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铜铃的影像一直在沈芷安脑海里盘旋,直到天色微亮。
她迷迷糊糊地打了个盹,却又被一阵油烟味惊醒。
推开窗,巷口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摊位——破旧的木桌上,摆着三盏巴掌大的油灯。
奇怪的是,灯芯燃烧的火焰并非寻常的黄色,而是幽幽的蓝色。
她皱了皱眉。昨天晚上,她明明看到巷口空无一物。
而那个摆摊的,是一位穿灰色长衫的老人,面色蜡黄,瘦得像只枯竹竿。
老人双手负在身后,似乎并不在叫卖,而是静静地等着什么——等她。
沈芷安心里一阵发毛。
她并不想多事,但心里的那股直觉推着她走下楼。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照亮了那团蓝色的火焰。这火焰在晨光的映照下,依然显得那么清晰,仿佛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力。
在这团蓝色火焰的周围,摆放着几样古怪的小物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枚铜钱,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铜钱的表面已经被磨损得有些模糊,但仍然可以看出它们曾经被使用过的痕迹。
紧挨着铜钱的是几张黄色的符纸,上面用红色的线条勾勒出一些奇怪的图案。这些符纸看起来有些陈旧,边缘也有些破损,仿佛它们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
在符纸的旁边,有一把断裂的木尺,它的一端已经残缺不全,断口处还残留着一些木屑。这把木尺看起来很普通,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表面刻有一些细小的符号,这些符号或许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最后,在这些小物件的中间,放置着一枚早已锈蚀的罗盘。罗盘的指针已经不再转动,表面也被一层厚厚的铁锈所覆盖,让人难以看清上面的刻度和标记。然而,这枚罗盘却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仿佛它曾经见证过无数的故事和传说。
老人见她走近,缓缓抬起头。
那双眼睛布满血丝,却格外明亮,像是能看穿人心。
“姑娘,你昨晚听到铃声了吧?”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像是从嗓子深处挤出来的。
沈芷安心头一紧:“你怎么知道?”
老人嘴角泛起一抹几不可察的笑:“因为那铃声,是它在找你。”
“它?”沈芷安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阴铃。”老人伸手指了指她左手的手串,“你那串朱砂珠里封着一丝阳气,昨夜,它替你挡了一回。”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这是第二次了。”
沈芷安眉头皱得更深:“什么意思?”
老人不答,反而转身从桌底拿出一枚古铜钱,递到她面前。
“第三次劫难,避无可避。但这枚钱,能帮你换一条路。三日之内,把它放在枕下睡觉,不要离身。”
她并没有伸手去接:“如果我不放呢?”
老人盯着她,语气忽然阴冷:“那条巷子,会在你的梦里延伸成‘回不来的路’。”
蓝色的火焰在风中轻轻摇曳,映得老人的面孔忽明忽暗。
沈芷安盯着那枚铜钱,心里莫名升起一种被逼到悬崖边的感觉。
她想转身离开,却发现脚下的影子被某种力量牢牢钉在地面,直到她接过铜钱的那一刻,才猛地松开。
老人收回手,露出一个古怪的笑:“记住,梦里看到灯笼,不要走近。”
沈芷安回到楼上,手心仍有一种难以散去的凉意。
铜钱的质地冰冷,边缘的纹路早已磨平,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重量。
她将它放在桌上,却忍不住频频望向窗外——
巷口,老人已经不见了,连油灯和桌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唯一的痕迹,是地面上那三个小小的油渍,像是蓝火焰烧过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