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秘境之内,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都变得模糊。只有无穷无尽、奔腾不息的信息洪流,如同宇宙初开时的星云,裹挟着文明的碎片,呼啸着冲刷而过。
哪吒的元神刚一进入,就被这庞杂无序的景象冲得一个趔趄。他感觉有无数个声音在耳边嘶吼、低语、吟唱,有无数幅画面强行塞入他的感知:一会儿是远古先民在雷电下惊恐跪拜,一会儿是帝王在祭坛上祷告苍穹,一会儿是书生寒窗苦读,一会儿是工匠敲打金石……各种情绪——恐惧、喜悦、愤怒、哀伤——也如同潮水般涌来,冲击着他的心神。
“吵死了!都给小爷闭嘴!”哪吒烦躁地大吼一声,下意识地催动三昧真火,想将这恼人的“噪音”烧个干净。
赤蓝白三色火焰腾起,然而,火焰扫过那些文明光影,却如同斩过流水,光影只是微微一滞,便又恢复原状,继续流淌。三昧真火能焚毁物质,却难以彻底湮灭这些由无数生灵信念、智慧凝聚而成的信息印记。
反而,他这暴躁的举动,似乎引动了信息洪流中某些负面的、混乱的印记,更多的嘈杂之音和混乱景象向他涌来,让他元神光芒都微微黯淡了一丝。
“小哪吒!别用蛮力!”白羽的温玉化身急忙传音喝道,“这里是意识与信息的领域!心越乱,受到的冲击就越强!守住本心,像过滤杂质一样,不要去抗拒,而是去‘观察’和‘忽略’!”
她自己也并不好受。温玉化身虽然对物理攻击和高温有不错抗性,但对这种直指心神的信息冲击防御力有限。无数知识、情感、历史的碎片试图钻进她的感知,让她头晕目眩,化身表面的符文都开始明灭不定。
但她毕竟经历过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那个时代的信息量跟这里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更有着作为编辑筛选信息的本能。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再试图去“听清”每一个声音,“看清”每一幅画面,而是将心神沉静,如同一个旁观者,任由信息流过,只捕捉那些最核心、最本质的“波动”。
“文明的火种……初火……”白羽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两个词。曦煌长老说,那是洪荒第一缕文明之火的投影。文明始于何时?或许始于第一个猿人拾起石块,或许始于第一次合作狩猎,或许始于第一次在岩壁上留下痕迹……
但“火”,无疑是文明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符号和现实工具。它带来光明,驱散野兽,烤熟食物,凝聚社群……那么,所谓的“初火之种”,会不会就隐藏在与“火”的诞生、与文明启蒙相关的那些最古老、最纯粹的印记之中?
她开始有意识地在浩瀚的信息流中,搜寻与“火”相关的片段。
她看到了雷电击中枯木燃起的天然之火,看到了先民小心翼翼地保存火种,看到了篝火旁围坐的部落,看到了制陶的窑火,看到了冶炼的炉火,看到了烽火传讯,看到了灯火传承……
这些印记很多,很杂,但似乎都差了点什么。它们只是“火”的应用,是文明进程中的一环,却并非那最初的、象征着文明“诞生”的瞬间。
时间(或者说信息流动的刻度)一点点过去。哪吒起初还很烦躁,但在白羽的不断提醒和自己也吃了点小亏后,终于学乖了。他收敛火气,盘膝坐在风火轮虚影上,学着白羽的样子,努力屏蔽那些无用的杂音,只是他那好动的性子,让他很难长时间保持静默。
“主编,这要找到什么时候啊?”哪吒忍不住传音抱怨,“我感觉我的元神都要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腌入味了!”
白羽没有回答,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搜寻中。温玉化身的能量在持续消耗,抵御信息冲击和维持化身存在都需要力量。她必须尽快找到线索。
突然,在无数纷杂的“火”之印记中,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波动”,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沉寂的心神中荡开了一圈涟漪。
那波动并非炽热,反而带着一种温暖的、充满希望的、如同黎明初曙般的感觉。它不属于任何已知的火焰形态,更像是一种……“概念”,一种“可能性”。
白羽猛地“睁眼”(感知聚焦),循着那丝波动溯源而去。
在信息洪流的一个极其偏僻、几乎被遗忘的角落,她“看”到了一幅几乎静止的、模糊到极点的画面:
那是一片无尽的黑暗与寒冷。一群毛发浓密的先民,蜷缩在冰冷的山洞里,瑟瑟发抖,眼中充满了对黑夜和未知的恐惧。就在这绝望的黑暗中,一点微弱的、颤巍巍的、并非来自雷电的火光,在某位先民的手中,凭借着某种不可思议的巧合、智慧或者说……“灵感”,被小心翼翼地保存、点燃了。
那火光微弱得随时会熄灭,但它出现的那一刻,黑暗被驱散了一角,寒冷被逼退了一丝,先民们恐惧的眼神中,第一次映照出了光亮,并从中诞生了一种名为“希望”和“勇气”的东西。
没有欢呼,没有仪式,只有一种静默的、震撼的、跨越蒙昧的觉醒。
就是它!
白羽心中狂喊!这并非实际意义上的“第一缕火”,而是文明意义上,人类主动掌控、利用火,并因此带来精神蜕变的那个“瞬间”的印记!这就是“初火之种”!
她立刻将感知牢牢锁定在那幅静止的画面和那缕微弱的火光上,同时传音给哪吒:“找到了!在我这边!快过来!”
哪吒精神一振,立刻驾驭风火轮飞来。然而,当他试图靠近那幅画面时,却感到一股无形的阻力。那幅画面和那缕初火之种,仿佛存在于另一个维度,看得见,却摸不着。
“怎么回事?拿不到啊!”哪吒尝试用混天绫去卷,混天绫却直接穿过了那片区域,如同穿过幻影。
白羽也发现了问题。这“初火之种”是文明印记的凝聚,是一种概念性的存在,并非实体。曦煌长老说要“请”出它,显然不是用手拿那么简单。
怎么“请”?
白羽看着那缕微弱的火光,以及火光映照下先民眼中初生的希望,她若有所思。
或许……需要的是“理解”和“共鸣”?
她不再试图去“抓取”,而是缓缓地,将自己的神念,如同最轻柔的羽毛般,触碰向那幅画面,触碰向那缕火光。她尝试着去感受那份在蒙昧黑暗中点燃光明的艰难,去体会那份希望诞生时的悸动,去理解“火”对于文明而言,最初、最本质的意义——不是力量,不是工具,而是驱散恐惧、带来温暖与希望的……“光”本身。
她想起了自己作为纸人,在冥土黑暗中挣扎求存,最终点亮魂火,创办周刊的经历。虽然微不足道,但那何尝不是一种在自身“黑暗”中点燃的“火种”?
当她心中升起这份明悟和共鸣的刹那——
那幅静止的、模糊的画面,仿佛被注入了活力,微微波动起来。那缕微弱的初火之种,轻轻摇曳了一下,散发出的温暖光芒似乎明亮了一丝。
它,对白羽的“理解”,产生了回应!
“有戏!”白羽心中大喜,更加专注地传递着自己的感悟。
一旁的哪吒看得莫名其妙:“主编,你对着那火苗发什么呆呢?它又不会自己跑过来!”
白羽分心传音道:“别吵!它在考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它的意义!你也试试,用你的心去感受!想想你的火,除了打架,还能做什么?”
哪吒挠挠头,他虽然顽劣,但本质纯净。他看着那缕在黑暗中带来光明的微弱火焰,又想起自己用三昧真火帮孟婆熬汤(虽然经常熬糊),帮灵珠子烤瓜(虽然经常烤焦),甚至偶尔也用真火照亮过一些阴暗的角落……
他似乎……有点明白了。
他学着白羽的样子,收敛起三昧真火的暴烈,尝试着传递出一丝属于火的、温暖与守护的意念。
两人的神念,如同两根无形的丝线,轻轻缠绕在那缕初火之种上。没有强迫,没有索取,只有真诚的理解与共鸣。
终于,那缕初火之种的光芒稳定下来,它不再仅仅是一幅画面中的印记,而是仿佛拥有了真实的“温度”和“存在感”。它轻轻脱离那幅古老的画面,化作一点温暖柔和的白色光点,如同归巢的雏鸟般,主动飘向了白羽,融入了她的温玉化身之中。
没有炽热,只有一股温润的、蕴含着无限生机与智慧的暖流,流淌在她的化身核心。
成功了!
白羽和哪吒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欣喜。
而就在初火之种被“请”走的瞬间,整个薪火秘境仿佛轻轻震动了一下,那浩瀚的信息洪流,似乎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灵动了一丝。
秘境出口的光门,在不远处悄然浮现。
三日之期,尚未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