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图骑着马,跟着朝廷派来的向导,一路向东前往黄河大桥工地。自上次从皇宫解惑后,他心中对“科学”的疑惑虽减了大半,却仍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恍惚——长生天的“恩赐”竟能被凡人掌握?直到远远望见黄河岸边的景象,他才明白,耶律现让他来此,是要让他亲眼见证“科学”的力量。
此时正值黄河枯水期,往日奔腾咆哮的河水收敛了几分,却依旧宽达数里。巴图勒住马,目光被河面上的景象牢牢吸引——十几艘通体铁制的大船在河中游弋,船身冒着白色的蒸汽,烟囱里飘出淡淡的黑烟,船舷两侧的巨大轮子转动着,激起层层水花。更让他震惊的是,每艘船上都立着一个钢铁架子,架子顶端的吊钩正吊着比马车还大的铁板,稳稳地插入河道中央。
“那……那是什么船?怎么不用马拉,还能冒气?”巴图指着蒸汽驳船,声音都有些发颤。
身旁的向导是工部派来的主事,笑着解释:“萨满大人,这叫蒸汽驳船,靠烧煤产生蒸汽驱动,不用畜力也能航行,力气还比几十匹马加起来都大。您看船上的蒸汽起重机,能吊起上万斤的铁板,要是靠人力,就算几百人也未必能搬得动。”
巴图听得目瞪口呆,催马靠近岸边,翻身下马后,不顾随从阻拦,径直朝着河道边缘走去。他站在临时搭建的木桥上,低头看向水中——只见十几块丈高的铁板已在河中插成了一个个方形围档,铁板之间用铁条连接,严丝合缝,将河水挡在围档之外。
一艘蒸汽驳船缓缓靠近围档,船上的管道对准围档内侧,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声响,围档里的河水被快速抽走,原本浑浊的水域渐渐露出河底的淤泥。几个工人驾驶着同样冒着蒸汽的挖泥机,在淤泥中穿梭,将成团的淤泥挖起,倒入驳船的货舱。不过半个时辰,一处围档内的水便被抽干,河底的岩石河床清晰可见,巴图目测了一下深度,竟有十几丈深。
“长生天在上……”巴图忍不住喃喃自语,伸手想去触摸铁板,却被烫得连忙缩回手。铁板上传来的温度,让他想起了萨满祭祀时的圣火,可这温度却来自机器,而非神力。
“萨满大人小心,铁板刚从船厂运来,还带着余温。”主事连忙上前提醒,又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围档,“您看那边,那处围档的河床已经清理干净,工匠们正在浇筑桥基。”
巴图顺着主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围档内立着密密麻麻的钢筋,工匠们正推着小车,将灰色的“泥浆”倒入钢筋框架中。那“泥浆”倒入后,竟渐渐变硬,没过多久,便形成了坚硬的块状物。
“这又是何物?为何能如此坚硬?”巴图问道。
“这叫钢筋水泥,是陛下亲自改良的配方,用水泥、沙子、石子和钢筋混合而成,凝固后比石头还硬,不怕水浸,也不怕风吹日晒,用来做桥基最合适不过。”主事脸上满是自豪,“等所有桥基都浇筑完成,再架上钢铁桥面,这座黄河大桥就能通车了。到时候,从幽州过来的铁路能直接通到洛阳,商队不用再在河边卸货倒船,节省的时间和人力可就太多了。”
巴图顺着河道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铁路通车的景象——一列列冒着蒸汽的火车,载着货物和乘客,平稳地驶过大桥,不再受黄河天险的阻碍。他突然明白,耶律现所说的“科学”,并非要取代长生天的信仰,而是要让凡人拥有改变生活的力量。以前萨满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可遇到黄河泛滥,依旧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淹;如今有了蒸汽机器和钢筋水泥,凡人竟能在黄河上修桥,驯服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河。
“这些……这些真的是普通人能学会的?”巴图转头问主事,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主事笑着点头:“当然!您看那边的工匠,有不少是以前的牧民和农民,跟着工部的师傅学了几年,现在都能熟练操作蒸汽机器了。陛下说,科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肯学,任何人都能掌握。就像这蒸汽驳船,图纸和配方都在工部存档,只要按照图纸造,谁都能造出一模一样的船。”
巴图的目光扫过工地——工匠们各司其职,有的操作机器,有的测量尺寸,有的搬运材料,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专注和干劲。他们没有萨满的祭祀仪式,也没有祈求神力,却靠着双手和知识,干着连萨满都不敢想象的大事。
“陛下真是……英明啊。”巴图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之前对科学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耶律现没有说谎,科学确实是长生天留给世人的礼物,是让凡人摆脱苦难、走向繁荣的“渔”。而他这个萨满,不仅要传承对长生天的信仰,更要让族人明白,敬畏长生天的同时,也要学会用科学的力量改善生活。
这时,工地的监工走了过来,对巴图躬身行礼:“萨满大人,按照陛下的吩咐,请您为大桥工程祈福,保佑工程顺利,日后大桥稳固。”
巴图整理了一下萨满服饰,拿起权杖,走到河边的祭台前。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在心中默念对长生天的祷词——不再是祈求神力干预,而是感谢长生天指引陛下带来科学,祈求长生天保佑凡人用自己的力量完成这项伟业。
祷词念毕,巴图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繁忙的工地,看着河面上穿梭的蒸汽驳船,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知道,自己这次来黄河大桥工地,不仅打消了心中的疑虑,更找到了萨满信仰与科学共存的意义。
离开工地时,巴图回头望了一眼正在建设的桥基,心中暗暗决定:回到洛阳后,他要把在工地看到的一切告诉小巴特尔和徒弟们,还要在萨满祭祀时,向族人讲述科学的力量,让大家明白,敬畏长生天与学习科学,从来都不矛盾。
夕阳西下,黄河水面波光粼粼,蒸汽驳船的烟囱依旧冒着白烟,工匠们的吆喝声在河岸边回荡。巴图骑着马,迎着夕阳向洛阳走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仿佛看到,在科学与信仰的共同指引下,大辽的土地上,将会出现更多像黄河大桥这样的奇迹,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