立刻拿起接收器:“我在听,陈凯,说清楚!”
“……波动点……有两个……一个……在阿雅家附近……信号较强……另一个……在……在寨老石爷爷家方向……相对较弱……但持续存在……重复……两个波动源……”
两个波动源?!
陆野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这意味着什么?凶手不止一个?阿雅和石爷爷是同谋?还是……阿雅也只是被利用者,真正的信息素控制中心在石爷爷那里?又或者,这是凶手故布疑阵,用来混淆视听?
案件的复杂性再次升级。如果石爷爷也牵扯其中,那他在寨子里至高无上的地位,将给调查带来难以想象的阻力。
也正是在这时,昏迷中的阿岩,仿佛感应到了外界关于“石爷爷”的讨论,或者是体内蛊毒与信息素波动产生了某种共鸣,他开始发出断断续续的、模糊不清的呓语。
陆野立刻俯身,将耳朵凑近他的嘴唇,仔细分辨。
“……情……蛊……反……噬……好……痛苦……”
情蛊反噬!
这个词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重重迷雾!
陆野立刻回想起进入寨子后了解到的苗疆古老传说——情蛊,一种极端霸道诡异的蛊术,中蛊者会对下蛊者死心塌地,若然变心,将遭受万蛊噬心之苦,痛不欲生,而下蛊者自身,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反噬。
难道阿岩和阿雅都中了情蛊?阿岩的“变心”(或许是指他对阿花未能忘情),导致了蛊毒发作?那么,下蛊者是谁?是阿雅因爱生恨下的手?还是……有第三方,同时控制着他们两个?
“周婷!”陆野立刻呼唤,“先停一下手上的分析,立刻检查阿岩的身体,重点寻找可能与‘情蛊’相关的痕迹!尤其是心口、脑后、脊椎等重要穴位附近!”
周婷闻言,立刻放下工具,再次来到床前。她仔细拨开阿岩的衣襟,检查他的胸膛、背部,甚至扒开他的头发检查头皮。终于,在他左侧胸口、距离心脏极近的位置,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颜色淡红、几乎与周围肤色完全融为一体的圆形小点!它不像普通的痣,也不像蚊虫叮咬的痕迹,微微凸起于皮肤表面,触感略有不同,周围有极其微弱的、肉眼难辨的毛细血管扩张痕迹。
“在这里!”周婷指着那个小点,语气无比凝重,“这个痕迹……非常可疑!不像是天然生成,也不像普通外伤。从位置和形态看,极有可能是某种……皮下微型植入物的注入点或者信号接收点!如果‘情蛊’真的存在,并且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产物,那么很可能就是通过这个点,向阿岩体内持续释放控制激素、接收反馈信号,或者在特定条件下触发毒素!”
这个发现,让案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物理层面的投毒谋杀,跃升到了涉及生物技术、精神控制、情感操控的恐怖领域!
调查走向深化: 阿雅的直接投毒嫌疑虽大,但“情蛊”植入点的发现,意味着她极有可能也只是一个被更高层次力量控制的受害者、一个身不由己的棋子。而寨老石爷爷,作为寨子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最高掌控者,其住所附近出现信息素波动,且拥有实施这种控制的最佳条件和动机,其身上的嫌疑光环,同样无法忽视,甚至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内鬼并非孤身一人?还是那个隐藏在最深处的幕后黑手,早已编织了一张覆盖整个寨子的、集生理与心理控制于一体的巨网?
阿岩饮水中的蛊卵,揭示了凶手近距离、精细化的作案模式。但“情蛊”阴影的浮现,则指向了更庞大、更邪恶、操控人性的黑暗核心。眼前的迷雾非但没有因为线索的增加而散去,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仿佛每一步都在凶手的算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