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禅房之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场地中央那两个人的一举一动。
视线所及之处,只见段无咎稳稳盘坐于地,双目紧闭,眉头微皱,仿佛进入了一种忘我的沉思状态。他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将气息沉入丹田,整个人如同山岳般沉稳。紧接着,他缓缓提起左手,同时右手弯曲手臂伸直,食指笔直地指向前方。就在这一刹那,一股微弱的气流猛然从他的指尖激射而出!
然而,与之前相比,此次射出的气流明显发生了变化。它的宽度变得更为狭窄,就像是一道纤细的银线;而且射程也大大缩短,仅仅只有短短一尺不到。这样的表现相较于前一次,显然要逊色不少。
看到这般情景,周围的人们不禁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眼色,但谁也说不清楚其中的缘由。段正明见状,急忙快走两步上前,脸上带着关切和疑惑,向枯荣大师开口问道:“师叔,无咎这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到底因何缘由?”
此时,一直端坐一旁细细探查的枯荣大师慢慢收回了右手,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和蔼的微笑,轻轻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不必担忧。无咎自幼便在本寺修习佛法,每日诵经礼佛,从未有一日懈怠。加之这两来他对于拳脚功夫的练习也未曾放松过。佛法与武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使得他的武艺进展颇为顺利。如今,他体内的胎中弱症已然消除,内力也逐渐生成。只是由于他身小年幼,体内无法容纳过多的内力罢了。”
众人听闻这番话语后,内心不禁涌起一阵惊叹和感慨。这位年轻后生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佛法领悟能力以及令人瞩目的武学天赋,如此资质,无疑预示着他未来必将取得非凡的成就。
然而,就在此时,场中的一名男子却不由自主地微微皱起眉头,面色凝重地低声叹息道:“各位师兄,眼下我段氏一族所面临的国情局势颇为艰难。而此子作为我们段氏家族未来的继承者,对于其拥有这般过人才能之事,实在不宜过分张扬宣传出去,以免引起那些心怀叵测之徒趁机施展不正当手段,对他不利。”
众人听后纷纷颔首表示赞同,并且异口同声地立下誓言,表示定当全力以赴守护段无咎的安全。
紧接着,段正明带领着段无咎缓缓退出了禅房,朝着旁边的一间偏舍走去。进入偏舍之后,段正明背负双手站立在那里,背对着门口,声音低沉地喊道:“来人!”
话音刚落,只见四名身材魁梧的男子迅速从门外鱼贯而入,然后整齐划一地单膝跪地,向段正明恭敬行礼。
段正明轻轻地拍了拍段无咎的肩膀,伸手指向眼前跪着的这四个人说道:“无咎啊,这四位乃是一直跟随在为父身边的贴身侍卫,自小便陪伴在我的左右。今日,为父决定将他们赏赐给你,从今往后就让他们负责保护你的人身安全。有他们在你身边保驾护航,必定能保你万无一失,安然无恙。记住,他们皆是你的叔伯长辈,平日里切不可对他们有所怠慢轻忽。”
就在此刻,那四人见到眼前情景,不约而同地躬身行礼,并齐声高喊:“属下拜见太子殿下!”声音洪亮,响彻四周。
段无咎见此情形,急忙摆手出声制止道:“各位叔伯皆是我的长辈,万万不可如此多礼。日后还要仰仗四位多多费心,护我周全才是。”他言辞恳切,目光真诚地望着众人。
站在一旁的段正明微笑着开口向段无咎介绍起来:“无咎啊,这四位可都非等闲之辈,他们皆是江湖中的二流高手呢。而且,除了一身过人的武艺之外,每个人还各自怀有独门绝技。”
说着,他指向其中一人继续说道:“这位乃是褚万里,他手中的兵器乃是一根铁质鱼竿。别看只是根鱼竿,但在他手中却能施展出多种奇妙杆法。其中,那渔网蚕丝和钓龙杆法更是精妙绝伦,尤其善于借助水势来增强攻击力,令人防不胜防。”
接着,段正明又将手指移向另一人:“再看这边,此人名为古笃诚。他天生神力,双臂挥舞起那双刃巨斧时是虎虎生风,威力惊人。其招式刚猛霸道,最适合在山林之中与敌人厮杀作战。”
随后,段正明看向第三人:“这位是傅思归,他所使用的兵器则是一根熟铜棍。一旦舞动起来,那棍法犹如狂风暴雨一般,横扫千军之势锐不可当,力道雄浑沉重,每逢冲锋陷阵之时,他必定是一马当先、勇不可挡的先锋将军。”
最后,段正明的目光落在了第四个人身上:“至于这位,则是朱丹臣。他手持判官笔作为兵刃,那判官笔在他手中如同灵蛇出洞般灵活多变。而他最为厉害之处在于,运用判官笔施展点穴功夫时可谓是事半功倍,出神入化。不仅武艺高强,其文韬武略也是丝毫不逊色于前人呐。”
在江湖之中,他们四人因其独特的技艺和配合默契的战斗方式而声名远扬,被世人尊称为“渔樵耕读”。当他们四人齐心协力施展出他们的合击之术时,其威力竟然丝毫不逊色于那些普通的一流高手。
就在此时,段无咎满心欢喜地开启了他梦寐以求的习武生涯。每日黎明前夕,万籁俱寂之时,他便会悄然起身,独自一人前往后山陡峭的山崖之前。在那里,他全神贯注地修炼着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的心法,同时不断地施展一阳指绝技,将自身的内力源源不断地倾注其中,一直持续到他体内的内力彻底耗尽方才罢休。
当日出东方,晨曦初现之际,段无咎又会迈着轻盈的步伐返回禅房。在这里,他会同本因主持一同研习深奥的佛法教义,虔诚地诵读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经文。令人惊奇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段无咎欣喜地察觉到自己内力恢复的速度异常惊人。往往在清晨时分耗尽的内力,还未等经文练习完毕,就已经迅速得到补充并恢复如初。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段无咎沉浸在这种紧张而充实的练武生活当中。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转眼间,五个寒暑已然过去。而后山那棵枝繁叶茂的桃树,也见证了段无咎五次品尝甜美桃子的美好时刻。